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作为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去世后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蜀记》记载,曹魏灭蜀之后,庞德之子庞会将关羽全家灭族,然而现代却时常有人自称乃是关羽后人,甚至拿出各种各样的证据,那么关羽的后人是否真的存在呢?
《蜀记》记载灭族之事,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魏大将庞德,而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追谥庞德的谥文中有“先轸丧元,王蠋绝脰”之语(春秋名将先轸便是被狄人斩首后送归晋国),而《蜀记》中则有“钟会平蜀……迎德尸还葬邺,冢中身首如生”之句,由此可见庞德极可能在战死后被关羽斩首传首西川。
《蜀记》有载,“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也就是说,由于庞德死的太惨,因此庞德之子庞会在随钟会、邓艾攻灭蜀国后,为了替父报仇,诛杀了关羽全家。
那么,《蜀记》的记载是否可信呢?《蜀记》乃东晋史学家王隐所著,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便曾多次引用王隐的《蜀记》并加以辨析,由此可见虽然王隐带有一定贬蜀尊魏立场,但其真实性虽不及《三国志》,但还是有一定可靠性的。不过,裴松之在作注时,却也只是对《蜀记》的这段记载进行了引用,而未做过多解释,可见裴松之对于关羽被灭族之事,也是难下结论。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只有关平和关兴两个儿子,另有女儿关氏,其中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杀于临沮;关兴则深得诸葛亮器重,二十岁时便官至侍中、中监军,但却英年早逝;女儿关氏则无详细记载,民间传说其嫁给了李恢之子李遗。
而关羽的孙辈中,正史中则只记载了关兴两子,即关统和关彝,其中关统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无子;关彝则在关统死后承袭其位,至于有没有后人,或者说是否被庞会灭门,则再无记载。
如上,由于《三国志》中对于关羽的后人记载,只记载到了孙辈,此后再无记载,而《蜀记》则记载了关羽家族被灭之事。因此,对于关羽是否还有后人,目前仍然存在一定争议,难以做出定论。
关羽是否有后人留下?两条线索可信度偏低
从以上记载来看,关羽后人被灭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为何仍然有人自称是关羽后人呢?目前,从“关羽后人”提供的证据,以及各种地方志、文人笔记和野史传说来讲,“关羽后人”的线索主要来源于两点,即关羽之孙关樾和关羽第三子关索。
1、关樾之说。这种说法主要出自于《荆州府志》和《江陵县志》,根据其中记载,关羽之子关平在随父亲镇守荆州时,娶赵云之女为妻,生有一子关樾。“襄樊之战”中,关平随关羽出征北伐,而赵氏和关樾则被留在了江陵,后东吴偷袭荆州时,赵氏抱着年仅八岁的关樾逃出,从此改名易姓流落民间。
直到西晋灭吴之后,关樾这才重新回到荆州,并恢复了关姓,自此世代居于荆州,以守陵冢为家。清朝雍正年间,关樾嫡系奉祀当阳关陵,乾隆年间奉祀荆州关庙,特准世袭五经博士,并免除一切杂派差徭。如果关平真有后人留在荆州,那么在蜀中一族被庞会灭杀之时,流落在外的关樾倒是的确有可能逃过一劫。
不过,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疑点。首先是时间问题,东吴进攻荆州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这一年关樾八岁,而晋灭东吴则发生在天纪四年(280年),这一年关樾则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了。在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的古代,尤其是三国乱世,关樾能否如此高寿的确是个问题。
此外,关樾流落民间长达六十余年,为何不返回蜀中关氏家族、寻根问祖呢?如果说是因为蜀汉与东吴关系紧张,可“夷陵之战”后蜀国和吴国关系实际已经缓解,关樾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改名易姓流落民间,直到六十多年后才重返荆州、改回关姓。
2、关索之说。这种说法主要出自于《花关索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而《三国志》却并没有关羽第三子关索的记载,乃是民间传说人物。《三国演义》中倒是也有关索此人,但却出现的极为突兀,乃是在诸葛亮南征时突然出现,并称其为关羽第三子,荆州失陷后曾在地方上养伤。
根据《花关索传》的记载,早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为了断绝自己的后路,关羽和张飞分头杀了对方家小,而张飞在灭关羽全家时,关羽之妻胡氏趁乱逃走,回到娘家后生下一个遗腹子。该子七岁时被索员外收养,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在得知身世之后,逐以三家之姓为名,曰“花关索”。直到建安七年(202年),关索与母亲才前往西川认父。
当然,这种说法漏洞更大,首先《三国志》中并没有桃园结拜之说,更没有关羽和张飞互杀对方家小的记载。此外,根据关羽的生平来看,建安七年(202年)时,关羽正在荆州,从未前往西川,关索又怎会跑去西川认父。
综上所述,由于关索之说可信度实在太低,因此即使关羽仍有后人存在,那么也只能是关平之子关樾的后人。可问题在于,《三国志》并没有关平娶妻生子的记载,如果关平真的娶妻赵氏、生子关樾,那么在记载了关兴两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道理对此进行隐瞒。
此外,鉴于《蜀记》中有关羽被灭族的记载,关羽是否还有后人存世,恐怕很难说了。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 落魄贵族的逆袭:刘备如何赢得关羽张飞的忠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以织席贩履为生的落魄贵族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正是这位出身寒微的“伪皇叔”,却能让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誓死追随,甚至在《三国志》中...
关羽 刘备 2025-09-28 三国群雄并起,吕布何以稳坐“第一武将”之位?三国时期,武将如云,关羽“千里走单骑”、张飞“当阳桥断喝”、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等传奇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在民间武力排名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顺口溜却将吕布...
赵云 关羽 2025-09-26 战败后的孟达:从蜀汉叛将到曹魏重臣的命运转折公元219年,襄樊战场烽烟弥漫,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连呼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支援。然而,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拒绝,孟达虽未公开反对,却也未积...
关羽 刘封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