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历史,有着非常多优秀的将领,但是能用上“水和火”的将领却是屈指可数的。就像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关羽一样,他的“水淹七军”成为了中华美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也决定让黄河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来阻击日本军队,但同时也让无数国人深受其害,让上千万人流离失所,缺衣少食。所以说水淹七军这种事情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朝鲜战争中那一场完美的“水淹七军”。
先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发生背景。1951年1月25日,志愿军以及朝鲜人民军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了第4次战役。
中朝双方一次性集结了6个军团,在东部战场横城地区实施战略反击。但是面对装备精良,物资补充非常及时的美国军队,我们在正面战场上的进攻却屡屡受挫吗,始终没能打破联合国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
双方围绕着三八线附近展开了一番激烈的拉锯战之后,缺粮少弹的志愿军战士陷入被动。在几乎没有任何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彭德怀元帅下令志愿军全线撤军,而断后的任务则交给了吴信泉率领的39军。
彭老总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虽然吴信泉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有些“不显山不漏水”,表现并不是非常抢眼。
但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率领的39军却创造了不少的第一。比如说39军首战云山,作为中美军队的第1次交锋,吴信泉便打出了中国军队的气势。一举击溃美军,取得了首场大胜。
除此之外,39军也是攻入平壤的第1支志愿军部队。朝鲜战场上的所有参战部队中,39军是唯一一支没有打过败仗的常胜军。
他们也是一支能打苦仗,能打硬仗的铁军,在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由39军断后,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吴信泉拍着胸脯对彭德怀元帅说:保证完成任务!但是他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底,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之后,他的部队已经接近两个月没有休整了。
武器弹药的补充很成难题,而且有的连队甚至都已经吃不上饭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断后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39军对面的部队,还是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所率领的第十军,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悍。
作为一名老红军,吴信泉深知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巨大的情况下,如果选择正面硬碰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何完成断后任务,并且最大程度地保证部队的有生力量,让吴信泉将军彻夜难眠。
随后,吴信泉将军对战场地形进行了全面而仔细地勘察,他忽然发现了不远处的华川大坝。这是一座发电用的大型水坝,里面的蓄水量是非常多的。
吴信泉将军灵机一动,决定效仿关云长来一出“水淹七军”,那么他的计划能不能成功呢?
吴信泉将军先是命令中朝两国军队占领制高点,然后又命令一个团的部队驻守在大坝之上。并关闭大坝排水,将水量积蓄起来,随后吴信泉又将水淹区内的百姓全部疏散。
不可否认,吴信泉将军的这一系列行为“动作幅度”是非常大的,美军很快就发现了异常。于是他们也对战场进行了仔细观察,当他们发现华川大坝之后,立刻感觉到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于是李奇微将军迅速命令部队夺取华川大坝,而驻守在大坝上的一个团的志愿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成功打退了美军的十几次进攻。
不可否认,如果李奇微知道中国历史上“水淹七军”的典故的话,他应该能够猜到吴信泉将军想要做什么,毕竟李奇微也算是一代名将。若不是碰到志愿军,也不会折戟朝鲜。可惜的是,他们没有5000年的历史。
看到志愿军将大坝防守得牢牢地,李奇微便没有继续强攻大坝,而是命令第十军全面出击,准备进攻对面战场上的志愿军第三十九军。
美国进军的消息传到吴信泉将军这里之后,手下人员建议他把大坝直接炸掉,以防止志愿军发起反击时美国利用相同的办法来对付志愿军。
然而吴信泉将军却否决了这一想法,他认为大坝对于朝鲜经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旦被炸毁,是很难恢复的。而且此时大坝已经蓄水8天,水量都快从坝顶溢出来了,凭借这些水量,冲掉美军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吴信泉将军下令驻守在大坝上的志愿军开闸防水,随着12个放水口全部被打开,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大坝下游的水位便上涨了1.5米。
而此时美军的炮兵阵地刚刚摆好架势,很多美军正在过桥。忽然间,从上游奔涌下来的洪水,如同巨龙一般嘶吼着便冲了过来,美国士兵迅速被大水吞没,水面上的浮桥等等也都被洪水冲断。
等洪水退去之后,美军损失惨重,很多机械化装备都已经无法运行。在这个时候,志愿军吹响了“冲锋号”,已经失去信心的美军四散溃逃。
通过这一战,39军一举歼灭了美韩联军1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的美军装备。当战败的消息传回到美军司令部之后李奇微彻底傻了眼,水火竟然也能当做战争武器?
不得不说,吴信泉将军给李奇微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但教给他怎么打仗,也教他如何做人。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吴信泉将军于1953年回国,并且担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
在1955年新中国授衔仪式上,吴信泉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1992年,老将军在北京逝世!但是他“水淹美军”的壮举,却始终为人所津津乐道!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 落魄贵族的逆袭:刘备如何赢得关羽张飞的忠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以织席贩履为生的落魄贵族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正是这位出身寒微的“伪皇叔”,却能让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誓死追随,甚至在《三国志》中...
关羽 刘备 2025-09-28 三国群雄并起,吕布何以稳坐“第一武将”之位?三国时期,武将如云,关羽“千里走单骑”、张飞“当阳桥断喝”、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等传奇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在民间武力排名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顺口溜却将吕布...
赵云 关羽 2025-09-26 战败后的孟达:从蜀汉叛将到曹魏重臣的命运转折公元219年,襄樊战场烽烟弥漫,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连呼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支援。然而,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拒绝,孟达虽未公开反对,却也未积...
关羽 刘封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