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字文开,号斯庵,出生於浙江鄞县,是一位中国南明时期的文人、官吏;后半生因故流寓台湾,他以诗文写下了台湾第一批书面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沈光文本人独自在台流寓多年,留下一些感时怀身和记述当地风土民情的诗文;其中后者尤为可资研究十七世纪以前岛上情形。留下若干纪录当时台湾风土民情的第一手资料,是从事台湾文献为第一人。
沈光文小的时候即专意读书,非常刻苦,参加明经科考试得以进太学学习。明福王时期,清朝已占据绝大部分国土,沈光文作为明遗民跟随福王,并在福王的小朝廷中任职,授太常博士,并曾参预军务,晋升为工部郎。
没过多久,明福王小朝廷便遭清廷剿灭,沈光文扈从不及,只好另寻他路。后来听说明桂王在广东肇庆一带,于是投奔桂王,累迁为太仆少卿。
清顺治六年(1649),沈光文乘船由潮阳到达金门,当时的福建总督李率泰正在悄悄招集明遗老遗贤,于是秘密派人前去招徕沈光文,并给予金银,许以高官。沈光文婉言相拖,退回银两和书信。而这时广东的桂王朝廷也已无力支撑残局,沈光文考虑到大势已去,只好暂留福建。
他想举家迁到泉州居住,没有想到在途中突然遭遇台风,无奈被风吹到台湾。当时台湾被荷兰人所占据,荷兰人在台湾实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政治上实行强制统治,军事上进行残酷镇压,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并强制传播西方宗教文化。
他们还限制台湾人民的活动,不准随意迁徙。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光文与海峡对面的大陆失去了联系,大陆也无他的音讯,生死不知。
1661年,郑成功率军攻下台湾,明朝遗老纷纷入台随郑;郑成功得知沈光文也在台湾后,曾加以接见,并赐予田宅。郑成功死后,继位的郑经若干施政令沈光文不满,曾为文讥讽,几遭迫害,乃落发出家、避祸“罗汉门”山中——唯此“罗汉门”一地究处何地,学者有不同意见,迄无定论。
明郑降清以后,清福建总督姚启圣曾答应助沈光文回归故里,唯最后并未实现。沈光文晚年定居目加溜湾社(即今台南县善化镇),他对当地原住民做出了一些医疗、文教方面的贡献;后人建有纪念碑以资纪念。
沈光文寓台30年,写下大量诗文,著述有《台湾舆图考》、《草木杂记》、《台湾赋》、《流寓考》、《文开诗文集》等。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游宦寓贤,簪缨毕集”,迁台文人纷纷组织各种诗社。此时年逾古稀的沈光文首先出面成立台湾第一个诗社——福台闲咏。
“福台”是指福建省台湾府之意。后来清代首任县令季麟光等人也加入,乃更名为“东吟社”。
1688年沈光文逝于台南善化里,他作为台湾文化拓荒者的功绩却永为台湾人民纪念。连横对其评价很高:“台湾三百年间,以文学鸣海上者,代不数睹。郑氏之时,太仆寺卿沈光文之始以诗鸣。”清代鹿港建书院即借沈光文之字,名曰“文开书院”。
许多书院将沈光文与朱熹并祀,尊奉沈光文为“台湾孔子”,崇祀不替,即使在日本占领期间也不间断。现在台南县还留下了不少以“文开”、“文光”命名的路、桥、街亭及诗社。
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 孔子弑母:一场跨越千年的谣言与真相之辨“孔子弑母”这一骇人听闻的指控,在历史长河中如幽灵般若隐若现,却始终缺乏任何可靠史料支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的道德形象与这...
孔子 2025-08-29 师旷与孔子:春秋时代的双璧:音乐与哲学的对话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师旷与孔子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音乐与哲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尽管他们的职业路径与思想体系存在显著差异,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巨匠,他们的...
孔子 2025-08-28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东汉名士李膺因刚直不阿、力抗宦官闻名史册,其“天下模楷”的形象与道家始祖老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却将两人强行关联——孔融十岁时曾以“孔子问礼于...
孔子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