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但真实李清照可一点都不“婉约”,她不仅有才华,还爱喝酒,爱打马牌,还爱怼人。如果仔细比较,她比很多男人还要硬气。
李清照年少成名气,就连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都被她的才华圈粉,经常向别人安利她。
她才高气也高,动不动就秀一波,让别人无言以对。
因为她老爸李格非算是苏轼的弟子,所以很多文坛大佬都是她的前辈。偏偏她不给面子怼别人,而别人又想不出更好的语言怼回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社会你照姐,人狠话也多!
当时和晁补之同属于苏门四学士的张耒写了一首《读中兴颂碑》,然后流传开来,被大家疯狂点赞。不少人都写了和诗,就是跟帖一样的操作。
李清照也跟着写了两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但她的观点比张耒的更加深刻,不仅借古讽今,怼了朝廷,还让张耒的老脸无处安放。此时的李清照,有人说是17岁,有人说是19岁,不管怎样,只是一个十几岁的闺中女子而已。
别说苏轼的弟子了,李清照连苏轼本人都不放过。苏轼有一首词《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是写给妹纸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非常新颖,非常动人。
多年后,李清照也写了一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寄给丈夫赵明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花比人应瘦”,一个“人比黄花瘦”,然后,现在被更多人记住的是李清照的版本。她这首词一出来,赵明诚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回复妻子。不仅是他,后面有无数文人模仿李清照,却从未超越她。
李清照的大型怼人现场,在她写的那篇《词论》中。就这一篇短短的文章,她怼了好几批人,还都是大佬。她不仅怼人家,还列出原因。
首先是五代时期,她说只有南唐的李璟、冯延巳等人还行,但是,亡国之音太哀伤,就不算好词了。
然后是本朝,柳永语言太庸俗。张先、宋祁、宋庠兄弟,还有沈唐、元绛、晁次这些人,虽然有金句,但是整体不行。晏殊、欧阳修、苏轼这群人,都很有学问,填词应该像从大海舀水一样容易的,但是不知道为啥写出来的词连句读都不协调,太令人失望了。
王安石、曾巩写的文章很好,但如果他们写词,肯定会让人笑倒。
直到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出场,才有了点词的味道,但他们的缺点都很明显。晏几道缺少铺叙,贺铸不会用典,秦观缺少富贵气,黄庭坚的词有些小毛病影响阅读体验。
那语气,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她的态度: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李清照此文一出,得罪了一群人和他们的粉丝,于是,有人说她故意黑别人。“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事不凭也。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词论》一书多有妄评诸公……”
但李清照的文章,确实有理有据,让人无可辩驳。
所以李清照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事没事都要多读书。没知识的人,连别人的讽刺都听不懂。没才华的人,被怼了都反驳不了。当你有了足够的底气,剩下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活得坦荡。
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 千年风骨今犹在:后人视角下的关盼盼形象嬗变自宋代《文苑英华》首录关盼盼事迹以来,历代文人便以"贞女"范式重构其形象。苏轼《永遇乐》词中"燕子楼空,佳...
苏轼 2025-07-17 章惇与苏轼:从挚友到政敌的北宋传奇北宋文坛与政坛的星空中,章惇与苏轼的交情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既闪耀着真挚的友谊光芒,又折射出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这对同榜进士的挚友,在宦海沉浮中历经四十载恩怨,...
苏轼 2025-07-16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朱淑真与李清照:宋词双璧的辉映与分野在宋代词坛的星空中,朱淑真与李清照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在男权主导的文学史上刻下深刻印记。尽管二人从未谋面,但后世常以“南朱北李”并称,...
李清照的词 2025-07-08 魏玩与李清照:宋代词坛的双子星与她们被遗忘的对话在宋代词坛的璀璨星空中,李清照的光芒始终耀眼。然而,朱熹曾断言“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将魏玩与李清照并称。这位出身襄阳世家、官至宰相夫人的...
李清照的词 2025-06-27 环肥燕瘦: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环肥燕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语,它不仅承载着两个朝代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更蕴含着对美的多元理解和包容。这一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孙...
苏轼 2025-06-25 王珪为何构陷苏轼:北宋党争阴影下的文人相残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以“谤讪朝廷”之罪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这场震动朝野的文字狱背后,除直接推动者御史何正臣、李定外,宰相王珪的幕后...
苏轼 2025-06-24 苏轼门下的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与张耒的文学传承与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豁达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追随。其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因得苏轼亲自指导,并与之有深厚的师友情...
苏轼 2025-06-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