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胜,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力敌林冲、秦明两人也不过渐落下风。之后呼延灼用诈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圭,单廷圭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人物介绍
人物出身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嫡系子孙,长相与祖上关羽颇为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大刀。他虽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却仅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

征剿水泊
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时,太师蔡京召集枢密院官员,商议出兵救援。步司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与关胜有旧交,趁机向蔡京推荐关胜,称其有“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若拜为上将,必可“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蔡京便命宣赞前往蒲东,礼请关胜。关胜遂收拾刀马盔甲,带同结义兄弟郝思文,随宣赞赴京。
蔡京见关胜一表人才,对他非常赏识,并询问对敌之策。关胜认为“若救北京,虚劳神力”,建议直取梁山,行围魏救赵之计。蔡京遂调拨一万五千精锐兵马,任命关胜为领兵指挥使,并以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让三人征讨梁山泊。 关胜分兵三路,攻打梁山寨栅。戴宗奉命赶赴大名府,请宋江、吴用回军梁山,以解山寨之难。
水军头领张横立功心切,不顾张顺劝阻,率二三百人去劫关胜营寨,结果被关胜部下探知。关胜设下伏兵,将张横等人全部俘获。张顺与阮氏三雄前来搭救,又中了关胜的埋伏,溃败而走。阮小二、阮小五、张顺被李俊救回,阮小七则被官军活捉。关胜将张横、阮小七打入陷车,准备捉了宋江后一并解上京师。
归顺梁山
宋江回抵梁山后,在山下与关胜对阵,并对众将盛赞关胜“将军英雄,名不虚传”。关胜独战林冲、秦明,渐渐有所不敌。宋江爱惜人才,不忍伤害关胜,下令鸣金收兵。后来,呼延灼诈降关胜,诱关胜劫寨,将他引入埋伏。
宝力高饰演的关胜关胜被梁山军用挠钩活捉,宣赞、郝思文也相继被擒。宋江亲解其缚,拜倒请罪。呼延灼也赔礼不已。关胜见宋江等人义气深重,遂与宣赞、郝思文一同投降梁山。
二打大名府时,关胜担任前部先锋,在飞虎峪与索超交战,不到十合便将索超杀得“斧怯”。李成出阵夹攻,宣赞、郝思文也都上前助战,五人陷入混战。宋江趁机驱军掩杀,大败官军。 三打大名府时,吴用调拨八路军马。关胜与宣赞、郝思文隶属第三路。
大名府之战后,蔡京又调凌州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征讨梁山泊。关胜与单魏二人有旧,便请缨前去抵挡。他与单廷圭交战二十余合,诈败逃走,诱单廷圭追赶,用拖刀计将其打落马下,单廷圭遂降。次日再战,关胜被魏定国的神火兵杀败,退军四十里。魏定国正欲回城,却得知凌州已被李逵、鲍旭攻陷,只得逃往中陵县。关胜又与单廷圭同入中陵县,劝降魏定国。
大聚义
攻打东昌府时,关胜迎战张清,救回朱仝、雷横,却被张清的飞石打中刀口。他无心恋战,勒马退回。
梁山排座次时,关胜排第五位,星号天勇星,位居马军五虎将之首,并与徐宁、宣赞、郝思文同守正东旱寨。
元夜闹花灯时,关胜与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一同带兵杀至东京城外,与官军对峙,接应宋江等人回山。
两赢童贯时,关胜担任左军大将,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东方。 后参与十面埋伏阵,与秦明一同伏击童贯。

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南征北战,在征四寇的战争中累立战功。
征讨辽国时,关胜杀败副统军贺重宝。 后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土星阵,与花荣、张清合力杀死都统军兀颜光。
征讨田虎时,关胜与公孙胜、呼延灼一同镇守卫州。 他单骑前往抱犊山,收降唐斌、文仲容、崔埜。 后又率军驰援榆社县,与索超等人内外夹攻,杀死北将房学度。
征讨王庆时,关胜率秦明、杨志等九位将领屯驻宛州之东,大败安昌、义阳等处援军,擒斩贼将柏仁、张怡。 而在简本水浒中,关胜还曾斩杀梁州守将吴炎、红桃山守将景臣豹。
征讨方腊时,关胜率军收复丹徒县,交战十四五合便斩杀元帅邢政,又在常州刀劈守将钱振鹏。 他多次与南离大元帅石宝交战,最终在乌龙岭将其逼死。 睦州之战时,关胜在樊瑞的法术协助下,斩杀魔君郑彪。
人物结局
江南平定后,关胜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他在北京操练军马,深得军心,后因酒醉,失足落马,得病身亡。
而在钟伯敬评本中,关胜的结局则是“后来刘豫欲降兀术,关胜执义不从,竟为所害”。
人物外貌
书中外貌描写:
蔡京看了关胜,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出处考究
姓名出处
南宋初年,济南有骁将关胜,金军南侵时屡次出城拒战。知府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害关胜,投降金军。《金史》、《宋史》都曾有记载。 小说《水浒传》中的关胜或有糅合其形象,钟伯敬评本中便将刘豫部下关胜与水浒关胜合二为一。 清代陈忱也将这段故事加以演义,写入《水浒后传》。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关胜(或作关必胜)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关胜亦在其中,赞言为“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乃其后昆”。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南宋江湖中,一位布衣文人以诗、书、乐三绝惊艳世人。他未入仕途,却以“清空骚雅”的词风重塑婉约派审美;他漂泊半生,却在琴弦与笔墨间构建起超越时代的艺术宇宙。姜夔(...
宋江 2025-10-27 毒酒入喉时:李逵临终二十二字遗言,撕开宋江的“忠义”假面在《水浒传》的结局里,梁山好汉的命运如飘零的残叶,而李逵之死堪称最悲怆的注脚。当宋江将毒酒递至他手中时,这位一生以“哥哥”为天的莽汉,用二十二字遗言道尽愚忠的荒...
李逵 宋江 2025-10-20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孤光自照:赵师秀七绝中的清瘦诗心与江湖禅意南宋江湖诗派中,赵师秀以“永嘉四灵”之冠的身份,用七言绝句的短小篇幅,在宋诗的宏大叙事中凿出一方清幽天地。他的七绝作品,既无江西诗派的典故堆砌,亦无西昆体的雕琢...
宋江 2025-09-10 方腊之战:梁山好汉的悲壮谢幕在《水浒传》的宏大叙事中,方腊起义与梁山好汉的交锋堪称全书最惨烈的篇章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宋江集团的命运轨迹,更以惊人的伤亡数字震撼读者——方腊军共造成梁山...
宋江 2025-08-25 宋江起义:北宋末年农民反抗的烽火与历史回响北宋宣和年间,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大地笼罩在深重的社会危机中。土地兼并加剧、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频发,迫使大量流民涌入梁山泊水网地带。公元1119年,以宋江为...
宋江 2025-08-22 叶绍翁最著名的五首诗:江南风物中的文人雅趣与人生哲思南宋江湖诗派代表诗人叶绍翁,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江南风物,在七言绝句中注入理趣与哲思。其诗作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又暗含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下五首诗作,...
宋江 2025-08-07 宋江怒杀杜迁:梁山权力暗战中的牺牲品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宋江以“及时雨”之名广结豪杰,却鲜有人知这位“忠义双全”的梁山之主,曾亲手制造过一起震撼水泊的命案——怒杀杜迁。这位梁山元老级头领的陨...
宋江 2025-06-30 铁扇子宋清:梁山好汉中的隐锋与后勤基石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宋清以“铁扇子”的绰号位列七十二地煞,虽未如兄长宋江般名震江湖,亦无林冲、武松般的武勇传奇,但其绰号背后的隐喻却揭示了梁山生态中不可或...
武松 宋江 2025-06-25 梁山恨意录:盘点十位与宋江恩怨最深的好汉在梁山聚义厅的忠义堂前,“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宋江以“及时雨”之名聚拢了108位好汉。然而,当招安的诏书取代了反叛的檄文,当兄弟情谊让位于政治博弈,梁山内部的...
宋江 2025-06-2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