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何评价辽宋和谈“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导致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吗?
澶渊之盟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大概是三十万岁币,宋本可以战胜却与辽谈和,还要给予三十万岁币。便是由这一条出发,有人认为订下澶渊之盟是丧权辱国的。但是,我认为不能以偏概全,另外三条协议都是有利于宋,或者利于双方的,而且岁币也并非是丧权辱国的条款,要知道,打仗所耗用的可不是区区几十几百万,百姓不仅要生活于战乱的年代,更要因为巨额战争开支承受过量徭役和缴税,于是谈和对于百姓来说是乐见的。双方互市,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在北部和平状态下,宋可以专心对应西夏、吐蕃,也能进行内部建设。澶渊之盟后,宋辽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

然而,另一个令人愤慨的原因则是因为盟约的签订,宋未收回燕云十六州使得北部边防无险可守,并使其享受长期和平,放松了军事力量,三朝政府“忘战去兵”,“武备皆废”,武臣被排挤,文臣为重用,是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河北军的日渐腐化,宋廷的“重文轻武”,使得宋在金挥兵逼来时无力抵抗,就像是没了利爪尖牙的狼,柔顺似绵羊,任其蹂躏。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结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澶渊之盟本身,而是统治者的溺于安乐,疏忽了军事。
诚然,和平容易使人认为一切都很美好,并且产生了对战争甚至军队操练的反感、厌恶。但我认为,一个有着理智头脑和才干的统治者以及有眼光谋略的为国的人才是不会只放眼于眼前的安逸和平的。更何况,除了北部的契丹族,还有西夏、吐蕃诸族等需要防范,只因为一个强敌的休战就松懈了边防、军力,并非智者所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不会纸醉金迷,他会致力于国事,选拔人才,吸取历史教训,注重兵力。

由此看来,澶渊之盟并不是导致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它是一个引子,一个诱惑后代君主卸下防备的引子,真正灭亡了北宋的是目光短浅的统治者和臣子们。而和平本就是战争的间断期,并且朝代的灭亡也是由多个方面造成的,而灭亡北宋的金是从攻打辽开始的,宋与虎谋皮,没有看到多方制衡的稳定,确实与金联手覆灭辽国,由其地理形势上,不可不谓是唇亡齿寒,这其中有些自取灭亡的意味。
综上,澶渊之盟所带来的是经济文化上的益处与百姓生活的和平安定,以及整个国家内部建设和对外交流、扩张的有利支持。而它的瑕疵——三十万的岁币,却为宋创造了远超三十万的经济利益。其消极影响不外乎是军事上的松懈,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那么,对澶渊之盟本身的评价,我认为是利大于弊的。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内容介绍,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1127年3月7日,北宋汴京的文德殿内,金国使臣宣读册封诏书时,身着龙袍的张邦昌突然离座,对着北方金营方向跪拜痛哭。这个被后世称为“伪楚皇帝”的北宋宰相,在登基...
张邦昌 2025-10-27 姜夔:布衣雅士的江湖人生与艺术传奇南宋江湖中,一位布衣文人以诗、书、乐三绝惊艳世人。他未入仕途,却以“清空骚雅”的词风重塑婉约派审美;他漂泊半生,却在琴弦与笔墨间构建起超越时代的艺术宇宙。姜夔(...
宋江 2025-10-27 政坛文苑双璧辉:苏辙的政治理想与文学遗产北宋文坛的“三苏”名震古今,而作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的苏辙,不仅以文学成就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在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其一生横跨仁宗至徽宗四朝,仕途跌宕中始...
苏洵 苏辙 2025-10-24 苏辙:文脉承千古,政道贯春秋——北宋士大夫的双重巅峰北宋文坛,苏辙以“唐宋八大家”之誉立传;朝堂之上,他以元祐更化的核心推手留名青史。这位集文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士大夫,用七十四年人生诠释了“以文载道,以政行道”...
苏辙 2025-10-24 墨香浸粽与焚稿明志:解码苏洵的轶事人生与文坛地位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洵以独特的生命轨迹与文学成就,成为“唐宋八大家”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存在。他虽未通过科举入仕,却以《六国论》《权书》等雄文震撼文坛,更以“一门三...
苏洵 2025-10-24 曾巩:仕途勤政留政绩,文墨传世耀千秋北宋文坛的璀璨星空中,曾巩以“唐宋八大家”之誉独树一帜。他不仅以散文名世,更在仕途上留下诸多惠民实绩,其政绩与作品共同勾勒出一位儒者官员的立体形象。一、仕途十二...
曾巩 2025-10-24 乱世名将的仕途传奇:王彦超的军事功业与赵匡胤的君臣轶事五代至北宋初年,一位出身河北临清的将领以军功立身,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最终在北宋官至太子太师,封邠国公。他就是王彦超——一位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在朝堂上以...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24 帝位易主:窝囊皇帝的陨落与太后的权谋风云公元1085年,北宋政坛暗流涌动。年仅9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其母高太后以“主少国疑”为由临朝称制。这场看似常规的权力过渡,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被废黜的宋...
宋哲宗 2025-10-24 若赵构鼎力支持岳飞抗金:南宋能否改写历史,终结金国霸权?公元1140年,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郾城、颍昌两度重创金军主力,金兀术(完颜宗弼)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此时,南宋朝廷若能延续对岳飞的信任,历史或将走向另一...
赵构 岳飞 2025-10-23 忠直之士的抗争:南宋六君子之首杨宏中的生平与风骨南宋宁宗朝,朝堂暗流涌动,权臣韩侂胄专权,陷害忠良,而一批青年士子以血性之躯挺身而出,书写了士大夫“以道抗势”的壮烈篇章。其中,福州人杨宏中以“六君子之首”的称...
宋宁宗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