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之所以没能重建西域都护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时在西域地区,存在一个强大的吐鲁番汗国。二是因为,明朝曾经发生过一场土木堡事变,导致明朝在最有能力西扩的时候,错失了西扩的机会。
这两个原因,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这涉及到明朝特殊的历史。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简单回顾一下明朝的扩张历史。
公元1368年,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明朝正式开国。明朝刚开国的时候,其实只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没有彻底统一全国。
不过,就在明朝开国的同时,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率军进行北伐。因为种种原因,徐达率军北上之后,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不到一年之后,便一口气打到了北京,迫使元顺帝出逃草原。
自此之后,元朝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历史,彻底结束。而明朝则是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全国性政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后世大多数人误以为,明朝仿佛从开国的时候,就已经统一中原了。
但实际上,就算是徐达第一次北伐成功,占领北京之后,明朝其实依然没有统一全国。至少当时的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就全都不在明朝的控制范围之内。
所以,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明朝一直在不断向外扩张。直到朱元璋在位后期,明朝才彻底统一中原。此时的明朝,如果对标唐朝的话,大概相当于李渊在位后期。如果对标汉朝的话,大概相当于刘邦在位后期。
随着明朝彻底统一中原,朱元璋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原以外的地方。此时的明朝,不但承认了元朝的正统性,同时还自称是元朝的接替者。显然,朱元璋当时也想恢复元朝全盛时期的地盘,对外也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
不过,中原王朝想要对外扩张的话,首先选择的对象,往往不是西域,而是北方草原。这主要是因为地理原因。古代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几乎只能通过河西走廊。如果北方草原上的敌人,还比较强大的话,随时都有可能切断河西走廊,斩断中原王朝和西域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王朝自然需要优先解决北方的敌人。
按照正常的历史剧本,中原王朝首先需要统一中原,得到周围邻居们的臣服。然后,中原王朝会全力打垮北方的敌人,解决来自草原的威胁。再之后,中原王朝才会通过河西走廊,向西域方向发展。汉唐时期,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条路线。
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基本上完成了这个剧本的第一阶段。朱元璋不但统一了中原,而且也得到了周围邻居们的臣服。在西域这边,以哈密王国为首的势力,也对明朝表示了臣服。甚至于朱元璋还顺便削弱了一下北方的威胁,做了很多原本属于第二阶段的任务
但是,朱元璋去世之后,明朝内部却因为削藩问题,导致了内乱的出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出现后,新上位的朱棣,一直忙着巩固内部,后来又忙着着手彻底解决北方的威胁。
朱棣在位期间,曾经五次进行北伐,基本上算是彻底肃清了北方的威胁。到了朱棣这里,剧本的第二阶段,其实也算进行得比较顺利。
如果按照汉唐时期的剧本来演,接下来,明朝可以暂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开始逐渐向西域扩张。但问题是,这个剧本到了这里,却先后出现了几个意外,让这个剧本演不下去了。
首先,朱棣之后,接下来即位的明仁宗,仅仅在位九个月就去世了。而明仁宗之后,接下来的明宣宗,同样仅仅在位十年,便英年早逝。
连续两代皇帝,在位时间都不算长。这就导致明朝高层,长时间处于权力交接的状态当中,自然无法向外扩张。不过,这两位皇帝,倒也算是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休养生息的任务。
真正的关键,在于接下来即位的明英宗。
因为明宣宗去世时比较年轻,导致明英宗是少年登基。而明英宗即位之后,因为受到宦官王振的蛊惑,亲自率军出征北方。结果,最后明军非但没能取胜,反倒是被两万多瓦剌军队,直接包了饺子。这次事件,后世史称土木堡事变。
土木堡事变后,明朝最为精锐的中央军队,几乎损失殆尽。而且,这一战之后,原本北方已经被明朝打趴下的敌人,瞬间再次崛起。原本明英宗这一代,应该承担起明朝向西域扩张的任务。但因为这件事的出现,导致明朝由此趋于保守,明英宗之后的明朝皇帝,再也无力向外扩张了。
当然,除了明朝自身的原因之外,当时西域地区的特殊情况,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元朝那会儿,西域这块地方,大部分都归察合台汗国所有。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帝国内部的四大汗国之一。不过,因为蒙古帝国内部的历史原因,导致察合台汗国,从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和元朝中央政府不太对付。甚至在很多时候,连名义上都不愿意臣服。
后来,到了元朝末期,察合台汗国因为内部原因,分裂成了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合台汗国。而明朝刚开国的时候,曾经派出使者,前往西域。而东察合台汗国,就曾经在这个时候,表示了对明朝的臣服。
不过,此时的东察合台汗国,虽然对明朝表示名义上的臣服,但其自身实力,却相当强大。而且,就在明朝壮大的同时,那个分家出去的西察合台汗国,后来又演变成了帖木儿帝国,这也是中亚历史上一个相当强大的政权,整体实力丝毫不逊色于明朝。
这些强大西域政权的存在,注定明朝不可能轻易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域地区。但等到明朝国力足够之后,却又迎来了一场土木堡事变,错过了进入西域的最佳机会。
实际上,从明朝洪武年间,一直到宣德年间,明朝政府一直在努力向西域扩张。为此,明朝还特意推行了自己的卫所制度,这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都护府制度。但可惜的是,因为明朝自身的原因,还没等到明朝正式控制西域,明朝就开始衰落了。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