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诸葛亮难请,指的是三顾茅庐,说的是汉末时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作为一方势力的领袖人物,刘备愿意放下身段去招募一个不知深浅的隐士,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而刘备的用心也维他赢得了一位强力的谋士。这个故事一直以来都被人传颂,这个成语也被用来表示一位主子对自己的部下的诚心。
然而,唐朝一位叫马周的人物,他竟然是让唐太宗整整请了4次的人物。那么,这个比诸葛亮还难请的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马周,字宾王,是清河茌平人。在他年少时便成为了孤儿,因此他家境贫寒,但是他很喜好学习,尤其精通《诗》、《传》。但是,却由于贫困失意而放浪不羁,导致了他不为州里尊敬。
马周的内心是有着济世之才的,然而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他自身有些怪异的性格,因此周围的人很少有瞧得起他的。等到了武德初年,马周当上了邻郡的一名文职人员。但是,这份官职与想象中差距相当大,根本无法让他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马周觉得这是大材小用,便整日里闷闷不乐,以酒度日。后来,他因为喝酒而不务正业,遭到了刺史达奚茹责骂,因此马周越发有不得志的感觉,于是便离职了。
后来,马周一路辗转,去到了一个名为常何的官员那里做门客。这个常何虽有诸多功劳,但却是一个武夫,没有文学涵养,因此马周在他的手下得到了一个相当好的机会,并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据《旧唐书-卷七十四》记载: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
在贞观五年时,太宗令百官谈论朝政得失,而常何哪里懂得这些事情呢,于是便让马周帮忙,而马周便为常何陈述合乎时宜的事二十多件,事事符合旨意。而太宗自然是怀疑常何有这样的才能,便询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不是臣所能写出的,是家客马周草拟的。他每次和臣谈论,无不以忠孝为宗旨。"于是,惊喜的太宗当天便召见了马周。在马周尚未接受他的召见到达期间,皇上竟然着急的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马周拜见后,太宗和他谈论得非常高兴,便令他在门下省值班侍奉。
之后,马周授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符合旨意。而常何因为举荐得当,赐帛三百匹。对于马周的谏言,太宗全都采纳了,不久马周又授任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据《旧唐书-卷七十四》记载: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王为皇太子,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马周一路升迁,深得太宗的信任,并且还多次向太宗谏言,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乃至“贞观之治”的形成以及延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的玄学家袁天罡评价马周说: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应该是富贵不可言状。近古以来君臣间道义互相契合的,少有像公这样的。公面色赤红,命门颜色暗淡,耳后骨没有隆起,耳朵没有根,只恐怕不是长寿之人。
没想到的是袁天罡说的竟然成真了。马周身患消渴病,连皇帝都十分的关心,还让人寻求优胜之地为马周修建住宅。有著名医生以及宦官使者,前往探视的接连不断,常常令尚食把膳食送给马周。甚至,太宗还亲自为他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病。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对马周的重视程度。
之后,马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亲自为他送葬,还伏在丧仪上大哭,追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马周死后,太宗还效仿汉武帝,广招方士进宫作法,为了招来马周的魂魄。马周生前有随机应变的才能,他善于陈述奏进,深识事理,因此她所陈述的事情没有不切中要害的。太宗曾经说:“我对马周,一会看不到便要思念他。”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