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明末清初有这么一人儿,名叫董小宛,长得是美艳无比,家里又是做刺绣生意的,从小还沾了些才气,又会画画又会写诗,可惜应了人家说的那句“红颜薄命”,十三岁的时候就没了爹,十五岁娘又生了重病,一切担子都压在了董小宛瘦弱的肩上。
这妥妥的就是现在网络小说里的女主角,无依无靠,身世可怜,按照剧情发展,白马王子这时候就该登场了,但在董小宛的世界里,白马王子始终是遥遥无望的人,在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时代,董小宛一个弱女子是没法生存下去的,最后还是沦落到了青楼。
不过怎么说也算是入了职场吧,那个时代的青楼倒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青楼≠妓院,能进青楼的姑娘除了长相要出众外,还必须得琴棋书画样样都拿的出来,因为这些青楼姑娘的客户都是些文人骚客,没点学识进不去客户的精神世界,这业务也就做不好,做不好业务肯定要被职场淘汰。
董小宛顺顺利利过了面试这一关,经过了青楼的“调教”,她迅速蜕变成一名职场高手,看来花瓶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受宠的,长相和业务能力双加成才是每个时代的刚需。
很快,董小宛就名气大盛,人称“秦淮八艳”之一。
秦淮八艳
她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画得好。刚入青楼那一年(也就是十五岁),她就画了一幅《彩蝶图》。
15岁所画《彩蝶图》
这幅画现在收藏在无锡博物馆,想想真是惭愧,咱十五岁的时候正读着《悲伤逆流成河》45°角仰望天空呢。
这幅画对于十五岁的董小宛来说无疑是出彩的,粉蝶在菊花间飞舞,虽然有人评价画中菊花的部分稍有些凌乱,但依旧不失美感。这幅画暗示蝴蝶虽然美,可也只能在花丛中飘零,没有归宿,一幅画就道明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她与众不同的第二点在于:不挑客户的长相。董小宛注重精神世界的交流,俗称“神交”,也喜欢游山玩水,只要客户能满足她这两点,管你是男女老少,咱都奉陪到底。
但她不是我们所想为上位不择手段的人,相反,董小宛的清高是出了名的,打的是“卖艺不卖身”的名号,谈情怀,可以,谈别的,不行。除非我心甘情愿。
在妓院里这肯定行不通,你丫就是个陪睡的,还跟老子谈情怀?在青楼偏偏就行得通,大家想想,文人们最自傲,也最重名声,他们肯定都会说:
这么一看,董小宛的生活过得还是挺滋润的,吃住都在公司(青楼),平时弹弹琴唱唱歌,画幅画,写首诗,待腻歪了找个有才华的客户一起去秦淮河游山玩水。
可是吧,在青楼吃的是一碗青春饭,待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就好比现在娱乐圈的明星,知道青春饭吃不长久,于是削尖了脑袋往豪门挤。
董小宛这么聪明的人,不会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当她遇到了心中的“真命天子”冒辟疆之后,她放下面子,主动追求。经过一番周折,董小宛最终成了冒辟疆的小妾,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只要长得好看,有没有才华都一样。
不对,放错图了。
然而,嫁入豪门的女明星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凄惨的,嫁入知识分子(冒辟疆家里又有钱,人又有才华)家庭的董小宛却凭借多种技能,在这个家里过得如鱼得水。
董小宛到了这个家之后可谓费尽心思,既要讨婆婆的欢心,又要讨好冒辟疆的老婆,但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爱好。
冒辟疆是个花花公子,与董小宛并称“秦淮八艳”的陈圆圆、李香君都有一腿,但他在当时可是文人里出名的文人,董其昌曾评价他是初唐的“王勃”,在他的指导下,董小宛的书画进步了不少,这一时期她就画了有名的《玉肌冰清图》和《孤山感逝图》,萃花深深怀疑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为了学他的书画技巧。
《玉肌冰清图》
上图为《玉肌冰清图》,这幅作品十分珍贵,由冒辟疆亲自题词。一块贫瘠的山坡上,杂草丛生间长出两株水仙,灵动飘逸,董小宛寄情于画,暗示自己虽然出生青楼,但绝不甘于堕入风尘之中。
《孤山感逝图》
董小宛很喜欢王冕画的梅花,据说有人拿着自己女儿的诗《孤山感逝诗》邀请她为其作画,于是董小宛仿照王冕的梅花作了这幅《孤山感逝图》,此画作于1648年,构图清新,而且前后有错落的层次关系,把梅花清雅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除了画画,她还追星,一开始她的偶像是钟繇,临摹了不少钟繇的帖子,后来看到偶像钟繇的《戎辂表》里骂了她另一个偶像关羽,从此以后就不粉钟繇了(还挺有个性),改练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懈怠。
董小宛书法作品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妾,老在家舞文弄墨肯定是不行的,董小宛深知这一点,于是她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最重要的是,她做的饭好吃到能让人把味蕾吞下去(说的好像真吃过似的)。
“虎皮肉”就是她发明的,也叫做“董肉”。
如皋市的“董糖”也出自董小宛之手。
据说她热爱美食,喜欢搜集菜单,哪里有绝妙的风味,她都会去探寻,冒辟疆写过一篇文章,叫《影梅庵忆语》,里面就记载了董小宛做美食的过程,并且列有详细的制作方法。
总的来说,这位“退休”后的白领凭借自己的本事,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人说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因为真爱,冒辟疆重病期间她寸步不离,为他揭被擦澡,为他端盆擦澡,最后操劳过度去世。也有人说她是为了依靠冒辟疆以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
后世的传说太多,以致于我们都分不清真假,但嫁入豪门的女子那么多,只有董小宛保持着初心,冒辟疆爱过的女人那么多,却只为董小宛写过那篇《影梅庵呓语》。“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这大概就是董小宛一生所求了吧。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又称“金陵八艳”。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 上说法不尽一致。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亦与《板桥杂记》相同。
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黄河因泥沙淤积频繁改道决口,漕运断绝、民生涂炭。在此危局中,水利学家潘季驯四次出任河道总督,以“束水攻沙”为核心,构建起黄、淮、运综合治理体...
潘季驯 2025-07-15 帖木儿与朱棣对决:历史假设下的军事与战略博弈若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两大军事强人——中亚征服者帖木儿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置于同一战场,这场跨越时空的巅峰对决不仅关乎个人武勇,更涉及战略体系、后勤保障与文...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5 明朝“三杨”:四朝元老共铸“仁宣之治”的传奇内阁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永乐至正统年间(1403-1449)的“三杨内阁”堪称政治史上的璀璨明珠。由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南方士大夫组成的内阁团队,以四朝辅...
杨荣 杨溥 2025-07-14 青藤绕墨痕:徐渭“青藤居士”之号的文化密码在明代书画史上,徐渭(1521-1593)以“青藤居士”“青藤道士”等名号独树一帜。这位集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于一身的“畸人”,其别号不仅承载着个人生命轨迹,...
徐渭 2025-07-14 乱世枭雄李成栋:三易其主与血色功过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李成栋宛如一颗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汹涌波澜的巨石,其一生充满戏剧性与争议性,三易其主、血战疆场,在历史的天平上留下了复杂而沉重的印记。初涉乱...
李成栋 2025-07-10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靖难烽火:朱棣与朱允炆的皇权生死局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明初诗坛的璀璨星辰:高启——成就最高的诗人在明初诗坛的星空中,高启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他以卓越的才华、多样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明初诗人中成就最高者,被后世誉为“明初诗人之冠”。诗坛地位:独领风骚...
高启 启 2025-07-10 梃击案主谋张差:凌迟之刑下的明末宫廷暗影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酉时,一个手持枣木棍的男子张差闯入紫禁城东华门,直扑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他打伤守门太监后,一路冲至前殿檐下,直至被内侍擒获...
朱常洛在位多久 张差 2025-07-10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