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澶渊之战“明明打赢了为什么宋朝还要向辽国赔款纳贡?
岁币,是指朝廷向外族缴纳的钱财,也可以理解为保护费。历史上向外族缴纳岁币的只有宋朝,北宋每年向辽国缴纳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宋夏和议后,每年又给西夏银绢25万5千;宋金和议,又向金国进贡银绢四十万。总之,经济富庶的大宋始终坚持一个理念,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当然,也只有经济巨人、军事矮子的宋朝敢这么玩,换了别的王朝还真承受不起。在宋辽之战、宋夏之战、宋金之战中,宋朝败多胜少,又崇文鄙武,文官们担心大战一起,武夫必然受到重用,所以就想方设法将战争的萌芽掐灭在摇篮中,赔点钱无所谓。因此,大宋每逢大战,能不打就不打,就算打赢了也得认输,澶渊之战就是一次窝囊的不败而败的战争。
宋真宗年间,辽国大举南征,一路势如破竹,宋真宗畏敌如虎,险些迁都南逃,最后还是在寇准力谏下才勉强亲征。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场糊涂仗,辽国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辽人擅骑射不擅攻坚,打到澶州城下已经是强弩之末,主将萧挞凛意外中箭而亡,辽军深入敌境,师老兵疲,面临着被宋军主力合围的危险。

此时宋军的处境也很堪忧,虽然意外射死了敌将萧挞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劣势,更要命的是,辽军所担心的宋军主力根本不存在,因为这支宋军的主将王超突然不听指挥了。
萧太后不知道宋朝内部的危机,宋真宗君臣也不知道敌方主将已死,于是,澶渊之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展开了。在谈判桌上,双方都没什么底气,辽国的立场是见好就收,最好能要回关南十县,实在不行要点钱算了;宋朝坚持的底线是:割地是不可能的,只要辽国退兵,可以给点赔款,一百万封顶。
双方很默契地达成了共识。然而就在宋朝方面代表曹利用即将签字时,宰相寇准威胁道:最多三十万,否则要你脑袋。辽国求和心切,并未在赔款上多作计较,最后达成协议:宋辽两国约为兄弟,关南十县归宋国所有,赋税归辽国所有,每年共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曹利用兴冲冲地回去复命,宋真宗问及赔款金额,曹利用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三根手指,宋真宗误以为是三百万,连道:太多了,太多了。得知是三十万后大喜,重重赏了曹利用。
澶渊之盟看似窝囊,实则宋朝占了大便宜。和议达成后,宋朝和辽国保持平等地位,开放榷场,每年赚的钱多达八十万两,远远超过了岁币金额,还省下了巨额军费。宋辽息战上百年,两国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而宋辽罢兵,两国军备废弛,最后便宜了崛起的女真人。
澶渊之盟后,宋辽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两国迎来了难得的上百年和平,宋朝付出的代价是,每年向辽国缴纳岁币,但是,澶渊之战宋朝明明打赢了,为什么还要议和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内容介绍,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
宋哲宗 2025-10-29 傀儡龙椅上的挣扎:张邦昌拒绝称帝的深层恐惧与历史困局1127年3月7日,北宋汴京的文德殿内,金国使臣宣读册封诏书时,身着龙袍的张邦昌突然离座,对着北方金营方向跪拜痛哭。这个被后世称为“伪楚皇帝”的北宋宰相,在登基...
张邦昌 2025-10-27 姜夔:布衣雅士的江湖人生与艺术传奇南宋江湖中,一位布衣文人以诗、书、乐三绝惊艳世人。他未入仕途,却以“清空骚雅”的词风重塑婉约派审美;他漂泊半生,却在琴弦与笔墨间构建起超越时代的艺术宇宙。姜夔(...
宋江 2025-10-27 政坛文苑双璧辉:苏辙的政治理想与文学遗产北宋文坛的“三苏”名震古今,而作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的苏辙,不仅以文学成就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在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其一生横跨仁宗至徽宗四朝,仕途跌宕中始...
苏洵 苏辙 2025-10-24 苏辙:文脉承千古,政道贯春秋——北宋士大夫的双重巅峰北宋文坛,苏辙以“唐宋八大家”之誉立传;朝堂之上,他以元祐更化的核心推手留名青史。这位集文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士大夫,用七十四年人生诠释了“以文载道,以政行道”...
苏辙 2025-10-24 墨香浸粽与焚稿明志:解码苏洵的轶事人生与文坛地位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洵以独特的生命轨迹与文学成就,成为“唐宋八大家”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存在。他虽未通过科举入仕,却以《六国论》《权书》等雄文震撼文坛,更以“一门三...
苏洵 2025-10-24 曾巩:仕途勤政留政绩,文墨传世耀千秋北宋文坛的璀璨星空中,曾巩以“唐宋八大家”之誉独树一帜。他不仅以散文名世,更在仕途上留下诸多惠民实绩,其政绩与作品共同勾勒出一位儒者官员的立体形象。一、仕途十二...
曾巩 2025-10-24 乱世名将的仕途传奇:王彦超的军事功业与赵匡胤的君臣轶事五代至北宋初年,一位出身河北临清的将领以军功立身,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最终在北宋官至太子太师,封邠国公。他就是王彦超——一位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在朝堂上以...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24 帝位易主:窝囊皇帝的陨落与太后的权谋风云公元1085年,北宋政坛暗流涌动。年仅9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其母高太后以“主少国疑”为由临朝称制。这场看似常规的权力过渡,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被废黜的宋...
宋哲宗 2025-10-24 若赵构鼎力支持岳飞抗金:南宋能否改写历史,终结金国霸权?公元1140年,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郾城、颍昌两度重创金军主力,金兀术(完颜宗弼)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此时,南宋朝廷若能延续对岳飞的信任,历史或将走向另一...
赵构 岳飞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