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从李牧围歼匈奴10万骑兵之后,赵国北方十年内一片祥和,再无外族敢南下侵扰。
李牧功成身退,并没有呆在代郡,而是返回邯郸做了一般的官员。
公元前244年,赵孝成王去世,昏庸无能的赵悼襄王即位,名将廉颇被气走,朝中重臣赵奢、蔺相如德国相继去世,这时李牧成了朝中重臣。
公元前243年,燕国攻打赵国失败后,李牧率军反击,接连攻下武遂、方城,这是李牧在中原的第一战。
《史记》有记载,“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更昏庸的赵王迁即位,他宠信奸臣,打压忠臣,赵国实力再一次削弱。
嬴政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派遣大将樊於期攻克了赵国的平阳、武城两座城池,赵军将士死亡近十万。
《史记》有记载,“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兵出上党,穿越太行山,深入赵国后方,接连攻克赤丽、宜安两城,兵锋直抵邯郸。
情况十分紧急,赵王急忙将镇守雁门的李牧调回,任命他为大将军,抵御秦军的攻击。
当时秦军接连大胜,士气高涨,而赵军连败士气低落,因此不宜硬碰硬。
所以,李牧采用高筑营垒,坚守疲敌的策略,不管秦军如何叫骂,赵军全然不为所动。
樊於期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明白长久对峙于己方不利,因此使计想骗李牧主动出击。
假装攻击肥下,诱使李牧出城,没想到李牧早已看穿樊於期的计划,依然固守不动。
樊於期忍无可忍,最后真的分兵攻击肥下,结果被李牧抓住机会歼灭一部。
吃过败仗的樊於期变得谨慎了,在与赵军的对峙中异常小心,可是依旧被李牧找到破绽,数次设下埋伏,结果被赵军击败。
因为损失惨重,樊於期不敢回秦国,逃到边陲之地的燕国避难。
这一场战争,赵国沉重地打击了秦国,六国都得到暂时的喘息之机,连赵王也认为,只要有李牧在,秦国就休想灭掉赵国。
因此,赵王也给予了李牧足够高的地位,封他为武安君,战国历史上只有四人得到过,除了李牧外,另三人分别是苏秦、白起和项燕。
《史记》有记载,“封李牧为武安君。”
樊於期走了,秦国还有王翦、蒙恬等名将,嬴政一统天下的进程不会受到影响。
公元前232年,嬴政再次派数十万大军进攻赵国,秦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邯郸北方,一路进攻邯郸南方。
李牧当机立断也兵分两路,南路军据守长城抵御秦军,自己则亲率北路军攻击秦军北路。
一番大战,李牧取得胜利,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南下与南路军联合。
秦军知道敌不过赵军,只得退兵回国。
公元前229年,赵国北部发生大地震,国力衰弱之极,嬴政派王翦率数十万大军进攻赵国。
秦军兵分多路,战事起初相当顺利,完成了对邯郸的包围。
邯郸城内虽然大多是老弱病残,而且粮食有限,可是在李牧的戍守下,整整一年时间,王翦都没有办法攻破。
可是人力有时穷,李牧就算是战神,也抵挡不住敌人接连不断的进攻,更何况有些手段比战争更加恐怖。
《史记》有记载,“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王翦得到嬴政的支持,在秦国间谍的配合下,重金收买了赵王的近臣郭开,不久后李牧被杀害。
李牧的死亡,为秦灭赵扫开了最后一颗绊脚石,一年后,王翦攻破邯郸城,赵王迁被俘。
李牧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名将,没有战死在沙场,却被效忠的赵王所害,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战国末期秦国的军事版图中,王龁与白起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将领。他们既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又在权力漩涡中暗自角力,共同书写了秦国统一进程中的关键篇章。一、战场上的黄...
白起 王龁 2025-08-19 廉颇活了多少岁:历史迷雾中的长寿名将之谜在中国战国史的烽烟中,廉颇的名字如同一面不倒的战旗,既承载着赵国抵御强秦的辉煌战绩,也镌刻着“将相和”的千古佳话。然而,当后人试图丈量这位传奇名将的生命长度时,...
廉颇典故 2025-08-11 郭开:以谗言为刃的“战国第一猛将”在战国名将如云的史册中,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的威名如雷贯耳,但若论“战绩”之震撼、手段之狠辣,赵国佞臣郭开却以另类方式被后世戏称为“战国第一猛将”。他未领一兵...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8-05 伊阙之战双方兵力考辨:白起以弱胜强的军事密码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今洛阳龙门),秦将白起以12万秦军对阵魏韩24万联军,最终斩首24万、俘虏主将公孙喜,彻底扫平秦国东进中原的障碍。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白起“...
白起 2025-08-01 伊阙之战:二十四万将士的血色黎明——解析战国规模歼灭战的代价与影响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一场载入史册的歼灭战在此爆发。秦将白起以十余万兵力,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斩首数量创下战国时期新纪录。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
白起 2025-07-31 赵奢为何未入战国四大名将之列?战国时期,名将辈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同样战功...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7-25 白起一生斩首多少人:血色数字背后的战争逻辑与历史争议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以“战神”之名威震六国,其军事生涯中斩首敌军的数量之巨,堪称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记载,白起指挥的战役中,仅明确...
白起 2025-07-17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传奇“负荆请罪”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教育意义的典故,其核心人物为战国时期赵国的两位栋梁之臣——廉颇与蔺相如。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更成为中华文化中...
廉颇典故 2025-07-08 白起若置身三国:战神之姿能否续写不败传奇?在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白起以“人屠”之名成为战国军事的巅峰符号。他一生征战37年,斩敌百万,创造了长平之战45万赵军全歼的冷兵器时代纪录。若将这位“战神”置于三...
白起 2025-07-08 长平之战廉颇守了三年吗:历史真相与时间线的澄清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关键战役,决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关于赵国名将廉颇在此战中“守了三年”的说法广为流传,却与史实存在偏差。一、长平之战的...
廉颇典故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