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君王、皇帝多如牛毛,其中,能够与唐宗宋祖那样具有文韬武略的皇帝相媲美的不多,而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就是这不多之中的佼佼者。
一般说来,被后世誉为“祖”的都是开国皇帝,可康熙帝如果从满清正式立国算起,应该是第四代,即便是从定鼎中原后算,也是第二代,然他却被后世谥号为“圣祖”,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倘若认真地研究一下清史人们不难发现,康熙帝从十三岁计擒权臣鳌拜开始,平三藩,收台湾,退俄寇,征西疆,治黄河,免租税,哪一件事都是了不起的丰功伟绩。所以,到康熙四十年前,整个大清帝国直可谓是河晏海清,国丰民足,万邦来朝,雄视天下。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完全说明他雄才大略的全部和精髓,而只有领略了他在驾鹤西去之前、准备交班时的一系列举措,方可获得什么叫“伟大”的真谛。
与其它朝代一样,清王朝也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开国之初万众一心,缩衣节食,勇于进取,励精图治,忠奸黑白泾渭分明。可一旦承平日久,大大小小的官吏便开始骄奢淫逸,蝇营狗苟。其间,大地主、大商人与官府、权贵勾结而残民以逞;军政官员冒领军饷,瓜分国库,蜕变成城狐社鼠。故而,到康熙五十年左右,大清国表面上尽管越发的繁荣昌盛,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已经是国库空虚,各种社会矛盾和隐忧已令有识之士不寒而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各级官吏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虽然当时康熙皇帝年事已高,疲极倦政,已有心无力地亲自来作治吏这样一篇大文章,但他作为无书不读、深谙历史的一代大政治家,岂能不懂得“治国即治吏,吏坏则国亡”的道理!因此,接下来的首要任务自然就是在众多皇子之中挑选一个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既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霹雳手段的人承继大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清国祚永续,富强昌盛。
其实,满清从努尔哈赤起就有一个较之于其它朝代非常具有先进性的、独特的传统作法,即所有皇子一旦成人便开始学习政事,或入各部政府实习参赞,或派往全国各地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品、性格、能力、水平等等,均可得到全方位的展示,从而有利于皇帝的甄别和选拔。
那么,康熙朝的皇子们在实践中都是怎样表现的呢?太子胤礽懦弱昏聩,已经两次遭贬。三阿哥胤祉深藏不露,八面玲珑。八阿哥胤禩霸气内敛,惯于作秀,善于交通权贵,更善于笼络收买人心,朝廷里的诸多大员小吏,甚至包括九、十、十一阿哥都“紧密地团结在以八阿哥为核心的集团周围”,气焰熏天,当时朝野均认为接班非他莫属!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均为侠肝义胆之士,英武豪爽。可此二人统领大军纵横疆场有余,文心周纳,老成谋国不足。尤其是十四阿哥还与老八若即若离,互为依靠却又勾心斗角。唯独四阿哥胤禛不依不靠,慎独正行,特别是在追缴赃款,惩治贪腐之事上大义凛然,唱红打黑毫不手软。如此,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封疆大吏,以至于当时的官场上给他起了个“活阎王”的绰号,其若不是“皇二代”,恐怕早就被人黑掉了。
深切地体察了诸皇子的优劣,康熙帝内心已将接替大位的人选锁定在四阿哥与十四阿哥两人身上,只是迟迟难以最后定夺。于是,他向桐城派的学术领袖,当时以布衣身份在上书房行走,亦师亦友的方苞先生求教:诸子皆佳,惟四子与十四子甚慰朕心。然,何人可继大统,朕殊难决断,望先生一言以决。
方苞不愧是大学问家,他不正面回答,却用比喻说理道:此乃皇上家事,臣本不该置喙。然,皇家无私事,家事即国事。故,臣有二法可为圣上决疑——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作料无不取决于掌厨之人。当下火头已弱,味淡无盐,亟需能够旺火且敢于下重料之人也,此其一。其二,选皇子立一国之君,除其本人外,尚可注重皇孙,若皇孙天纵英明,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
听完这话,康熙帝以手加额,庆幸道:吾得之矣!
他“得之矣”,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自然是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已经生了聪明能干儿子弘历(即以后的乾隆皇帝)的四阿哥胤禛了。接下来,康熙帝在生命之火熄灭前极短的时间内,以超人的胆识和政治智慧,电闪雷鸣地作出了一系列决策。
——不是将以往的亲信安插进重要部门,也没有把一些军官晋封为上将军,而是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抓捕了几个与“八贤王”勾勾搭搭的封疆大吏,罢免了政府各部中趋炎附势、卖身投靠八阿哥的一些官员。这就在无形之中剪除了胤禩的羽翼,为胤禛的顺利接班扫平了道路。
——同样是在毫无征兆和毫无理由的情况下,一道谕旨,便基本上将各省督抚、乃至于包括上书房大臣马齐,张廷玉在内的能员大吏统统官降一级。正当朝野对此议论纷纷,迷糊不解,甚至是以为皇上是不是临终前神经错乱,乱发政令时,具有大智慧的明眼人已经看出,老皇帝这是为新皇登基后能够及时地加恩于众臣,收取人心而采取的逆向手段,这样的心思真可谓殚精竭虑,用心良苦!
——明明知道步军统领衙门主官(俗称“九门提督”)隆科多是八阿哥的党羽,康熙帝却秘密地同时发给他两道诏书。
第一道诏书:步军统领隆科多勤劳政事,功勋卓着,着即简拔为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并由该大臣负宣读传位诏书之责……
第二道诏书:步军统领隆科多依附权贵,矫诏乱命,着即褫夺本兼各职,立即赐死!本诏书留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处,遇变开读……
这样两道内容完全相反,一道能使人鸡犬升天、位极人臣,一道可令人突遭横祸,立下地狱的诏书同时颁发给一个人的事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但却收到了奇效。此奇效在于: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和同样是巨大的威胁面前,很少有人会选择后者,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这就硬生生地将“八贤王”阵营中的一个铁杆干将拉了出来,并且还得叫你死心塌地地为新皇帝所用。更因为隆科多掌握着京师防务的军权,一旦他不得不尽心竭力地拥戴新皇帝时,其他人想利用军队搞政变、逼宫等等的预案则必然全部化作泡影。
——弥留之前,趁着那短暂的清醒,康熙帝密招胤禛进宫,把铸有“如朕亲临”四个大字的金牌令箭交给他,并嘱咐:凭此令即刻解禁十三阿哥胤祥,由他执令箭掌管兵部。
这又是浓墨重彩的惊天一笔!谁都知道,十三阿哥胤祥不仅知兵、且长期与“丘八”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在军队中有极好的人脉。而且,胤祥少年丧母,一直是四哥胤禛对他呵护有加,他两人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弟兄关系,而是生死与共的政治同盟。所以,此时由他来执掌兵权,除了能够保证胤禛顺利接班之外,对于以后新政的施行又奠定了一块牢固的基石。
——在所有皇子中,康熙帝最疼爱有加的是十四阿哥胤禵,此时,他作为统兵大将正在甘肃指挥平乱。按照一般的做法,父亲将死,肯定会把最喜欢的儿子召回来做最后的诀别而以尽人伦。事实上十四阿哥也多次以此为借口要求返京一探虚实——谁不想为自己能够登上大宝而努力呢!但是,康熙帝却向他发出了“无圣旨不得擅自回京”的诏令,当然,这里所说的“圣旨”既包括老皇帝的也包括新皇帝的——为了政权的顺利交接,康熙帝忍痛割爱,谁能做到!
读史至此,令人唏嘘不已——立心为公,一心为国,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摒弃个人喜恶来选择接班人,惟有这样的人方可称为大政治家,真正的领袖。
创造一切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条件为后任接班铺平道路,而不是贪恋自己的身名,预伏日后可用的棋子,甚至是为了保证各种利益讨价还价,是明君与昏君的根本区别。
放眼“康乾盛世”的前前后后,又有几个君王和混迹于政坛的政客能做到如康熙皇帝一般的可歌可泣?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吴伟业:明末清初的诗坛巨擘与时代见证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是一个跨越朝代的文化符号。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卒于清康熙十年,一生历经明末动荡、清初易代,...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8 钮祜禄氏: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与满洲权贵的政治棋局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钮祜禄氏占据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她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后宫之主。这位出身显赫的满洲贵女,在政治联姻的浪潮中登上...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5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权谋棋局:明珠毁卷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在康熙年间的权力场中,一场科考舞弊案撕开了朝堂派系斗争的帷幕。当明珠随手将高士奇的考卷划上墨痕时,这不仅是个人恩怨的宣泄,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布局。透过历史档...
康熙的儿子们 高士奇 2025-08-28 德妃偏爱十四阿哥之谜:血缘与情感的错位博弈在清朝康熙朝的宫廷中,德妃乌雅氏作为雍正帝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生母,却对两位亲生儿子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对十四阿哥宠爱有加,却对四阿哥胤禛冷淡疏离。这种矛盾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27 与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权力、情感与礼制的交织清景陵,这座埋葬着康熙帝的庞大陵寝,不仅见证了清朝盛世的辉煌,更因五位女性的陪葬而成为历史研究的焦点。在“皇后独享合葬权”的礼制传统下,康熙帝的景陵却打破了常规...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