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八人有个共同点,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然而上天从不悲天悯人,那么她们中最悲情的四位女子又是谁?她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又该怎样看待她们呢?
“秦淮八艳”最早见于清初文学家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在明末清初,是个战火纷飞,民族矛盾异常深重的时代,在富庶的江南秦淮河畔,有着这样八个艺伎,她们或是身负国仇,或是心负家恨。
卞玉京出身也很不错,父亲是官僚,可惜早亡,家中败落后开始卖艺,卞玉京飘逸倜傥而又不失风流妩媚,不久坊间便有了“酒垆寻卞玉京,花底出陈圆圆”的说法。我可以说卞玉京在对待爱情上是最决绝的吗?卞玉京在邂逅了吴梅村后勇敢表白示爱,怎奈却为沉默的吴郎所伤,愤然离去。
自此后卞玉京心里再也装不下第二个人,之后虽嫁了一个世家子弟,终也顾自离去。后吴梅村欲见卞玉京,卞犹豫纠结再三后,还是不愿相见,心中感觉意中人咫尺天涯。两人再见时,卞却已放下,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后又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因为深爱,所以决绝。
我不知道在她看破红尘后是否还会想起那个人,就算想起了又有什么用了呢,这段本不该有的情愫,给她的一生添上了一份凄然。
在“秦淮八艳”中,我认为最为悲情的当属李香君了吧。总结一下她是“为爱而死,为情而死。”早年家道中落,入舫为伎。她丝竹琵琶,音律诗词无一不通,歌喉圆润。明崇祯十二年,刚满十六岁的李香君,情窦初开时见到了侯方域,一见倾心。
侯方域没钱给李香君办“梳栊仪式”,这时友人杨龙友给了侯一大笔钱作为资助,办完事后侯方域还送了李香君一柄挂着侯家祖传扇坠的扇子作为定情信物。但办礼的钱其实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人品低劣的阮大铖的,阮想拉拢侯方域入僚,故而卖此人情。李香君知道后脱下首饰大骂侯方域,侯方域终于醒悟,变卖了首饰,到处借钱,把钱还给了阮。
时过境迁,清军围攻南京,李香君趁乱逃往苏州。后来侯方域找到了李香君,虽然隐瞒了艺伎的身份,进入了侯家,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还是被公公发现了真实身份,随后被无情赶出了家门。侯方域把她安排在距城7公里的侯庄居住。受人歧视,对丈夫的思念,终于郁郁而终,享年三十岁。
李香君,与人相爱却不能相守,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她的眼睛比谁都亮,从对阮大铖的态度可以看到她是非爱憎分明,然最终却被世俗污浊的眼光所嫌弃。
寇白门是“秦淮八艳”中是最具侠义的,因为我觉得她的一生是一场“简单粗暴”的悲剧,她的故事很简单,十八岁嫁给了保国公朱国弼,之后清军南下朱国弼为了保全自己,准备卖掉所有老婆,就把寇白门卖了还债。寇白门知道后二话不说,找小姐妹帮忙,为朱国弼凑齐了这笔钱,然后毫不犹豫的离开了他。当年朱为寇赎了身,现在寇又帮朱保了命,寇白门说从此两不相欠。
寇白门重新回到了秦淮歌楼,后不幸染病,在此期间,她对文人韩生产生过一段感情,然而其依然是个薄情之人,寇白门疢如疾首,大骂“衣冠禽兽”,遂病情越来越重,不几日便撒手人间了。钱谦益曾曰:“丛残红粉念君思,女侠谁知寇白门?”其“侠义”名不虚传。
柳如是,世人谓之“秦淮八艳之首”,有些人说:“柳如是是最接近现代女性的。”的确,其交过的男友之多,对性也很开放,在她身上真有一番“恋爱在明朝是自由”的感觉。其实我挺喜欢柳如是的,因为我觉得她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有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羞煞当时无数士人。
清军向南,兵临城下,柳如是准备和丈夫钱谦益一同跳水自尽,钱谦益居然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被钱硬拉住了。钱终于还是降了清。后柳如是亦鼓励钱谦益与抗清义军联系反清,并全力资助抗清义军。这样的爱国情节不得不令人敬佩。
钱谦益过世后,其族人欲夺家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选择自尽,吓走了恶棍,结束了其轰轰烈烈的一生。
生逢乱世,身不由己!但是如此一生忠烈之身,难免让人心生敬畏,同时也给自己一生的悲惨经历增添了一丝悲情色彩。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又称“金陵八艳”。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 上说法不尽一致。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亦与《板桥杂记》相同。
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刘体纯(?-1663年)以“陕南王”之名,在秦巴山区与清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抗争。这位出身陕北的农民军将领,从李自成麾下的“光山伯...
刘体纯 李自成 2025-08-01 海拉细胞能被杀死吗?科学探索与生命伦理的双重追问在医学研究史上,海拉细胞(HeLa Cells)堪称“永生传奇”。自1951年从美国黑人妇女海瑞塔·拉克斯的宫颈癌组织中分离以来,这种细胞以惊人的增殖能力突破了...
海瑞 2025-07-31 夫差与西施:历史迷雾中的子嗣之谜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却又神秘的星辰,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段交织着爱情、权谋与家国兴衰的传奇,不仅在正史中留下斑驳痕迹,...
西施 夫差 2025-07-30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樊忠从未刺杀朱瞻基:一场被误读的忠诚与权力交织的史实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前秦与北魏:北方统一浪潮中的接力者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是北方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阶段。前秦与北魏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政权,分别以“短暂统一北方”和“长期稳定统治”的双...
方政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