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想传位给侄子武三思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入宫之前,他的杨氏忍不住哭泣,感叹女儿苦命,要进入皇宫那勾心斗角的地方。可是,武则天却反驳地说道:
“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听到这样一番话后,她的母亲是分震惊,也以为着武则天不凡人生的开始。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闻武则天“容止美”,便召武则天入宫。当时,唐太宗看到武则天的颜值后惊为天人,还赐号“武媚”,不过,这也是武则天与李世民的全部。
此后,唐太宗几乎未宠幸过武则天,11年后李世民去世,武则天还依然是最初的那个才人,而且还因为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被迫进入感业寺为尼。
十二年的才人生活,让武则天看透了宫廷生活,感业寺一年的青灯古佛,也让武则天有了权力之心。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武则天曾与李治暗生情愫,但因为李世民活着,这段感情只能被隐藏。
永徽元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一年后,李治到感业寺为李世民进香时,巧遇武则天。一番互诉衷肠后,李治便将怀有身孕的武则天纳入宫中。
后来,武则天顺利生下儿子李弘,地位直线上升。她先是被封为了二品昭仪,而后又靠着手段铲除了最大的绊脚石——王皇后。根据历史的记载,武则天亲手杀了亲女儿、陷害王皇后。
李治大怒,进而产生了“废王立武“的打算,几年后王皇后被废除,武则天顺利地成为了大唐的皇后。不过,这并不是武则天野心的终点,只是他的一个开始。
一步步走上皇后的武则天并不满足,她开始将手伸到了朝堂,而李治对武则天的能力十分肯定,便让她处理朝政一事,这使得武则天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李治去世,武则天的儿子登基,大权一直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载初元年九月,武则天干脆自己称帝,以67岁高龄登上帝位,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皇帝。
回看武则天的登基方式,虽然不够光彩,但他的政治成就是无法否认的,政治上除时弊、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使得不少寒门子弟有了出路。
经济上,轻销薄赋,发展生产;军事上,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后人评价她颇有贞观遗风。不过,人生晚年,女皇武则天也陷入了一场尴尬的局面中,那就是立谁为储君。
按照祖宗制度,武则天应该立自己的儿子李显为皇帝,但她的内心也倾向于立侄子武三思为继承者。对于皇位的继承,武周朝堂之人也无法给出答案,毕竟擅自发言可是要掉脑袋的。
在满朝文武都没给自己最合适的答复时,武则天想到了一个人,他是武周时期最有能力的臣子,而他绝对能够给武则天答案,这个人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爱恨纠葛
公元697年秋,距离武则天登基已经过去了7年,洛阳城中秋叶纷纷飘落、堆积成山。狄仁杰再次拜相,受到了武则天的器重,这位老臣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今到底是该憎恨武后。
在此之前,狄仁杰因受武则天的处罚,被关押在了监牢之中。如今,能用到自己了,又放了出来,他自己也不知道要不要原谅武则天,但为了江山社稷,他还是选择了妥协。
国家重担在身,狄仁杰也不再推脱,他重新接起了原本就背负着的担子。当时,武周王朝虽然在武则天的领导下欣欣向荣,但依旧暗藏危机,尤其是政权交替。
朝野的老臣们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但却不敢言语,狄仁杰重新回到武则天的政治核心圈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改变武则天动不动就上重刑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减免了酷吏刑罚的产生。
不计前嫌献计策,狄仁杰一句话拯救了大唐江山
不得不说狄仁杰很了不起,几番劝诫之后,他撬动了武则天的嘴巴,改变了当时的政治危局。随即,狄仁杰又提出了各种稳定朝局的办法,武则天也都是一一采纳。
一时间,狄仁杰对女皇这种改变也摸不着头脑,毕竟以往的武则天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其实,对于狄仁杰的建议武则天能够满足,一方面是因为狄仁杰提出的政策确实不错,另一方面也是有求与他。
如上述所言,此前武则天曾惩罚过狄仁杰,为了让他不计前嫌,只能先给一些甜头,同时也测验一下狄仁杰的爱国之心是否忠诚。几番确认下,狄仁杰确实是一心为国。
武则天便将自己无法决断的事情交给了狄仁杰,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当他说出自己的天子人选时,狄仁杰先是分析了武则天面临的窘境,随即又思考了一番,便回复了一句话。
狄仁杰只对武则天说了七个字:“侄子不如儿子亲”,意思就是说,侄子再怎么亲,多年后都会变得生疏,但儿子再怎么生疏,依然有着血缘关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狄仁杰的意思就是让武则天立儿子为皇帝,他的这句话也让武则天安下了心来,坚定了选取自己儿子作为太子的想法。后来,武则天力排众难,把李显推到了台前,并不断辅助自己的孩子,让他能够成了一名合格的皇帝。
后来,发生的事情皆证明了武则天的做法是正确的,首先李显有能力治国,而且他继位后也没有否定自己母亲的功绩,清算母亲以往的行为,反而还把母亲写进了历史书中。
清朝建立后,对明朝的历史进行了有关的“黑化”,使得现代许多人对明朝的历史有芥蒂。反观武则天,许多人认为她是千古女帝,史学家们还认为她有贞观遗风。
这样积极的一面,离不开儿子李显对她的塑造,可以说,如果武则天不选择李显,那么后世能否在史书之中得知武周、武则天都还待商榷。
不得不说,武则天采用狄仁杰的建议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武周的历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唐朝宰相朱敬则(635—709年)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与史学家,其家族渊源在历史记载中呈现出多元线索。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新安朱氏宗谱》等史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武则天与李义府:权力棋局中的复杂关系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始终是历史学者与爱好者热衷探讨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精明的政治手腕著称;而李义府则以“笑里藏刀”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李治为何允许“二圣临朝”: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必然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 唐朝娄师德家族的兴衰沉浮:家风传承与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抉择作为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名相兼名将,娄师德以"唾面自干"的雅量与"八战八捷"的军功闻名史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武则天:明君与昏君的双重镜像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武则天以唯一正统女皇帝的身份,在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裂痕。她既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先驱者,也是权力场中冷酷的博弈者;既开创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李治为何不保护萧淑妃:权力、性格与宫廷权谋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后宫争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朝堂。其中,萧淑妃从“宠冠六宫”到被武则天制为“骨醉”的悲剧,不仅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暴露了李治作为帝王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3 武则天为何诛杀李贤: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血色悲剧公元684年,巴州城外,29岁的李贤在绝望中写下《黄台瓜辞》后悬梁自尽。这位曾三次监国、主持注解《后汉书》的太子,最终沦为母亲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牺牲品。这场母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贤 2025-09-02 权力漩涡中的忠臣悲歌:李昭德之死因探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李昭德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刚直敢言、制衡酷吏著称,却最终与来俊臣等酷吏同日被斩,其结局令朝野震惊。一、政治斗争:酷吏集团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8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吉顼:在政治漩涡中陨落的智者在唐朝武周时期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吉顼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出众的才智与果敢的行动力,在复杂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心腹大臣。然而,最终他...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