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伍子胥是何人?身为楚国人的伍子胥灭楚“掘坟鞭尸”为什么世人拍手叫好?
春秋时期,君弱而臣强,衰弱的周王室难以对各诸侯国进行有效控制,权威尽失。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开始进行土地扩张,吞并周围弱小的势力,而强大的诸侯国之间,也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与较量。
大家熟知的春秋五霸并不是指诸侯国或势力集团,而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诸侯王,他们的地位、身份并不等同,只是在诸侯争霸中最具有代表性。而这五人,在各史学典籍、史家学者中的看法莫衷一是、不尽相同,唯有楚庄王是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前,楚国一直被中原各诸侯国认为是蛮夷之地,被排除在华夏文明之外,而自楚庄王始,楚国开始强大,成为不可小觑的强大势力之一。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角,便是楚人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却是吴国的大夫、军事家,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在先秦时期,国家的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在连年的诸侯战争中,孕育出许多学说、学派,更有许多著名的集大成者,故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说。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儒家孔子、孟子,兵家孙子,法家韩非子……他们游说各国,推行自家之法。秦国秦孝公时期的宰相商鞅就是卫国人,之后的张仪、范睢也是魏国人,这样的事例有许多,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学而优则仕”,在那个大争之世,谁不是胸怀大志,想要一展宏图抱负。
但是,伍子胥的境况与大部分人不同,他不是为了推行自己的学说,也不是为了利益、官职,而是为了尽孝,为了复仇。伍子胥出生于公元前559年,楚国君王之位传到楚平王手中。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楚国太子的太傅(即太子的老师),可好景不长,太子被费无忌诬陷,伍奢自然也受到牵连。楚平王将伍子胥的哥哥连同其父一同杀害,伍子胥侥幸逃脱,带着愤恨奔吴复仇。
伍子胥的复仇之路并不顺利,当时吴王僚刚刚继位,纵然吴楚之间有数次冲突,但为了巩固刚到手的皇位和朝中势力,吴王僚并未倾力进攻。伍子胥遂上书劝谏道:“吴军已经攻破楚国的钟离、居巢,此时一鼓作气定能攻灭楚国。”公子光(阖闾)知道此事后,却对吴王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是被楚平王杀害的,他劝您讨伐楚国不过是为了私仇罢了,攻打楚国还需从长计议。”伍子胥自知公子光有野心,想要谋害吴王僚自立为王,于是便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助其夺位,才能达到自身的到目的。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吴王僚趁机派遣部队进攻楚国。公子光知道时机已到,遂假意置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实则暗中埋伏大量武士,并派遣专诸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中国历史上著名“ 鱼肠剑”的来历),当场刺杀了吴王僚,这便是有名的历史故事“专诸刺王僚”。阖闾称王后,志得意满,召伍子胥赐官行人,与他共商国事。
此后数年,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和孙武的计策,兵分两路袭扰楚军,终在公元前506年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仓皇逃跑。伍子胥攻进郢都后,不见楚昭王,遂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鞭尸三百。此后伍子胥成吴霸业,世人闻伍子胥“掘坟鞭尸”之事,竟接连拍手叫好,这又是为何?
笔者认为,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孝”字应排在“忠”字的前面。汉代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举孝廉”,只有尽孝才能被推荐入士做官。西晋李密上奏《陈情表》,表示尽孝之后,才能为官尽忠,晋武帝不但没有责罚他,还对他的做法颇为赞赏。再者,俗话说 “你不仁,我不义”,楚平王只因谗言就杀害伍子胥的父兄,对伍子胥何谈仁义,所谓“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大意如此,所以伍子胥倒行逆施为亲人报仇自然为世人称赞。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历史上虽然并不罕见,但大家都知晓那是愚忠,而能隐忍并成就功名,快意恩仇的“烈丈夫”伍子胥也必将为历史和人民所铭记。”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狐突:春秋忠臣与晋文公血脉的双重见证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