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他是明朝著名大臣、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时,于谦曾领导了北京保卫战,拯救明王朝的危机。除此之外,刚直清正的于谦在历史上还留下了许多佳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史》称赞于谦说:“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后世把他和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
于谦的少年时代就是与众不同的。据说七岁时,有个和尚看了他的相貌,惊奇地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啊。”在八岁时,有一天,他穿着红色衣服,骑着一匹黑马玩耍。邻居家的老者觉得很有趣,就戏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这分明是一个上联,于谦毫不示弱,马上对道:“赤帝子,斩白蛇当道。”这个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还显露出非同一般的气势。于谦从小就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他把文天祥的画像悬挂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几十年都是这样。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于谦被任命为御史,随宣宗朱瞻基亲征。朱高煦投降后,宣宗让于谦数落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辞严,朱高煦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自称罪该万死。宣宗很高兴,就派于谦巡按江西。
在江西,于谦平反了几百起冤狱,凡是听到有官吏骚扰百姓的,就上书奏报,请求朝廷派御史逮捕他们。
宣宗皇帝越来越器重于谦,在宣德五年(1430)越级提拔他为兵部右侍郎,让他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穿上便衣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每一处地方,他访问当地父老,考察民情,发现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情,就马上向朝廷上书。河南地段的黄河沿岸,经常决口,于谦下令加厚建筑堤坝。大同孤立在塞外,山西的官员常常管理不到,于谦请求另设御史治理。他又把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几年的时间,于谦声威大振,就连太行山的盗贼也销声匿迹了。
到了正统年间,朝中主政的“三杨”去世后,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他仗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明目张胆地招权纳贿。无论朝中还是地方,许多趋炎附势的官员争相向王振献上金银。
唯独于谦每次进京的时候,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于谦本就对权奸的作威作福痛恨不已,甩了甩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入京》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这首诗表现了于谦刚直清廉、不阿权贵的铮铮风骨。这就是成语“两袖清风”的来历,后人用这个成语比喻为官清廉,也用来表示贫穷,手头一点积蓄也没有。
这首诗在当时就大加流传,得到了广泛地赞赏,但也引起了王振的嫉恨。
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担任晋豫两地的巡抚。王振抓住这个机会,就指使通政使李锡弹劾于谦,说他“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怨恨,擅自推举私人代替自己,不合大臣的体统”。就凭这个莫名其妙且无中生有的罪名,王振把于谦关进了监狱,并由三法司和锦衣卫审讯。于谦受尽折磨,并被判死刑。
于谦入狱三个月后,山西、河南的百姓听到了他被判死刑的消息,群情激奋,他们纷纷赶到京城,联名上书请求释放于谦。王振虽然嚣张,但也知道众怒难犯,只好编了个理由给自己下台,把于谦放了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百姓们并不满意,他们又集合了几千人,跪在皇宫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同时,皇族藩王周王、晋王也向皇帝进言,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朝廷于是再次任命于谦为山西、河南巡抚。
在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其“忠心义烈”的品格与“力挽狂澜”的功绩,成为后世传颂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既是个人道德与才能的完美融合,也是封建士大夫“以天...
于谦 2025-08-14 铁骨丹心照汗青:论明朝名臣于谦的历史地位与精神遗产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铸就了中华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民族英...
于谦 2025-07-18 忠魂映西湖:张煌言为何跻身“西湖三杰”之列在杭州西湖畔,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民族英雄并称“西湖三杰”,他们的墓祠与西湖的山水相互映衬,成为后人缅怀先贤、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其中,张煌言作为明末清初...
于谦 岳飞 2025-05-20 朱祁镇与于谦:一段帝王悔恨的往事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名字总是与另一位忠臣紧密相连——他们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名将于谦。然而,这段君臣之间的传奇故事却以一场悲剧收场,留下了无尽的遗...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于谦 2025-01-13 朱祁镇杀于谦后的悔意探析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祁镇与于谦的恩怨纠葛,尤其是朱祁镇在于谦被杀后是否有过后悔,一直是后世热议的话题。一、朱祁镇杀于谦的背景公元1457年,明代宗景泰帝朱...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于谦 2025-01-06 张煌言与西湖三杰:探寻历史深处的英雄足迹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其中,张煌言与西湖三杰——岳飞、于谦,以其与杭州西湖的不解之缘和卓越的民族气节,...
于谦 岳飞 2024-12-30 于谦与“两袖清风”的传奇“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源自明朝大臣于谦的一段佳话,至今仍被用来形容官员清廉无私的高尚品质。本文将探讨“两袖清风”与于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意义。...
于谦 2024-08-20 徐有贞:全才的辉煌与争议徐有贞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精通天文、地理、兵法和水利,其多才多艺令人赞叹。然而,他的一生也因为涉及陷杀名将于谦的事件而蒙上了争议的阴影。本文旨在探讨徐有...
徐有贞 于谦 2024-08-04 于谦在明英宗“夺门之变”中的角色与能力分析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明朝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明英宗时期的“夺门之变”中,他的表现更是引人关注。那么,于谦是否具备平定“夺门之变”的能力...
于谦 2024-06-21 于谦:忧国忘身的明朝大臣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智慧和勇气,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于谦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是明朝的一位大臣,一生忧国忘身,晚年却含冤被...
于谦 2024-05-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