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特立独行,不移情别恋,对待张皇后始终如一
明孝宗生前共生过两个儿子,由于第二子朱厚炜早夭折,所以明孝宗将朱厚照视若珍宝,于是在总星捧月呵护下,荒废了学业,非常贪玩爱耍各种游戏。由于明孝宗英明早逝,所以朱厚照早早继承帝位,贪玩的性格不但没有收敛,还将玩的范围扩大至皇宫外,导致朝政荒废,奸人把持朝纲,并且纵情女色,所以短命而亡。
论谁做皇帝更英明,显然是朱祁钰,只是后来囚禁太子一事将其名声玷污了,登基做皇帝是在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兵力丧尽情况下打败了瓦刺军队,可以说政治军事能力是朱祁镇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位时候,重用贤才,支持于谦反对南迁,挽狂澜于即道,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并且积极进行战后重建,为大明的迅速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实是一位贤君。
朱厚照朱厚照,生于1491年,卒于1521年,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正德。自小聪明机敏,善骑术和射箭,登基后,宠信宦官,并将奏章付与宦官刘瑾,导致宦官恣意妄为,本就潜伏着社会严重经济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民不聊生,农民暴动反抗不断。明武宗听不进大臣忠言,一味偏信宦官之言,疏离朝政,最后生病变早亡。
朱厚熜继承其位。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税等,开创了“嘉靖中兴”局面,为后张居正改革等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其执政后期,迷信道教,不理朝政激起了民怒。公元1567年,于乾清宫西去。
朱翊钧没日没夜的饮酒作乐,使得影响持久的“国本之争”出现,为了避免祸及自身,索性不理朝政、不批、不讲,于公元1589年朝中内阁“人滞于官”。朱翊钧不但恋声色,还贪财,张居正死后,还查抄了其家产,并且四处搜刮民财。
在公元1582年,万历皇帝册封王氏为恭妃,从此改变了王氏的身份地位,并将其所生之子定位神宗长子,取名朱常洛。公元1620年,明神宗西去,朱常洛登位,即就是泰昌帝,但是在位居然不到一月就暴毙。
朱翊钧,生于公元1563年,卒于公元1620年,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10岁即位,号为“万历皇帝”,在位时长48年,是整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内阁首辅张居正监督下,朱翊钧性格上有所收敛,张居正死后,开始荒淫无道,疏于朝政,国家机器也停止运转。
孝恪皇后,明世宗嘉靖帝经采选入宫,得到了嘉靖帝宠爱,这时年龄大概十四至十八之间。嘉靖十年被封后妃,列为当时九嫔左后一位。待五年后,晋升为康妃。公元1537年,其子明穆宗出生。嘉靖三十三年,康嫔妃去世。
“秦淮八艳”,虽然身为青楼女子,但是个个清白于一身,没有沾上世俗污尘,她们没有以貌托身与富贵公子,而是靠着高超的技艺养活自己。
朱由校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性格,并不完全是他的错,他的父母生下他,尽管也安排了先生教他,但自己却整天忙着争权夺势,没有亲自教育他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 不过他的政绩虽然特烂,可他的木匠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他把这些木匠心思放在朝政上的话,说不定明朝还可能再续几年。
木匠皇帝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一登基就要娶自己的奶娘?年仅16岁的朱由校当上了皇帝。难以理解的是,这个人上台后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娶了他的奶妈。朱由校想成为克什女王,但是他遭到了所有朝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克石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成为女王真的很难。此外,克石比朱由校大18岁,也是他的护士。这个人的念头真的不符合实际。看着所有部长的不从,朱由校不得不妥协,最终将护士柯西封为神圣的女士。
孝惠皇后(15世纪?-1522年)邵氏,明宪宗朱见深贵妃,明世宗朱厚熜的祖母,杭州昌化人。父为邵林。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寿安太后。十一月逝世,世宗本来想在第二年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说道:“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还是葬入茂陵。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别祀奉慈殿。嘉靖七年七月,改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太皇太后。嘉靖十五年迁主陵殿,称皇后,与孝肃周太后、孝穆纪太后一样。终谥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后
吴废后(?-1509年),北直隶顺天(今北京)人,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废后。天顺八年(1464年)七月立为皇后,仅一个月后就蒙冤被废。史称“吴废后”。明孝宗在冷宫出生后,吴氏曾偷偷抚养过几年。孝宗即位念及吴氏的恩情,命服膳皆如母后礼。正德四年(1509年)吴氏逝世。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力持不可,以妃礼下葬,无谥号。
汪皇后(1427年-1506年),亦称“汪废后”,北直隶顺天(今北京)人,明代宗朱祁钰的结发妻。性格正直刚烈,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后,降景帝为郕王,汪氏复称郕王妃。郕王朱祁钰去世后,经英宗同意,汪氏免除殉葬,从宫中迁至郕王府,寿八十而终。明武宗时尊谥“贞惠安和景皇后”,与明代宗朱祁钰合葬景泰陵。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孙氏(?-1462年9月26日),山东邹平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孙皇后与明宣宗朱瞻基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后,册封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逝世,朱祁镇继位为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孙太后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化解了危机。
淳皇后陈氏,生有四子,太祖是老二。其母姓陈,刚怀孕,梦见神授药一丸,放在手掌中闪闪发光,吞服惊醒,口中尚有香气。等到出生时红光满室,此后夜间多次有光射起。邻里望见,惊慌以为着火,奔相救援,赶到后却什么也没有。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四处蔓延,朱世珍、陈氏和长子朱兴隆先后去世。邻人刘继祖让出一片地才得以安葬,此即凤阳陵。
如果吴三桂不病死,会不会将清朝一举覆灭,这个问题一定有不少喜欢历史的朋友思考过。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就算有,我想吴三桂死或不死的下场都一样,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覆灭当时的大清王朝的。只不过自己病死还好一点,若是最后兵败被俘而死,老吴的一生又要多一笔屈辱史了。
吴三桂当时要是有30万精兵,现在说吴三桂便是大周圣祖三桂皇帝,终身击败满清,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准噶尔,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千古一帝!
我们知道,无论是在影视剧形象还是一些史籍资料中,吴三桂反叛清朝,是为了一个叫陈圆圆的著名妓女。在历史记载中,这个陈圆圆是被李自成的一个叫刘宗敏的部下给强行霸占,随后吴三桂怒血冲顶,便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引得清军入关,杀得李自成部队丢盔卸甲,转而李自成也丢掉了江山。
老朽说事今天来跟大家说说清军入关时兵力并不多,当时的吴三桂有多少精兵?清军入关时,吴三桂拥兵大概5万,虽然双方兵力悬殊,但是由于满清对于汉人的打压,吴三桂还有约20万辽民的跟随,拥有约七万的兵源补充,依据宁远还有山海关之险,吴三桂虽然野战上打不过清军,但是据边城之险抵御清军入关还是没问题的,不然也不会在崇祯朝时屡立战功镇守一方。
迎清兵入关使清朝占领天下的吴三桂,在康熙年间再次叛变。三藩起兵后,当时的吴三桂已席卷江南地区,而面对的清廷八旗腐朽堕落不堪,同时,康熙在围剿三藩过程中,战略失误连连,可以说吴三桂面临的形势比较好,但为什么却又最终落败了呢?
说起吴三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毕竟他的形象可是常年累月的被导演编剧们搬上影视舞台,这其中关于吴三桂大家最为熟知的多半是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直遭到大家的质疑。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叛国投敌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像吴三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还真的不多。
都知道吴三桂开关迎清军,但其实山海关不归吴三桂管。那为什么吴三桂能打开山海关呢?这里头的历史原因有些复杂了。吴三桂最初接的是袁崇焕的班,任辽东总兵,率领关宁铁骑跟皇太极干,后来崇祯皇帝急招他入关勤王,结果走班半路就停下来了,这一停就把崇祯的命搭进去了,崇祯一死吴三桂也没必要入关了,就驻兵山海关静观局势。至于为什么吴三桂突然停下不走了,且听我慢慢说。
吴三桂本打算告老还乡,康熙亲批4个字,吴三桂见后立马反了 吴三桂是历史上颇受争议和诟病的历史人物。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军入关,导致华夏三百年为满清蛮夷所征服,无数城池被屠,无数士子被害,一部四库全书,将中华文化割裂肢解。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1] 。
1673年11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掳”口号,起兵反叛清廷。
明末,吴三桂背叛了明王朝,归顺了大清。吴三桂作为清廷的开国功臣,被封为镇守边疆的藩王。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天高皇帝远,他自己居然当上了云南的土皇帝。
吴三桂这个人呐,其实颇具争议性,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评判他。如果站在当初明朝和汉族的角度,他是个卖国贼,叛变明朝,投靠清军,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领着清军入主中原,从此天下成了满族的。但要是站在清朝的角度,他又是个大功臣,只是后来康熙撤藩,他不甘愿,于是又起兵叛变,自立为王,晚年又是个乱臣贼子。作为一个后人来说,以历史的角度去评判他,当时明朝宦官专权,官府残暴,百姓民不聊生,明朝气数已尽,吴三桂带着天下新的明主而来,为百姓谋了福,推进了历史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