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退居洛阳后,和文彦博、富弼等十三人,仰慕白居易九老会的旧事,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称为“洛阳耆英会”,让闽人郑奂在其中画像。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元丰年间,富弼与王安石不和,称疾辞官。神宗批准后,他回到老家洛阳赋闲。
元丰五年(1082年),富弼和他的好朋友文彦博商量,两人打算组织一些在洛阳的"老领导",搞个聚会。
聚会采取轮流坐庄,主要目的是喝酒聊天、联络感情,进一步丰富"退休生活"。
于是,两人分头张罗,一共邀约了13个人参加聚会。
这13人中,年纪最大的是富弼79岁,其次是他的老朋友文彦博77岁。年纪最小的是司马光,他当时仍有官职在身,职务是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这是个闲职,没有具体的事务。
他当时正在洛阳编写《资治通鉴》。他们这些人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守旧派,他们政见一致,趣味相投,能诗能文,聊起天来有共同话题。他们仿效唐代白居易的"香山九老会",取名"洛阳耆英会"。
按理来说,一群老人喝酒聚会,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是,中国文人很浪漫、很风雅。
他们都要把聚会赋予独特的含义,在那样的场合,最适合发挥文人的才情。比如白居易时代的"香山九老会",再远一些的"兰亭聚会"。
"兰亭聚会"产生了《兰亭集序》,"香山九老会"则留下了《香山九老图》。同样,"洛阳耆英会"则为后人留下两件东西,一个是司马光执笔撰写的《洛阳耆英会序》,另一个是《会约》。
《洛阳耆英会序》是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是书法中的瑰宝。而《会约》则是对聚会的一个具体规定,共八条,全文如下:
一、序齿不序官;
二、为具务简素;
三、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二十器;
四、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
五、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
六、召客共用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
七、会日早赴,不待速;
八、右有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
《会约》虽然是文言,但是意思浅显明白,逐条翻译的话,大致就是:
一、聚会时按照年龄长幼排序,而不以职务高低;
二、聚会用餐不讲排场,简洁、素净即可;
三、聚餐时,主菜不超过5种,至于佐酒的果脯、肉酱之类,总数不得超过20碟;
四、饮酒自便,喝多喝少全凭意愿,东道主不劝酒,宾客也无须勉强;
五、酒倘未喝完,桌上菜肴却已一扫而光,可补充一些菜羹;
六、为节约纸张,只用一张通知单,主人派人逐家传递,客人能否出席,签注即可;
七、聚餐之日,客人要按时出席,不等不催;
八、上述规定,违反一条,即罚酒一大杯。
从这则《会约》的内容看,他们这群人虽然都是曾经的高官、国家的栋梁,但是都比较务实,这八条约定也很有操作性,既能减少铺张浪费,也能杜绝竞奢斗富,
让坐庄的主人没有压力和负担,客人也绝无轻视和鄙薄,保证聚会能优游自如。这是保证聚会能够持续举办的重要原因。
现在不确定聚会一共举办了多少场,但是我想一轮肯定是轮完了的,那就是13场了。对于一群赋闲在家的"老领导"来说,这是很难得的。
这次聚会之所以在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1085年(元丰八年)司马光被重新起用,身居宰相要职,很多守旧派大臣被陆续启用。这对于守旧派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耀。
于是,"耆英会"便借着这场政治的东风,在当时的士大夫中间传为美谈,称颂不已。
元代剧坛的秋风中,白朴以一曲《梧桐雨》将盛唐的繁华与衰败凝固成永恒的戏剧意象。这部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的杂剧,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 2025-08-04 白居易与关盼盼:一场跨越生死的诗情悲剧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白居易以《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代表。然而,这位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理念的诗人,却因一首诗卷入...
白居易 2025-07-22 刘安世与仆论变法: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上官尚光:被“司马光砸缸”光芒掩盖的宋代风云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种种原因,其光芒被同时代的巨星所掩盖,上官尚光便是其中之一。他虽与司马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自身也有着不俗的成就,但如今人们对他...
司马光砸缸 2025-04-21 资治通鉴:孩子成长路上的智慧明灯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资治通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这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司马光砸缸 2025-04-16 拨开迷雾: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谣言真相在历史长河中,白居易与元稹作为唐代文坛的双子星,其深厚的友谊与卓越的文学成就备受瞩目。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传着二人“换小妾”的离奇说法,这一谣言不仅损害了两位...
白居易 2025-04-07 白居易宰相弟弟之殇:为何背负千古骂名?在唐代文坛,白居易以其深邃的诗意和关怀民生的情怀,赢得了“诗魔”的美誉。然而,他的堂弟白敏中,虽然也曾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甚至官至宰相,却背负着千古骂名。那么,白...
白居易 白敏 2025-03-25 唐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李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而著称。在这一时期,不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男性诗人的辉煌成就,女性诗人也以其独特的才情...
李白 白居易 2025-03-10 苏轼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探因及变法弊端分析在中国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然而,这次变法却遭到了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那么,他们为何会持反对立场?王安石变法又存在哪些弊...
司马光砸缸 苏轼 2025-03-04 白居易为何敢在李隆基逝世后不久创作长恨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历史背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以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核心,通过丰富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2-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