夏侯玄在魏、晋之世咸有重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后三国时代,是第一代枭雄们的后代在主导。我们把目光移到曹魏,公元254年,掌权的大将军司马师杀了一大批人,并夷灭三族,名单包括:李丰、夏侯玄、张缉……理由是他们要除掉自己。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开始掌权。夏侯玄是夏侯家第三代的子孙,夏侯尚的儿子,夏侯渊族孙。当时司马师要处死夏侯玄,他的弟弟司马昭流着眼泪给夏侯玄求情,可是司马师还是处死了夏侯玄。司马师为何执意要杀了夏侯玄呢?
年少知名,却为曹叡所不喜
夏侯玄是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夏侯尚之子,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去世,夏侯玄承袭其爵位昌陵乡侯。夏侯玄少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称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弱冠时,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因在和毛皇后之弟毛曾同坐时面露不悦,而被魏明帝曹叡记恨,贬其为羽林监。
这里需要说一下,夏侯玄为何看不上皇后之弟毛曾,夏侯家自西汉就是累世官宦世家。到了曹魏,夏侯惇、夏侯渊等宗亲都是开国功臣,所以夏侯家那绝对是位高权重的大家族。而且夏侯家世代治经学,像毛曾这种靠着裙带关系做官的,在东汉叫外戚,所以夏侯玄非常鄙视毛曾,耻于和他坐在一起。
夏侯玄、何晏、司马师少年时代就是知交好友,夏侯玄和何晏的名气更大,司马师倾心和他俩交往。司马师娶了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何晏也因为司马师颇有才华,给出了“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的评语,对司马师的成名颇有助力。
浮华案,司马师毒杀妻子
魏明帝曹叡把浮华党打入另册,与夏侯玄的交情就变成了司马师的负资产,司马师为了仕途发展, 急于跟夏侯玄撇清关系,就在这个时期,他毒死了自己的发妻夏侯徽(太过狠心),跟夏侯玄解除了亲戚关系。
《晋书》里说司马师毒杀妻子,是因为夏侯徽知道司马师不是曹魏的忠臣,司马师也对出身夏侯家族的妻子非常顾忌,我看恐怕是司马师为了断绝和夏侯玄的关系。司马师毒杀妻子是在公元234年,当时魏明帝曹叡年富力强,连司马懿都不敢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司马师如何就不是曹魏的忠臣了?
曹爽辅政,夏侯玄一飞冲天
景初三年(239年),少帝曹芳即位,由夏侯玄的表亲、大将军曹爽(夏侯玄为曹爽姑姑的儿子)辅政,夏侯玄升任散骑常侍、中护军。夏侯玄在中护军任上,选用的武官将卒,都是一时俊杰,后来大多官位显达,“牧州典郡”。《魏晋世语》称他选拔人才的标准、方式,成为了后继者的楷模。
太傅司马懿曾经与他谈及时事,夏侯玄提出了“限制中正官权力”、“除重官”、“改服制”等政治制度,深得司马懿赞许,然而司马懿却以时机不成熟、缺乏贤才去具体实施为由没有施行他的建议,这一点受到了夏侯玄的责备。后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
正始五年(244年),夏侯玄与曹爽一起策划骆谷之役。征发六、七万兵卒,自骆谷入蜀,但粮饷难以供应,耗费大量人力物资,司马懿举昔日汉中之战的结果为例,认为蜀汉已据险以待,如若再不撤退,恐将全军覆没。夏侯玄害怕,于是劝说曹爽撤军,大将军参军杨伟也力劝班师。
兵权被夺,惨遭杀害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虽然没有诛杀夏侯玄,但他还是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不久改任太常。据《魏氏春秋》记载:当初,夏侯玄的叔叔、征蜀护军夏侯霸与他一同被召入朝,夏侯霸将南逃至蜀汉,想劝夏侯玄一起离开。夏侯玄说:“我怎么能为了苟存自己而投降敌国呢?”于是接受诏命前往京师。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去世后,侍中许允对夏侯玄说:“没有可以忧虑的了!”夏侯玄却叹息道:“士宗(许允字),你怎么看不清时事呢?此人(指司马懿)尚且能够以世代的交情善待我,而子元(司马师字)、子上(司马昭字)是不会容忍我的。”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密谋除掉司马师,让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司马师秘密得知了他们的计划,于是请李丰来相见。李丰去后,立即被杀,逮捕了夏侯玄、张缉等人,押送给廷尉监管。
夏侯玄到廷尉,不肯写罪辞。钟毓自亲自审理此事。夏侯玄严肃的责被钟毓道:“我有何罪?你要作为公府的令史来诘问我吗?那供辞就请你代我做吧!”钟毓因为他是名士,名节高而不可屈服,而在当夜就写出了罪辞,装作流泪交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完后,只是点头而已。
据《魏氏春秋》记载:在夏侯玄被逮捕时,司马昭流泪请司马师赦免他,司马师对他说:“你忘了在赵司空葬礼上的事吗?”之前,司空赵俨去世,司马师兄弟前来会葬,座上的客人有数百人,而夏侯玄晚到,所有客人都越席来迎接他,司马师因此而厌恶夏侯玄。
最终夏侯玄在东市被处斩,临斩时,仍然神色不变,举动自若,从容受刑,时年四十六岁。李丰到底有没有密谋都是个问题,夏侯玄恐怕更是被冤枉(有史书记载,是天子让李丰除掉司马师)。但没有办法,夏侯玄实在是名高德重,司马师对他深深的忌惮。其实从夏侯玄对许允说的那番话可以看出,夏侯玄对司马师兄弟非常了解,知道即使司马懿放过自己,他们兄弟也一定会除掉自己。因为自己是夏侯氏子弟,司马家想谋权篡位,是不可能容忍夏侯玄这样的人活着的!
公元255年,曹魏正元二年,一纸檄文如惊雷般撕裂了中原的沉寂。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以“清君侧”之名,在淮南举兵讨伐权臣司马师。这场被后世称为“淮南三叛...
司马师 2025-08-27 东兴之战:魏国折戟沉沙的惨痛代价公元252年冬,曹魏权臣司马师借东吴孙权新丧之机,调集15万大军分三路南下,意图一举荡平江东。这场被后世称为“东兴之战”的战役,最终以魏军在东兴堤的惨败告终,其...
孙权 司马师 2025-07-21 曹芳之后谁继承皇位:曹魏末期的权力更迭与傀儡悲歌曹芳作为曹魏第三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因权臣司马氏的崛起而充满动荡。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废黜,这一事件不仅终结了他在位15年的统治,更标志着曹魏皇权彻底旁落。...
司马师 2025-07-15 诸葛诞为何拒绝毌丘俭:权力博弈中的中立策略与生存之道三国后期,曹魏政权内部爆发“淮南三叛”,其中毌丘俭与诸葛诞的两次叛乱尤为引人注目。毌丘俭于正元二年(255年)起兵反对司马师,而诸葛诞却在甘露二年(257年)才...
诸葛诞 司马师 2025-05-29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情深,共铸辉煌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家族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尤其在三国时期及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亲兄弟,更是政治上的...
司马昭 司马师 2025-03-13 司马师杀妻传闻辨析: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权臣司马师以其深沉的政治手腕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著称。然而,关于他“杀妻”的传闻却一直在民间流传,引发了不少争议和猜测。那么,司马...
司马师 2025-03-06 李丰之死:忠诚与背叛的悲剧在三国时期,李丰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原本是魏国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但在一次密谋中试图刺杀司马懿未遂后,最终被司马师用刀把铁环捶死。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整个...
司马懿 司马师 2025-01-13 命运多舛的夏侯徽:曹魏家族的女儿与司马师的妻子在三国时期,魏国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的国家。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夏侯徽作为曹魏家族的女儿和司马师的妻子,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本文将探讨她的故事及其...
司马师 2025-01-13 曹芳的犹豫:未能实施的计划与错失的时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而复杂。其中,年轻的皇帝曹芳(232年-271年)在面对权臣司马昭和司马师时,曾计划采取行动以巩固自己的皇权。然而,由于...
司马昭 司马师 2025-01-09 司马师废掉曹芳——一场权力斗争的背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权力斗争和政治妥协是常态。公元254年,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废掉了魏国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朝野,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
司马懿 司马师 2025-01-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