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无比惨烈,但是在众多皇子中有这样一个人选择明哲保身,即便是手中握着兵权也未曾参与夺嫡之战,那么他是谁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所以到后来他也因此没有遭到雍正皇帝的针对,甚至在雍正去世后还受乾隆皇帝所重用,最后也是得以善终,他便是康熙皇帝最长寿的儿子皇十二子胤祹,那这个人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苏麻喇姑所培养,自幼无心争夺权势。主要还是和他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为人平和,不喜争权夺利,所以对于皇位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向往,既然毫无所求,那也就没有必要与其他皇子去争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胤祹能够安然无恙。

而他这种性格特点的养成,还有赖于当时的一位侍女名为苏麻喇姑,别看这个名字奇奇怪怪的,但是这个女子绝对是一个大人物,她在最开始是伺候孝庄太后和皇太极的,就是属于贴身丫鬟那种,再后来又被派去教导和照顾康熙皇帝,因为小时候的康熙曾患过天花这种恶疾,顺治皇帝怕他传染给别人,便将他送出宫外疗养,在这期间,照顾年幼的康熙皇帝的侍女正是苏麻喇姑。
别看她只是一位侍女,可在琴棋书画方面他也算是略有所知,同时也算是康熙皇帝的一位启蒙老师,所以康熙见了她也要礼让三分,这个女子看多了皇室的争斗,也明白了世俗之间利益的争夺,所以她在后来被指派照顾十二阿哥胤祹后,便将自己半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智慧悉数交给了他,深受教诲的胤祹也就慢慢的看淡了皇室中的权势。
再就是他的母亲定妃出身并不高贵,也不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妃子,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可能继承皇位,就算是拼尽全力去争夺也不可能取胜,所以从小对胤祹就实行放养式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打消胤祹对皇位的渴望,受到这两个人的影响胤祹这种淡泊名利的性格,一直在自己的王府中过着安稳平淡的生活。
爆发,选择置身事外虽说胤祹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可这并不代表他只是庸庸碌碌的皇子,反而却是年少有为,长大后的他成熟稳重,不管在行军部署上,还是在处理国家政务上,胤祹都做的非常出色,再加上那种与世无争的性格,让康熙皇帝对他尤为喜爱,甚至还让他担任内务府总管一职,手里也是掌管着一部分的兵权。
有这般实力和能力的他如果要真的参与到夺嫡之战中是有着一定的胜算的,不过,胤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背后的势力,以及母亲那边家世背景难以与四阿哥和八阿哥等人抗衡,执意要参与其中必然会惨败,搞不好还很有可能惹怒康熙皇帝,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而且他也意识到在这场夺嫡之战中,无论哪方胜出,最后的结局也必然是一场血雨腥风,所以他选择不拥护任何人,尽力的将自己置身事外,降低自己在众多皇子中的存在感,这样一来,到最后不管谁是最后的赢家,自己都可以避免遭到针对。
而事实证明胤祹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在雍正皇帝继位后,开始对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等人进行疯狂的打击报复,其中很多相关的人都被赶尽杀绝,而这些与他争权的皇子也大都被囚禁了起来,唯独胤祹只是丢了自己的官职和封号,其他别的方面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以说在这场残酷的争夺战中,胤祹的结局无疑是最好的。
得皇侄乾隆重用虽然在雍正在位时胤祹一直不被重视,也没有再次被提拔任用,一直安静地过着自己王爷的生活,这倒是也符合他为人的性格,但这样的生活也太过平静,他这一生的能力和本领也无处可用,实在是有些埋没人才,不过这样的情况等到乾隆皇帝继位后,得到了极大的转变,胤祹也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对于乾隆来说,他是和自己父亲一个等级的人物,并且为人也比较平和,不喜争夺权势,这无疑将会成为乾隆皇帝很好的助力,所以乾隆对他是尊敬有加,不仅封他为和硕履亲王,还因为曾经胤祹作为内务府总管时专门负责祭祀一类的事务。
于是便将当时所有与之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全权交付给他,可以说是对他非常的信任,甚至还将他列为了可乘轿上朝者之首,足以见得乾隆皇帝是对他怎样的尊重。
胤祹老来也算是再次重现往日的辉煌,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就这样一直被奉为亲王的他工作到去世,享年78岁,而他是康熙所有皇子中活的最长寿的,结局也算是比较好的一位,毕竟相较于他其他的兄弟,要么被囚禁忧郁而终,要么便惨死在当年的争夺战中,胤祹不但再次得到重用,还重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地位,这是其他皇子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不得不承认,胤祹是所有皇子中活得最明白的那一个,也是最具大智慧的人,他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该怎样去做,更知道如何取舍,如何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倘若他当年走错一步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
所以说,人生在世要懂得隐忍低调,既要敢于竞争,又要懂得权衡利弊,切不可盲目贪婪,否则到头来将会害人害己,功亏一篑。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