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旦,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司马光之兄。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
沈括在北宋时期是非常出名的,他的能力非常的超群,从小到大就是个喜欢多看多思考的孩子,并且一直都博览群书,文采出众。也因此不仅被我国人民所推崇,就连西方国家也有不少人非常仰慕沈括。对于沈括被西方人称为什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司马光这个人,司马光这个人很有本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出名,他最有名的事迹是司马光砸缸,这一展现出司马光的聪明,他的这个故事,我们从小时候都开始学习,但是却从未学习过他卖马的故事。两
《图画歌》为宋代沈括所著,共有五百六十六字,乃是一首七言题画诗;此诗不仅语言精练,而且视角独到,论及画师五十余人,评其画作,如数家珍。《图画歌》原文画中最妙言山水,摩皓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
司马光退居洛阳后,和文彦博、富弼等十三人,仰慕白居易九老会的旧事,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称为“洛阳耆英会”,让闽人郑奂在其
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了解过和司马光相关的故事了。那个临危不乱,砸缸救人的孩子,就是司马光。想必大家当时,关于这篇文章还有些映像。对于当时小小年纪的司马光,大家有想过长大之后的他,是否依旧机智聪慧呢
毕昇的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毕昇在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在胶泥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
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于《宋史》。故事简介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
《雁荡山》出自《梦溪笔谈·雁荡山》(第四三三条)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巡视温州,曾到雁荡山做了实地考察。他对雁荡山的地貌特点做了精心观察,并联系黄土高原的地形做了类比分析,正确推断出雁荡山的
司马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司马光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茔地位于右翼,禅院列于左翼,碑楼在最前方。司马光墓碑楼高大,壮观,内有“司马温国
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家双绝“两司马”,留下一部300多万字的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被后世称为“帝王教科书”的《资治通鉴》,历史上诸多的冲突与整合、光荣与阴谋、圣洁与腐败,都在卷中徐徐展开。到了晚年,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
北宋司马光的哲学著作。仿汉代扬雄的《太玄》而作,共1卷,元祐元年(1086)书将成而先卒。司马光自己的文集中无一字提及《潜虚》,苏轼所作《司马温公行状》罗列了司马光一生的著述,也未提到此书。只是到了南宋
说起水浒,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家都知道,这里面讲的是以宋江为首的绿林英雄聚义起事的故事。当然这本书最吸引人的不只是宋江,而是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比如书里一开始说到的林冲,仅他身上就留下了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还有火拼王伦,以及
这首五言古诗司马光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的时期。一个春日的晚上,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日早晨(诘
《谏院题名记》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于嘉祐八年(106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散文叙述了谏官的来历,阐明了谏官的责任和应具备的品德以及谏官石刻的由来,告诫谏官们要恪尽职守。全文结构简短,层次鲜明,笔锋犀利。《
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是从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司马光在洛阳经营“独乐园”,却不甚注重其繁琐家务,专意编写《资治通鉴》。僮仆偷懒以致庭草茂盛
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就是在洛阳时写的。《客中初夏》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沈括的轶事典
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亦是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磁子午圈同地理子午圈的夹角。因指南针、磁罗盘是测定磁偏角最简单的装置,所以磁偏角的发现和测定的历史也很早。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
《训俭示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散文作品,为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文章先写司马光自己年轻时不喜华靡,注重节俭,现身说法,语语真切。接着写近世风俗趋向奢侈靡费,讲究排场
梦溪园,位于镇江市梦溪园巷21号,是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并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地方。梦溪园在镇江市区东面,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住处,在这里他完成了不朽的著作《梦溪笔谈》。梦溪园占地十多亩
《涑水纪闻》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创作的笔记集,又名“涑水记闻”,中华书局、上海书店均曾出版。创作背景一说,司马光编完《资治通鉴》后,因《资治通鉴》止于北宋建国前,仍打算再写一部《资治通鉴后纪》,把北宋开
天圣九年(1031年),沈括出身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祖父曾任大理寺丞,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自幼好学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
《资治通鉴》是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
沈括(1032-1096),生于北宋中期,浙江钱塘人。他一生知识渊博,博学善文,仕途之余从事著述和科学研究,精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在音乐、艺术、文学、史学、医药、律历等方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协修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