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押班事件是什么事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英宗病逝,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韩琦拜司空兼侍中,并任英宗山陵使。《宋史》卷312《韩琦传》记载: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为英宗山陵使。神宗即位不久,御史中丞王陶弹劾韩琦,说他自嘉
王安石和苏东坡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 苏轼与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但是他们的关系却错综复杂.时而抨击对方.时而又像知己相处自然就有人问他们的关系是好还是坏呢?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政见不同,还是文人相轻?王安石是苏东坡的学生,北宋神宗在位时,王安
北宋新旧党之争 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
李清照和苏轼认识吗 在大宋王朝众多的词人中,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掌门人,苏轼是豪放派的掌门人,这俩人在现实生活中互相认识吗?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问题!宋神宗在位时期,元丰七年,在大地复苏,春暖花开得三月,汴京城礼部侍郎
徐国长公主:宋神宗赵顼第十女,生性平淡,不喜奢华的衣物 徐国长公主(1085年-1115年),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十女,母为钦成皇后朱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封德国长公主,历改庆、益、冀、蜀、徐五国。崇宁三年(1104年)十二月,下嫁潘美之曾孙左卫将军潘意。
赵似:宋神宗赵顼第十三子,他的一生过着怎么样? 赵似(1083年-1106年),宋神宗赵顼第十三子,宋哲宗赵煦同母弟,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十三子,生母朱德妃(追尊钦成皇后朱氏),宋哲宗的同母弟弟。元丰
赵偲:宋神宗赵顼第十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赵偲(1085年-1129年),宋朝皇子、封越王。宋神宗赵顼的十四子(遗腹子),生母林贤妃。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生。元祐元年(1086年)八月赐名,授检校太尉、武成军节度使
淑寿公主:宋神宗赵顼第三女,追封唐国长公主,谥号"贤穆" 淑寿公主赵氏(1074年-1111年),后称唐国贤穆长公主。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三女,母为钦成皇后朱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封淑寿公主,宋哲宗即位,进封温国长公主。历改曹、冀、雍、越、燕五国。政和元年
赵俣:宋神宗赵顼第十二子,最后被活活饿死 燕王赵俣(1083年-1127年),皇帝宋神宗赵顼的十二子,生母林贤妃。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十二子,生母林贤妃,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生。七年(1084年)八月赐名,授
德宁公主:宋英宗赵曙长女,与兄长宋神宗同一天去世 德宁公主(?—1085年4月1日),史称魏楚国惠和大长公主。宋英宗赵曙长女,生母高皇后。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祐八年五月庚戌(1063年6月8日),封德宁公主。治平三年(1066年)五月,进封徐国公主,下嫁
赵颢:宋英宗赵曙次子,天资颖异,博求善本 赵颢,男,汉族,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谥曰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安乐郡公,进祁国公,再进东阳郡王。神宗即位后,进封昌王。后相继改封岐王、雍王、扬王、冀王、
赵颜:宋英宗赵曙第三子,早夭,追封为润王 赵颜,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赵颜,生卒年不详,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就
赵頵:宋英宗赵曙第四子,为人端重明粹,喜爱医书 赵頵(1056年―1088年),男,汉族,初名赵仲恪,宋英宗赵曙第四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初封大宁郡公,进封鄮国公、乐安郡王、嘉王。历任武胜、山南西、保信、
元丰改制的背景和影响 元丰改制,是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1080年~1082年)对职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在改制后,朝廷的行政效率并没有提高,甚至造成了行政效率的降低。但是裁撤了部分冗员以及冗散机构,减少了财政开支,明确了各职位机构
周敦颐隐居在哪 周敦颐晚年隐居庐山,将门前的小溪命名为家乡的濂溪,定居于濂溪书堂。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七日,周敦颐病死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五十七岁。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
历史上曹皇后是二婚吗 北宋的曹皇后是宋仁宗赵桢的第二任皇后,于1034年被册立为皇后,时年十八岁。之后,曹皇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最后成为太皇太后,于1079年病死,终年六十四岁。不过有一点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其实曹皇
司马康是谁 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程伯休父后裔,司马光大哥司马旦之子,在他的两个儿子童、唐夭折后,康过继给司马光为子。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熙宁五年,监西京粮料院。光修《资治
《梦溪笔谈》关于雁荡山的记载 《雁荡山》出自《梦溪笔谈·雁荡山》(第四三三条)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巡视温州,曾到雁荡山做了实地考察。他对雁荡山的地貌特点做了精心观察,并联系黄土高原的地形做了类比分析,正确推断出雁荡山的
《南园饮罢留宿》原文及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司马光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的时期。一个春日的晚上,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日早晨(诘
《客中初夏》原文及赏析 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就是在洛阳时写的。《客中初夏》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司马光在元祐更化里的影响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宋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决心振兴祖业。虚心下问、多方征求治国方略以后,感到王安石提出的一整套激
徐禧的简介 徐禧(1035年一1082年),字德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少年而有大志,气度不凡,力学而不事科举,博览周游,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病。以学识超卓破格任用。曾奉宋神宗之命进攻西夏,与沈括一同指挥永乐之战。由
沈括与苏轼的关系 沈括与苏轼是好朋友,这两名在历史上都有杰出贡献的大家,最终却分道扬镳。沈括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当时,北宋神宗皇帝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坚决反对,总是阻挠新政实施。所以,当时在朝野
元祐党争的主要影响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赵煦(宋哲宗)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主要
元祐党争的背景 北宋元祐党争是指在宋神宗年间围绕王安石变法所掀起一系列的党争。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启用了一批新官吏,包括苏轼、苏辙、韩琦等,这批人被称为新党。与新党对应的是旧党,旧党反对改革,而且旧党中也
《为兄轼下狱上书》赏析 《为兄轼下狱上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在其兄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逮捕入狱后写给宋神宗的一封信。文章首先抒写自己与兄长相依为命的手足之情,并表明苏轼由于秉性愚直,以致言谈有失,轻议时政。但他对此已悔过自新
苗刘兵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发动兵变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事后,百官入朝听朝廷任命刘光世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指挥例的宣制。苗傅和刘正彦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桥下埋伏兵士,等王渊退朝,将其拖下马,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
明经在各朝的发展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
北宋曹皇后第一任丈夫是什么人 北宋的曹皇后是宋仁宗赵桢的第二任皇后,于1034年被册立为皇后,时年十八岁。之后,曹皇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最后成为太皇太后,于1079年病死,终年六十四岁。不过,其实曹皇后在嫁给宋仁宗之前,曾经
李清照的家世背景 李清照出生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祖籍山东济南,父祖皆出于“蚤有盛名,识量英伟”的韩琦门下。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朱元璋
孝庄
乾隆
秦桧
土木堡之变
清朝官职对应的现代官职
长津湖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