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兵败樊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我国有名的古典文化小说,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三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幻、金戈铁马。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羽,如今他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江湖上依然有人称之为“关二爷”。
可惜的是,樊城一战、荆州丢失导致关羽身死道消,让诸多的“三国迷”为之叹息。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距离关羽最近的一股援兵乃是刘备集团中的刘封。那么,当关羽出事情的时候,为何他不发兵救援呢?对此,有不少人说“刘封不发兵做得对”,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刘封与关羽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开篇之初,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便结拜成了异姓兄弟,史称“桃园三结义”。
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把刘备的家室安全送到了他的身边,可谓是义薄云天。
与此同时,除了义气之外,关羽的个人能力、组织能力也比较强,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大将。
因此,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以荆州为跳板进入了巴蜀境内发展自己的势力,随后便将荆州托付给了这个好兄弟,足见对他的信任。
不过,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刘封与刘备的关系也不差。在荆州之时,刘备便收了刘封为义子。
能当刘备的养子,可见刘封也定然不是一个俗人。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刘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将领,为刘备入蜀、平定益州做了不少贡献。
益州平定之后,刘备让孟达攻打房陵、上庸等地,而后又派刘封去支援孟达。如此,刘封便来到了上庸,距离荆州一带很近。
无形之中,刘封与关羽的命运交织到了一起,只是当时两人都不知道而已!
关羽攻打樊城、襄阳,出现巨变
建安二十四年末,关羽率军攻打樊城和襄阳,由于城池太过坚硬,久攻不下,大军的进度一拖再拖。
与此同时,因为关羽之前得罪过孙权,所以暗地里东吴与曹魏结盟,这一结果是谁都没有料到的。
趁着关羽进攻樊城、襄阳等地之时,东吴的吕蒙单方面撕毁了原先签订的盟约,趁着夜色偷袭了荆州。
当时,因为关羽带领大军出征了,荆州的防守力量非常薄弱,无论是兵马粮草,还是战士们的士气都不足。
所以,吕蒙的军队一出现,荆州的守城将领就投降了。荆州飞速沦陷,关羽一路被逼退至麦城,败军之势已经成为定局。
不久之后,关羽被吕蒙所杀,还被斩下了头颅,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悲、可叹。
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三国粉”意难平。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上庸的刘封距离关羽最近,如果他发兵救援,或许关羽就不用死了。
那么,这样的说法对吗?其实稍微有点偏见。刘封不救关羽的原因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其一,刘封自身根基不稳。建安二十四年,刘封收复上庸,而关羽打樊城、襄阳是发生在半年之后。可以想象,刘封刚刚上任只有半年,他根本无法笼络上庸所有人的心。
为何刘备派刘封去上庸,因为他不放心孟达,事实也证明了孟达有“二心”,荆州之战后他便投靠了曹魏。
与此同时,此前上庸可是曹操的领地,城内的百姓和军队都是原先曹操的部下,哪一个不是对城内的局势虎视眈眈。
可以说,刘封在上庸的根基非常不稳,刚刚收服的上庸军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军心也不稳定。
如果擅自带兵外出,能不能救下关羽暂且不说,上庸还有可能会失守,这样算下来有点得不偿失。
更何况,刘备给刘封的命令也只是守好上庸,如果他不经过刘备同意而擅自出兵,同样也是会接受惩罚。
其二,关羽过于傲气,与同事的关系不好。虽然关羽是刘备的弟弟,但刘封也是刘备的义子,另外关羽虽然主管荆州境内的各个郡城,但对于刘封所镇守的上庸,他却是无权发号施令的。
总的来说,两人是平等的权利,没有谁可以对另一个下命令。可是,关羽的脾气一向很傲气,自吕布之后看谁都是“匹夫”。
比如,在攻打樊城的时候,他应该先与刘峰等人商量,然后再做出决定,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送来的书信都是以命令的口吻。
可想而知,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对关羽的态度非常不满,自然对救援也不会太上心。
其三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想要救援也为时已晚。上述提到,东吴与曹魏是暗地里结合,所以蜀汉根本没有料想到这一点。荆州失守后,关羽很快就被抓住了,然后直接就被杀了。
另外,关羽第一次向刘封发出命令的时候,是他刚开始围攻樊城,此时关羽的士气高涨、兵风极盛,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谁能想到下一刻就兵败如山倒了呢!上庸和樊城、麦城等大概相距约三百公里,放到现在可能不算远。
但在当时交通落后的情况下,怎么也得四五天才能到,而且还是忽略山路的情况下。估计等刘封的军马救援赶到,关羽早就不知道被抓去哪里了,若是敌人以逸待劳,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不管是去还是不去,关羽被杀的命运几乎注定了。可是,去,上庸就有可能丢失,不去,上庸无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少历史学者也认为,刘封不去救关羽是很正确的,也会避免更多意外的发生。与其多此一举,浪费大量人力劳力去挽救一个必死无疑的人,不如守好现有的产业。
奈何,刘备可不这样想,因为刘封、孟达没有营救关羽。随后,他便将刘封给杀了,而孟达也害怕被惩罚,转身投靠了曹魏。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 落魄贵族的逆袭:刘备如何赢得关羽张飞的忠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以织席贩履为生的落魄贵族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正是这位出身寒微的“伪皇叔”,却能让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誓死追随,甚至在《三国志》中...
关羽 刘备 2025-09-28 三国群雄并起,吕布何以稳坐“第一武将”之位?三国时期,武将如云,关羽“千里走单骑”、张飞“当阳桥断喝”、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等传奇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在民间武力排名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顺口溜却将吕布...
赵云 关羽 2025-09-26 战败后的孟达:从蜀汉叛将到曹魏重臣的命运转折公元219年,襄樊战场烽烟弥漫,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连呼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支援。然而,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拒绝,孟达虽未公开反对,却也未积...
关羽 刘封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