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故事:李文成与天理教起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文成,又名李四木匠、盐霜十八子,今滑县城关镇街道谢庄村人,清末天理教起义军领袖之一。他出生年月不详,大约出生于乾隆中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年自焚于辉县司寨。
李文成生活的年代处于“康乾盛世”的尾声,嘉庆年间的清廷官员文贪武酷,他们勾结大地主把钱粮赋税都强加在广大农民的头上,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虽然当时的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遭到镇压以失败告终,但影响仍然存在。李文成幼年曾入私塾,喜算术、天文。及长,因不甘于受官府欺压,遂加入反清秘密组织“八卦教”。不久被推为“震卦”卦首,“震卦为八卦之首”,李文成乃成为统管八卦的主要教首,旋改教名为天理教。利用传教,发展教徒数万人。又假托“天意”,广造舆论,当时民间流传着“盐霜十八子”。他们并与在北京地区传教的八卦教中之坎卦首领林清(直隶大兴县人)约定,
李文成与林清约定,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在直隶、河南、山东同时起事,起义之名号为“奉天开道”,暗号“得胜”,旗帜为白色,起义军一律以白布裹头,白布系腰。届时,将由滑县义军中挑选精兵1000人,扮作商贩,先期陆续赴京助战。此后,天理教群众紧张地行动起来,纷纷打造兵器,操练武艺。正当起义的日期即将临近时,不料消息走漏,九月五日,李文成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受尽酷刑,足胫被夹断,但威武不屈,坚不吐实。李文成的被捕,迫使起义日期提前,天理教其他首领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行动,提出“杀官府,救文成,砸官库,救百姓”的战斗口号,发布了提前起义的命令。
九月七日拂晓,天理教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克滑县城,救出李文成,占领县署,控制全城,城头上树起“大明天顺李真主”的大旗。滑县知县强克捷缒城逃至封丘,畏罪自缢。与此同时,长垣、东明、曹县、定陶、金乡等地的教徒纷起响应,并陆续会合于滑县。继而占领道口,围攻浚县。由于起义临时提前而又未及时取得联系,北京地区的天理教农民起义军仍按原定日期起事,他们分两路向东华门和西华门发起进攻,皇宫内外杀声震天,王公大臣惊慌失措,乱作一团。义军在隆宗门外与赶来增援的清兵展开搏斗,因孤军作战,势单力薄,义军将士大部战死,这支队伍很快就失败了。首领林清也被捕遇害。
天理教起义使清廷十分震惊,嘉庆皇帝急忙从热河赶回北京,调陕甘总督那彦成任钦差大臣,节制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队,统率精兵驰赴河南镇压,又调东北的“满洲劲旅”日夜兼程,前来“协剿”。清军首先向道口重镇扑来,十月二十七日,那彦成指挥清军分兵七路,在大炮的掩护下,向道口发起凶猛的攻击,义军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从滑城、桃源赶来救援的义军在途中被阻。道口终于失陷,徐安国率余部拼死突出重围,退入义军的大本营滑县城。清军又立即进逼滑县城。在这危急时刻,义军将领商议决定,由牛亮臣、宋元成、徐元成、徐安国、李文成妻张氏坚守滑县城,李文成、刘国明率4000人向西转移太行山区。
清军闻讯,派总兵杨芳追击。义军行抵辉县西北的侯兆川,以司寨据守之。十一月十九日,清军在司寨北面的白虎岗设伏,诱义军出战,清军佯败,义军追杀,伏兵突起,义军3000多人除少部分突围退回司寨外,大部牺牲。清军乃向司寨猛攻,李文成指挥寨内800多名战士,迎头痛击之,杀得清兵尸如山积。当清军突击寨内时,义军据险掷石,枪炮齐发,使敌人前进不得。杨芳改用火攻,司寨顿时烟焰蔽天,一片火海。清兵围住李文成所在的炮楼,拼命往上冲杀。刘国明大叫一声,持刀跃出,连砍数人,英勇战死。义军在弹药打光、砖石用完的情况下,李文成下令举火自焚,英雄的义军将士数十人拥抱而死。
清军在破道口、司寨后,集中全部兵力加强了对滑县城的攻势。滑县城墙坚固厚实,军民协力守城,奋勇抗敌,清军攻打40余日不下。嘉庆皇帝责令那彦成限期破城。清军在城外连掘地道10余条,均被义军或以水灌之,或用巨石砸坏。那彦成并不甘心,一面指挥人马每日攻城,以转移义军注意力,一面佯筑地栅,暗中却在离城百步外挖掘地道,度至城下,填装火药千斤。十二月十日,地道火药引爆,城墙西南角被轰塌20余丈,清兵蜂拥而入,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条街巷,每座房屋,都在进行着残酷的争夺。滑县城初破时,义军将领劝李文成妻张氏化装为难民出城,张氏说:“城亡与亡,不死者非英雄。”她挥刀与清兵格斗,击杀数十人,乃阖门自缢。义军经过三昼夜的血战,滑县城于十二月十二日落入敌手。大元帅宋元成以下2万多名义士全部壮烈牺牲。军师牛亮臣和将领徐安国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押送北京后,英勇就义。
天理教农民起义坚持90余日,波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威震朝廷,给予清朝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这次起义虽然仅仅坚持了三个多月,但却给清统治者造成极大的震惊。嘉庆帝为此下了“罪己诏”,惊呼这次起义“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思及此,实不忍再言矣!”
在清史研究中,"乾隆是否杀害富察皇后"的争议始终笼罩在野史臆测与正史缄默的矛盾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30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乾隆南巡:巡行天下的壮阔之旅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 乾隆与继后那拉氏:一场始于爱情幻灭的皇权悲剧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途中,皇后那拉氏在杭州行宫断发绝情,这一惊世之举不仅终结了十五年夫妻情分,更让清朝唯一未葬入帝陵的皇后魂断冷宫。这场帝后决裂的背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09 弘昼的下场:善终于府,逍遥一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弘昼,这位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亲弟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弘昼的一生,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之路,也非文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1 愉妃的历史真实结局:一生陪伴乾隆,晚年得享善终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愉妃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了后宫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乾隆皇帝的宠妃之一,愉妃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起伏,但最终却得以善终...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愉妃 2025-03-28 刘统勋的儿子们:家族荣耀的延续刘统勋,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代名臣,以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刘统勋不仅在官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家族也因其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3-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