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军攻入内地,进入山东和京畿地区,一路烧杀抢掠,将内地抢劫一空,而且一直停留迟迟没有退出山海关。鉴于此,崇祯皇帝于当年四月份派首辅周延儒担任督师,寄希望于周延儒能够斩断清军的退路。然而由于清军的势力强大,八旗的威名让很多
如果袁崇焕没死,明朝能续命更长一点吗?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等罪名,凌迟处死。后世许多人为袁崇焕的死喊冤,认为他功劳远远大于过失。甚至
从目前主流的历史学观点来看,明朝灭亡的标志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然而李自成起初并非一方领袖人物,他最初是从高迎祥的队伍中起步的。而且连“闯王”这个闻名遐迩的称号,也并不是李自成的原创,而是他从高迎祥那里继承得来的。如果拿今天的公司来比喻的话,高迎祥
古代医学不发达,生活条件也艰苦,所以古人的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身处权力巅峰的皇帝,活在驰骋天下的名将,也有活不到三十岁的。因此,在古代寿命长是一种福分,在古人看来是上天护佑。但是凡事总有例外,长寿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反而是一件耻
明十三陵作为明朝时期大部分皇帝的陵园,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明朝共有十三位皇帝都埋在这里,而去过明十三陵的人都会发现,这里除了朱棣的墓碑上面有字之外,其他的十二位皇帝的墓碑上面都是空的,都是“无字碑”。而说起无字碑最出名的还是武则天了,那为什么这十二位皇帝都要给自己建立一个无字碑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关于明朝皇帝御驾亲征的次数,明朝史学家王世贞认为,“天子御甲胄统六师者,自高、文、宣、英、武凡五庙,而出塞者七,平内乱者三”,也就是十次。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因此最后一次平定朱宸濠的叛乱,与明武宗没有什么关系,是被王守仁平定的。即便如此,最后一次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五十三、五十四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槿汐为促成甄嬛回宫,甘愿自我牺牲,入宫找到皇帝身边大太监苏培盛,作其“对食”妻子。这里,就有个问题:对食,是
大明王朝是帝制中国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崇祯皇帝是这个政权最后一位君主,是他将大明王朝送进了历史,结束了朱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奇怪的是,一个将江山弄丢的亡国之君,在过往三百七十年间很
早报讯 (记者张素萍 文/图)“古锡兰国有个奇特的民俗,在给下一代取名时,是把父亲的名字作为儿子的姓,然后再取个名字,由此作为儿子的姓名。
科举考试,决定古代读书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是件很严肃很正经的大事,然而,该项制度虽然很严肃很正经,但如果掌控科举制度的人不严肃不正经,就会让科举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千百年后还留下话
明朝为何打不过清朝?原因竟是这样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
明清两时期文青是如何拍照的?江南名妓自画像曾引追随者无数,相传薛素素年轻时,她的自画像曾传入西南少数名族地区,引得追随着无数,当时的爱慕者曾向人许诺“费金钱无数”也要请薛素素入蜀。在中国传统的画坛中有三种画形成三足鼎立,一是山水画;二是花鸟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永历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要介绍的是明朝灭亡时的一位君王,朱由榔,他出生在1623年在1662年去世了,他是当时明神的孙子,也是当时桂瑞王的儿子,他在他23岁时继承了皇位,他是的年号是永历,他就是后代子孙
朱棣为什么倾尽财力营造北京的紫禁城,其目的何在?1360年朱棣登基,登基之后欲意拔高北平的地位,其实我们从他的做法上来看就能知道,其一,迁发百姓充实北平,自1402年到1405年,朱棣至少有四次下令迁百姓进京。1402年的九月,朱棣下令将山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任谁也逃不脱这个“真香定律”,尤其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据《明史》所载:“明初四大案”后,明朝的开国功勋几乎被朱元璋屠戮殆尽,只余三三两两!“明初四大案”又称“洪武四
对抗倭名将王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汉子妻妾成群,女人为了彰显贤能淑德,看待汉子的小妾们,不单不能妒忌,还要以姐妹相等。但是你可听说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身后的戚夫人王瑛?还慓悍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的故事是怎样的?冯胜是怎么死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
明军北伐,常遇春提议直捣大都,为何被朱元璋喝止,九年后才知高明?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元大都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也就是1267年开始建立,一直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已经被经营了上百年,元大都高大的城墙在二十世纪仍有遗迹可寻,城墙就宽达二十四米,从
明朝中期的吴门画派在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四位著名的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们被称为“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沈周开创的吴门画派与官方画院的院体画不同,属于文人画传统体系,在明朝后期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尤其是在山水画
公元1644年3月16日,闯王李自成已经攻到了北京昌平,大明已经是危在旦夕。此时的崇祯帝已经在紫禁城内着急群臣开始商量对策,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生,甚至还有一些朝臣开始痛哭。不久后,昌平失守的消息传入宫内,大明王国在即。此时群臣面面相觑,场面顿时失控;17日,大明的北京城防军军心涣散下,对李自成的大军已无防御之力,北京城被团团包围。
对朱棣迁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封建王朝中历来选择南京、西安这样的中原核心区域来作为自己的国都,唯有从明朝开始打破了这一惯例。明朝将自己的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放弃了看起来比较成熟的原国都的城市发展,重新开
魏忠贤临死前的遗言,崇祯没有听从,为何明朝早亡?魏忠贤简介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人(今河北沧州肃宁县),我国明朝著名的宦官,早年的时候为了躲避债务而进宫入了宦官,自宫后改名字李进忠。进宫后在王安的保护下,他宫中的地位逐渐成长了起来,出任秉笔太监
朱文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人,都喜欢以少胜多的战役,仿佛这样可以更加体现指挥者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在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数不胜数,像著名的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这些全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所以指挥
你真的了解明朝空印案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偶然发现一件奇怪的现象,来户部交税的官吏身上居然带着盖有印章的空白文册。朱元璋很生气,代表权力的印章怎么能盖在空白文册上,那文册数据岂不是
你真的了解钱谦益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国家存亡之秋,总有一批忠肝义胆之士试图挽救危局,有的人成功了,如于谦、岳飞,有的人失败了,如文天祥、史可法。不论成与败,他们都是可敬之人。可偏偏还有一些人打着忠君爱国的旗号招摇撞骗,国家
明朝男子服饰特点:明朝官服,龙袍,大臣穿着有什么讲究呢?明代官服皇帝穿龙袍,大臣依照等级的不同穿绣着蟒、斗牛、飞鱼等纹饰的宽大袍服,袍子的前后都有象征不同等级纹饰的补子。头上是蓄发绾鬓,带由幞头演变来的乌纱帽,腰里有玉带。市民和商贩、读书人
明朝服饰特点介绍:明朝时代的女装有什么款式呢?相较中华五千年历史,明朝是离我们这个年代较近的一个朝代,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一个酷吏时代,政治十分专制,每个朝代的服饰特点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那么,明朝时代的女装主要有什么款式?明朝女装又有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水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共知,今世多国皆在大至海军,毕竟地球上70%者海,谁有强大之海军则能行洋跨海战斗,今海军最强者吴,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而中国近代海军势不如西,在清朝时,中国向西方列强胜,犹
相传,崇祯皇帝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位长者给了他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有”字。崇祯皇帝拿给大家看,众人都说是大吉大利之兆,主“大有”、“富有天下”之意。后来,有一个会拆字解梦的人告诉他:这个字很不祥,因为“有”字拆开,就是“大不成大,明不成明”,
明朝以前,大部分的皇帝是以庙号来称呼的,例如李世民,人们就多叫他唐太宗,而很少有叫“贞观皇帝”的。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开始代替庙号,例如“嘉靖”、“雍正”等。那庙号是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庙号一般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