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
司马光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是酷爱历史著作。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回到邻居家去玩,恰巧赶上那家的大人正在给孩子们讲书。
司马光站在一旁安静地听,不知不觉听得入神。回家以后,司马光兴冲冲地把自己听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大人们夸奖他能懂得书的大略意旨。
从此,司马光对读书就来了劲头,他最先阅读的史书就是那天他听过的《左氏春秋》。
司马光虽然喜欢读书,理解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记忆力远不如他的兄弟们。古时候读书非常注重背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领会写作的技巧。家中请来的老师也要求司马光他们背诵。
司马光的兄弟们只需要背诵一二遍就会了,可是司马光往往需要背上十多遍。
又要多读,又要熟读,司马光就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花在读书上。
但他毕竟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免不了有读书困倦的时候。怎么办呢?他想起战国时期“锥刺股”的苏秦,又想到东汉“头悬梁”的孙敬。
在刻苦读书的精神上,司马光觉得苏秦、孙敬的榜样是可贵的,值得效法。但是他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很深,想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他又不愿采用苏秦、孙敬的苦读方式
在一天的午饭后,司马光没有像往日那样忙着读书。他到柴房找来锯子和砍柴刀,精心挑选几段圆木,每段圆木的直径都有碗口那么粗细。
他把这些都拿到院子里,然后在大树荫下摆上凳子,开始干起“木匠”活。他把圆木外表的树皮用砍柴刀剥掉,长一块、短一块的树皮剥了一地,总算把圆木外表弄的光滑些了。他擦了擦头上的汗,又开始用锯来锯圆木。
尽管他事先挑选过一遍,但还是有几段圆木不理想,遇到有树突的地方就锯不下去,再加上他没干过这种活,拉锯很费劲,而且用力不均匀,弄断了不少锯条,人也累得大汗淋漓。但他到底把一段圆木截短了,像枕头那样长短的一段。
司马光做了一个木枕头。这是他动脑筋想出来的一个办法:夜间若是困倦了,枕着这段木枕头就睡不安稳,睡一小会儿就会感到不舒服。
若想抬起头来换个部位再睡,圆木枕头就会滚动……枕这样令人不舒服的枕头,就等于随时提醒司马光赶快起来读书。
这只木枕头伴随司马光许多年,他自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由于司马光勤奋攻读,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他20岁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后来又用19年时间主编了《资治通鉴》。
西汉末年,权臣与外戚的博弈中,孔子第十四世孙孔光以刚正不阿的品格成为朝堂焦点。这位历经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三朝的丞相,因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与傅太后产生根本分歧,...
孔子 2025-10-09 孔庙有薛瑄吗?——从祀孔庙的明代第一廉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历代儒家学者精神传承的象征。从祀孔庙的先哲先儒,需经严格遴选,代表着一个时代思想与道德的最高成就。在明代,有这样一位...
孔子 2025-09-19 王守仁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多维成就解析“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被后世誉为“真三不朽圣人”。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思想影响远播...
王守仁 孔子 2025-09-15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