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魏五谋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魏五谋臣,指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唐朝宰相朱敬则在《隋高祖论》里称及:“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爱自秦汉,讫於周隋。“
历史争议
词条五谋臣出自《隋高祖论》,归纳此五人为汉末谋士精英。从史学和时间角度上讲,这五人更亲近汉而非魏。
曹氏魏国作为诸侯国出现时间在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五月),曹丕篡汉称帝魏正式成国的时间为公元220年。
在讨论东汉末年的局势人物,应当务必分清汉与诸侯,公家与幕府间的关系。日本幕府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汉制,大家可以参考理解。以下针对部分易混淆的问题做一些修正。
为何荀攸在史书中记述甚简?
荀氏是士家,领公职。早在何进时期荀攸就已经是黄门侍郎。黄门侍郎的品级虽然算不上高,但是是皇帝的近臣,有出入黄门(禁宫)的权力。荀氏在荀攸祖父的那一辈,一门八龙,与汉朝廷的关系非同一般。
曹操慕名延揽荀攸入幕,只封军师。而郭嘉和其后的董昭为军师祭酒(祭酒即主管),明显在荀攸之上,就是因为了解荀氏在汉魏相争时不可能站在曹操这一边,而董昭则是为曹操晋魏王建立理论依据的人。
所以荀氏和曹氏在汉魏交替时是有冲突的,不单单荀攸十二策投递无门,荀彧晚期也烧毁了不少谏书。
何谓“吾之子房”?
荀彧举孝廉后因曹操引荐出仕,曾短暂担任曹操幕僚(192~196),因为其世家身份很快就获得了公职身份,任汉侍中,代尚书令,为汉代内政大权,离开曹操幕府。但是荀彧并没有拍拍屁股走人,他为曹操推荐了许多继任(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锺繇”。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所以不要问郭嘉的“十胜十败”说为什么比“四胜四败”说出名,因为当时郭嘉是曹操幕僚谋主,而荀彧最多只能算是相互通信发表的建议,当时荀曹已无从属关系。
曹操在新得荀彧时喜曰“吾之子房”其实寓意颇深。这里我们就要先了解张良和刘邦的关系。张良也是士族,三代韩相之后,秦末其志向是复韩国。虽以客卿为刘邦谋主,但在刘邦灭秦封汉中王后依然选择返回韩国。出仕韩相是他的毕生志向,直到项羽斩韩王,他才再归刘邦全心佐汉。
所以荀家对于曹操始终是客卿,曹操暗示荀氏日后可以重择新主,但荀彧显然并不赞同。董昭劝曹操晋魏王,荀彧反对,二人终于反目。曹操将荀彧调离中央,荀彧不久病逝。
因为曹操是荀彧知遇上司,二人早期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但是荀彧的贡献多半在汉不在曹。他对曹操最大的帮助是引荐了不少贤良。在196年以后,荀彧与曹操的互动,能找到的也仅仅是“四胜四败”一书而已。
郭嘉究竟是何角色,为何没有位居显职?
历史的真相往往超越普遍的认知。曹操对郭嘉的看中远胜于刘备对诸葛亮。
荀彧向曹操推荐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等,荀,钟,戏三人入仕尚在郭嘉之前。以荀攸这样的士子,智者,也在幕府中只落个军师。郭嘉却在初来乍到的时候就被封为军师,幕僚的首脑——军师祭酒。
刘备遇到诸葛亮,只封了一个军师中郎将,在幕僚杂官里位低于杂号将军。就算到了诸葛亮入蜀的时候,诸葛亮在刘备幕僚里的位置依然低于糜竺,简雍,孙乾。
所以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在幕府时期,郭嘉受到的重视远远大于荀彧,诸葛亮(之于刘备)。而郭嘉所缺的只是寿命和际遇。
郭嘉死于207年,曹操连丞相都没当上,没有大规模分封幕僚。郭嘉从征十一年,自198年正月至207年,有十年的时间稳坐曹操幕府首席。所以曹操说“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嘱之”并非夸张。
曹仁的问题和郭嘉一样,他是曹操幕僚武官,前期也只领杂号将军和爵位,但他活到了曹魏建国,就成了大司马。诸葛亮活到了蜀汉建国,就成了丞相。郭嘉死的时候,诸葛亮还没出仕,他做了一辈子司空府(曹操)的幕僚首席军师,这只是时代问题。
究竟谁启曹魏之先?
因为原词条定义曹魏五谋臣的重要功绩之一是:帮助曹丕登基皇位,巩固曹魏势力。
我们单从曹魏立国的角度来看,真正居功至伟的文臣有如下几位。
首先是曹操幕府军师祭酒,郭嘉的继任董昭。他建议恢复古封建制,为曹操自立魏王创造制度。并且是曹操晋丞相,晋魏王劝进的发起人。
贾诩在立嗣问题上力挺曹丕,也是魏代汉的一大助力。220年如果换曹植在同样的位置,汉朝未必覆亡。
钟繇是魏诸侯国相国,汉帝禅让的重要支撑者。
华歆是魏国代汉后初代相国,亲自主持封禅。
王朗,曹操幕府末代丞相军祭酒,在魏诸侯国成立后治魏县(魏诸侯国辖境),与诸侯国相国钟繇一起治狱修法,为魏创立国之基。
这五人都成为魏初重要权臣。
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辛毗与荀彧:颍川士族中的风云交集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颍川士族人才辈出,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辛毗与荀彧,作为这一时期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虽人生轨迹各有不同,但也存在着诸多关联与交集。籍...
荀彧 2025-05-27 逢纪:乱世权谋中的忠臣悖论与人性镜像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棋局中,逢纪以“智囊”身份贯穿袁绍集团的兴衰全程。这位被荀彧评价为“果而无用”的谋士,其忠诚性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他既为袁绍夺取冀州立下首功...
袁绍 荀彧 2025-04-25 戏志才:曹魏幕后的智谋巨擘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曹操麾下谋士如云,除了广为人知的郭嘉、荀彧、程昱等人,还有一位虽不常被提及,却才华横溢、功绩卓著的谋士——戏志才。他犹如一颗隐匿在历史长河...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4-10 荀彧之死:曹操逼杀的真相探析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为曹操的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谋士,最终却落得个被逼死的下场。...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3-24 荀彧: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之谜在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荀彧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成为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那么,为何荀彧能被誉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呢?一、生平事迹:从弃官...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3-14 正史上的荀攸:低调而卓越的谋士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荀攸以其深厚的谋略和出色的政治才华,成为了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重要谋士。尽管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荀攸的形象可能并不如其他人物那...
曹操怎么死的 荀攸 2025-03-14 荀彧的王佐之才与悲剧结局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荀彧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见识,被誉为“王佐之才”。他不仅是曹操的重要谋士,更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那么,荀彧的王佐之才具...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3-14 曹操谋士荀彧与郭嘉:谁更胜一筹?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曹操以其雄才大略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领袖之一。而曹操的成功,离不开他身边众多谋士的智谋和辅佐。其中,荀彧与郭...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3-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