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姓卜名商,卫国温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先秦思想史上,卜商子夏乃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思想家,和许多被历史长河淹没的重要人物一样,也是一位长期被忽视的人物。
说他被忽视,一是因为其学说主要靠口耳相传,没有系统整理,秦代以后多失传。二是因为现在通行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书中,一般都没有关于子夏的记述。
01子夏的生平
子夏,卫国人,殷商遗族之后。子姓,夏氏。善卜,名商,故又称卜商。据钱穆先生考证,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应晚于公元前437年。出身贫寒。
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属于晚辈,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去世时,子夏年方二十八。其才干在孔子生前就已受到重视,曾被孔子称赞“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是好学深思有志务实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个人既是学霸,但又很务实。
子夏曾有从政经历,中年曾经出仕担任过鲁国筥城父宰。孔子死后,离开鲁国去了魏国,被魏文侯礼聘为师。晚年讲学于魏国西河,故其学派被称为“西河学派”。
据专家考证,魏国之“西河”,即殷墟安阳,古之邺城。其地处南北要冲,东接齐鲁,西倚太行, 北临赵燕,南枕黄河,怀抱中原。堪称形胜之地。
02子夏的影响力
跟随子夏学习者有三百多人,其中人才辈出。战国时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如李悝、吴起及商鞅,直接或间接地出其门下。而荀子、李斯、韩非则是其再传弟子。
其门风之盛,使当时很多人甚至误以为子夏就是孔子。这个“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思想的先驱。所以子夏堪称法家的祖师爷。
战国时,魏国能率先崛起,与魏文侯师从子夏的思想以变法图强是分不开的。
03子夏的政治思想颇具独创性,是法家思想的源头
子夏不像颜回、曾参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颇具独创性,关注的问题不是复兴周礼,而是如何与时俱进。因此,子夏发展出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历史理论。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由此可见,子夏心目中的君子是知变通、懂权术、有心计的君子,已不同于孔子倡导的“温文尔雅”“坦荡荡”的君子。
这些观念,体现出法家察势和用权的精神。与儒家主张恪守礼义、一以贯之的君子之道显然相悖。
子夏主张君王用权之术,认为君王必须注意研究政治历史。
04子夏创立的“西河儒学”
孔子死后,子夏讲学于魏地西河(据考证乃今天的殷墟安阳),向弟子传授六经,对《春秋》的讲授尤为注重。体现了子夏本人经世致用的思想。《春秋》分为三种:《公羊春秋》、《左氏春秋》及《谷梁春秋》。
子夏传《春秋》,将历史学导入政治。他所最注重的首先是“微言大义”,后来传授于公羊学派,形成对汉初政治影响极大的《春秋》公羊之学。汉代著名大思想家董仲舒即是这一派的传人。
晚清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也都属于公羊学派,主张经世致用、变古适今,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子夏极其注重春秋时代的史实故事,此在《左氏春秋》中保存最多。另一方面,子夏也注重训诂之学,这一学派即《谷梁春秋》。
以现代观点论之,《公羊春秋》注重于政治意识形态和历史哲学。而《左氏春秋》注重于史料和政治历史,《谷梁春秋》则偏重于语言分析哲学。如果说孔子开创了《春秋》之学,则子夏正是将其学说发扬光大而形成上述三大学派的最早传承者。
由此可见,卜商子夏是春秋战国之际孔门中由儒学礼治思想过渡到法家政术思想的一位枢纽人物,名震当时,学泽后世,是孔子经世思想的嫡传弟子,是法家政治思想的先驱,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明朝中央官制:内阁六部制下的权力架构明朝(1368年—1644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中,中央官制以“内阁六部制”为核...
启 2025-09-08 巨然: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宗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长河中,巨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僧人画家,他以独特的江南山水笔墨语言,与师父董源共同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被后世尊为“...
启 2025-09-05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产物”:机械唯物论下的自然与人性之思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星空中,保尔·昂利·霍尔巴赫以“唯物主义的圣经”《自然的体系》为武器,将“人是自然产物”的论断刻入哲学史册。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神学创世论的...
启 2025-09-05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