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孝庄突然病倒。此次病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康熙皇帝万分焦急,他亲自到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不离地陪伴在祖母的病榻边。他还特地传谕内阁:非紧要之事,不要上奏。
康熙帝尽管召集了天下名医,他给刑部下谕:“朕侍奉太皇太后,朝夕承欢,谨遵慈训,竭诚奉养。现太皇太后身体不适,朕日夜牵挂,寝食难安,默默祈祷上天保佑,延长太皇太后的寿命。上天有好生之德,朕愿意以宽待世人来祈祷上天保佑太皇太后。所有内外问刑衙门,见监重人犯,除十恶不赦罪及贪官、光棍不赦外,其余已经奉旨监候死罪重犯,概行减免发落。

在人世的一切办法均告无效的情况下,康熙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冥冥之上天。只要能让祖母病好,康熙愿意做一切事情。为了使太皇太后康复,康熙甘愿做违例之事。
不久,康熙向几位大学士下圣旨,称:“自太皇太后圣体违和以来,多方医治,均为奏效,病逝渐增,甚为可虑。朕夙夜忧惧,现欲亲自前往郊垣,虔诚祷告祭祀,以求上天保佑太皇太后慈躬和像,永获康宁。可将朕的意思传谕九卿。”
九卿重臣得到圣旨后,上奏到:“皇上至孝,超越万古,太皇太后违和,皇上朝夕在慈宁宫,席地奉侍,亲调药饵,寝食俱废。圣孝之诚,必当感格穹苍。臣等愚见,似不必皇上亲到天坛致祭,天心自为默佑。”
显然,众臣虽然不便违背康熙的旨意,但对皇帝亲自到天坛致祭,还是觉得不大合适。因此,他们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通过大学士转奏给康熙。
康熙决心已下,并不听从众臣的建议。再次发下谕旨要前往天坛祭祀,谕旨下发后,再无人出面阻拦。按照规矩,祭祀之前,必须有一段时间只食素食,以示对上天的尊敬。这一过程称为斋戒。礼部因此上奏:“请皇上选择斋戒、告祭日期。”
康熙马上传谕:“朕在宫中,每日都在斋戒,可于明朝步行,恭祭祈祷。”接着,康熙帝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文武官员等,步行到天坛致祭。康熙帝亲自撰写了祝文:
“……值兹危殆,方寸愦迷,用敢洁蠲择日,谨率群臣,呼吁皇穹,伏恳悯念笃诚,立垂昭鉴,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玄烨龄,以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为此匍伏坛下,仰祈洪佑,不胜恳祷之至。”
34岁的康熙帝对上天祈祷,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以延长太皇太后的在世之日。此种诚意,令在场之人无不感动。堂堂的康熙大帝,亲历过多少风云变幻,将一个诺大的帝国带向盛世。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却是一个至情的孝子孝孙,他哭喊着,痛苦着。
饱受病痛折磨的孝庄,看到自己的孙儿如此孝顺,忍不住老泪纵横。晚景如此,即便自己受再多的苦再多的难,也值了。她拉着康熙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因我老病,你日夜焦劳,竭尽心力,所有服用以及饮食之类,无所不备。我感到很满足。你如此竭诚体贴,实天下之至孝。惟愿天下后世,人人法皇帝如此大孝可也。”
此时的孝庄仍在想着国家社稷,想着康熙如此孝顺,可以作为“以孝治国”的典范,使大清王朝更加和谐稳固。可是康熙帝如此下去势必要被熬倒。诸王、贝勒、贝子、大学士、尚书、侍郎、侍卫等,一同跪在慈宁宫前,请皇上回宫,稍微休息。
康熙并不答应,说:“太皇太后病势,渐觉深笃,朕心忧虑焦灼,即便回宫,也觉不安。你们所奏,朕知道了。”他仍然守候在祖母身边,给祖母以安慰。
孝庄自知不起,告诫孙儿凡事以大清江山为重,不要为私情所感。康熙含泪点头。弥留之际,孝庄向孙儿交代了最后一件事:“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75岁的孝庄病逝于慈宁宫。在清廷公布的遗嘱中,孝庄简要讲述了自己再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中的经历,然后着重回顾康熙朝的经历,表达了对孙儿康熙及太平盛世的欣慰之情。最后提出,要皇帝勉自节哀,中外文武群臣恪尽职守,共承无疆之福。
这位为大清江山效力近半个世纪的一代女政治家,就这样走完了她的一生。就连她最后的遗嘱,也体现了她的一贯作风:凡事均为大清社稷着想。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