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明末清初有这么一人儿,名叫董小宛,长得是美艳无比,家里又是做刺绣生意的,从小还沾了些才气,又会画画又会写诗,可惜应了人家说的那句“红颜薄命”,十三岁的时候就没了爹,十五岁娘又生了重病,一切担子都压在了董小宛瘦弱的肩上。
这妥妥的就是现在网络小说里的女主角,无依无靠,身世可怜,按照剧情发展,白马王子这时候就该登场了,但在董小宛的世界里,白马王子始终是遥遥无望的人,在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时代,董小宛一个弱女子是没法生存下去的,最后还是沦落到了青楼。
不过怎么说也算是入了职场吧,那个时代的青楼倒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青楼≠妓院,能进青楼的姑娘除了长相要出众外,还必须得琴棋书画样样都拿的出来,因为这些青楼姑娘的客户都是些文人骚客,没点学识进不去客户的精神世界,这业务也就做不好,做不好业务肯定要被职场淘汰。
董小宛顺顺利利过了面试这一关,经过了青楼的“调教”,她迅速蜕变成一名职场高手,看来花瓶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受宠的,长相和业务能力双加成才是每个时代的刚需。
很快,董小宛就名气大盛,人称“秦淮八艳”之一。
秦淮八艳
她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画得好。刚入青楼那一年(也就是十五岁),她就画了一幅《彩蝶图》。
15岁所画《彩蝶图》
这幅画现在收藏在无锡博物馆,想想真是惭愧,咱十五岁的时候正读着《悲伤逆流成河》45°角仰望天空呢。
这幅画对于十五岁的董小宛来说无疑是出彩的,粉蝶在菊花间飞舞,虽然有人评价画中菊花的部分稍有些凌乱,但依旧不失美感。这幅画暗示蝴蝶虽然美,可也只能在花丛中飘零,没有归宿,一幅画就道明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她与众不同的第二点在于:不挑客户的长相。董小宛注重精神世界的交流,俗称“神交”,也喜欢游山玩水,只要客户能满足她这两点,管你是男女老少,咱都奉陪到底。
但她不是我们所想为上位不择手段的人,相反,董小宛的清高是出了名的,打的是“卖艺不卖身”的名号,谈情怀,可以,谈别的,不行。除非我心甘情愿。
在妓院里这肯定行不通,你丫就是个陪睡的,还跟老子谈情怀?在青楼偏偏就行得通,大家想想,文人们最自傲,也最重名声,他们肯定都会说:
这么一看,董小宛的生活过得还是挺滋润的,吃住都在公司(青楼),平时弹弹琴唱唱歌,画幅画,写首诗,待腻歪了找个有才华的客户一起去秦淮河游山玩水。
可是吧,在青楼吃的是一碗青春饭,待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就好比现在娱乐圈的明星,知道青春饭吃不长久,于是削尖了脑袋往豪门挤。
董小宛这么聪明的人,不会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当她遇到了心中的“真命天子”冒辟疆之后,她放下面子,主动追求。经过一番周折,董小宛最终成了冒辟疆的小妾,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只要长得好看,有没有才华都一样。
不对,放错图了。
然而,嫁入豪门的女明星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凄惨的,嫁入知识分子(冒辟疆家里又有钱,人又有才华)家庭的董小宛却凭借多种技能,在这个家里过得如鱼得水。
董小宛到了这个家之后可谓费尽心思,既要讨婆婆的欢心,又要讨好冒辟疆的老婆,但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爱好。
冒辟疆是个花花公子,与董小宛并称“秦淮八艳”的陈圆圆、李香君都有一腿,但他在当时可是文人里出名的文人,董其昌曾评价他是初唐的“王勃”,在他的指导下,董小宛的书画进步了不少,这一时期她就画了有名的《玉肌冰清图》和《孤山感逝图》,萃花深深怀疑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为了学他的书画技巧。
《玉肌冰清图》
上图为《玉肌冰清图》,这幅作品十分珍贵,由冒辟疆亲自题词。一块贫瘠的山坡上,杂草丛生间长出两株水仙,灵动飘逸,董小宛寄情于画,暗示自己虽然出生青楼,但绝不甘于堕入风尘之中。
《孤山感逝图》
董小宛很喜欢王冕画的梅花,据说有人拿着自己女儿的诗《孤山感逝诗》邀请她为其作画,于是董小宛仿照王冕的梅花作了这幅《孤山感逝图》,此画作于1648年,构图清新,而且前后有错落的层次关系,把梅花清雅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除了画画,她还追星,一开始她的偶像是钟繇,临摹了不少钟繇的帖子,后来看到偶像钟繇的《戎辂表》里骂了她另一个偶像关羽,从此以后就不粉钟繇了(还挺有个性),改练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懈怠。
董小宛书法作品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妾,老在家舞文弄墨肯定是不行的,董小宛深知这一点,于是她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最重要的是,她做的饭好吃到能让人把味蕾吞下去(说的好像真吃过似的)。
“虎皮肉”就是她发明的,也叫做“董肉”。
如皋市的“董糖”也出自董小宛之手。
据说她热爱美食,喜欢搜集菜单,哪里有绝妙的风味,她都会去探寻,冒辟疆写过一篇文章,叫《影梅庵忆语》,里面就记载了董小宛做美食的过程,并且列有详细的制作方法。
总的来说,这位“退休”后的白领凭借自己的本事,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人说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因为真爱,冒辟疆重病期间她寸步不离,为他揭被擦澡,为他端盆擦澡,最后操劳过度去世。也有人说她是为了依靠冒辟疆以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
后世的传说太多,以致于我们都分不清真假,但嫁入豪门的女子那么多,只有董小宛保持着初心,冒辟疆爱过的女人那么多,却只为董小宛写过那篇《影梅庵呓语》。“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这大概就是董小宛一生所求了吧。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又称“金陵八艳”。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 上说法不尽一致。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亦与《板桥杂记》相同。
明武宗朱厚照的离世,为明朝正德年间画上了戏剧性的句号。这位以“豹房”“应州大捷”和“自封大将军”闻名于世的皇帝,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驾崩于豹房,...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9-12 李自成皇位天数考辨:从“42天”到“一年五个月”的史实还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短暂而激烈的统治时期始终笼罩在争议与谜团之中。关于他“当了几天皇帝”的疑问,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42天”,...
李自成 2025-09-12 明末鼠疫的消亡:天灾、人祸与历史转折的交织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时,这座曾容纳百万人口的帝都已沦为“人鬼错杂,日暮不敢行”的死城。崇祯十六年(1643年)爆发的鼠疫在此前半年间吞噬了至少2...
李自成 2025-09-12 夏言与严嵩:同乡之谊下的权力博弈与师生关系的虚实之辨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夏言与严嵩的权力角逐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的游戏”。两人同为江西籍官员,既有同乡之谊,又因仕途升迁产生激烈矛盾。关于“夏言是否为严...
严嵩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杜十娘跳河后死了没有?——从文学叙事到历史隐喻的追问明代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怀抱百宝箱纵身跃入扬子江的场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悲壮的意象之一。这个被冯梦龙赋予“情贞志烈”标签的青楼女子,其投...
杜十娘 2025-09-11 商辂连中三元:科举史上的孤峰绝顶在中国1300余年的科举史上,“连中三元”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这一称号要求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中均夺得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据统计...
商辂 2025-09-11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而留汤和:权力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徐霞客欺压百姓:历史光环下的另一面徐霞客,这位被后世誉为“千古奇人”的明代地理学家与旅行家,凭借《徐霞客游记》在中国地理学与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我们拨开其传奇经历的光环,深入审视...
徐霞客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