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萌关大战之后,西凉锦马超归附于刘备麾下。并率领大军直趋成都,以兵威震慑刘璋不敢迎战,献城出降,立下了灭国之功,可谓是刘备取下西川的第一功臣。
刘备夺取西蜀,自领益州牧之后,论功行赏,封马超为平西将军,嫠(lí)乡侯,待遇优厚。而遥在荆州坐镇的关羽被封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不高兴了。他派关平来谢恩,捎来他的一封书信,说是“知马超武艺过人,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刘备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很清楚关羽心里那点小算盘,就回书一封,说道:马超虽然“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只能与张飞这样的莽夫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关羽得到回信后,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心情畅快,认为“孔明知我心也”,并将诸葛亮的回信“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其实大家都很明白,关羽并非是真的对马超不满或者确实想与马超比试武艺高低,而是因为在刘备入川的一系列战事中,别的将领都屡立功勋,而关羽是充当了一回看客,寸功未立而得厚赏,他心里不平衡了,表达一下自己,求个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关羽真的入川与马超一较高下,两人堂堂正正来一次厮杀,谁能更胜一筹呢?咱们就来分析一下。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马超武力值的巅峰期,在不久前他刚刚经历过了两场大战:潼关之战、葭萌关之战。
在潼关之战中,马超八九合打跑于禁,二十合击败张郃,“战不数合”枪挑李通,又在渭水边与曹军第一猛将“虎痴”许褚恶斗三局,斗了个旗鼓相当。但随后两军混战,裸衣而战的许褚“臂中两箭”,马超却“直杀至壕边”。次日马超仍然引着数百骑“直临寨前,往来如飞”,而许褚则没了声息。可见这次战斗马超其实在场面上是占据上风的。
而在葭萌关之战中,马超又在“人马皆倦”的状态下与年近五旬的张飞进行了一场恶斗,连战三局,难分高下。但在战斗过程中,每局都是刘备“恐张飞有失”,主动鸣金收兵。在战斗过程中,马超始终全装贯束,张飞则摘去了头盔。从两人的发挥程度上来看,老张飞属于全力以赴,而马超则更显从容。
那么,关羽如果对战马超,会比张飞表现更好吗?恐怕不见得。
三国迷们都很清楚,关羽其实是个力量型的猛将,他掌中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关羽与敌将作战,往往是依仗自己“力大刀沉”的优势,一开局就发起猛攻,速战速决,斩敌于马下,或者“战不三合”就击垮对方的防御,再利用“赤兔马快”的速度优势取胜。但是,由于青龙偃月刀过于沉重,挥舞起来对体力的消耗是相当巨大的,如果在前段暴击没有达到迅速斩杀或者击败对手的情况下,往往被敌人拖入僵持战,而这时关羽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比如长沙城一战,关羽对阵黄忠,黄忠的力量也不小,“能开二石力之弓”,刀马娴熟,经验丰富,很容易就将关羽拖入了“百余合不分胜负”,关羽感叹黄忠刀法“全无破绽”。
再如后来的樊城之战,曹军猛将庞德抬棺而来,誓要“挫关羽三十年声价”,奋勇死战,关羽也难奈他何,两人大战百合不分胜负,关羽又认为庞德“真”。
其实从这两场战斗中,我们还能发现关羽的另外一个问题:赤兔马不行了。
长沙城之战第三局,黄忠与关羽“战不到三十余合”,黄忠诈败而走,关羽追来,黄忠几次“把弓虚拽弦响”,关羽急闪,不见箭来,放心追赶,却被黄忠从容立马“在桥上搭箭开弓”,正中盔缨。
樊城战庞德第二场,庞德与关羽“斗至五十余合”,诈败而走,虚作拖刀计,实则暗取雕弓,而关羽从后面紧追不舍,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
大家记得,关羽当年白马坡万军中取颜良首级,就靠的是“赤兔马快”;而延津渡战不三合,杀退文丑,文丑“绕河而走”,想拉开射程暗放冷箭,却不防“关公马快”,被“脑后一刀”斩杀。如果长沙城之战和樊城之战中,赤兔马仍然有青壮年时期的速度优势,像黄忠、庞德这种诈败之计根本就无法得逞,早就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切掉了。
马超属于技术型的猛将,临阵对敌靠的是精妙的枪法,出众的技术。他对力量型的敌人并不怎么畏惧。许褚力量就不小,能够“倒拽两牛尾行百步”,马超与其对战,许褚还需超水平发挥方能战成平手。以马超精妙的枪术,并不怕关羽的前段暴击,他很容易就能将关羽拖入百合以上的僵持战。
庞德以前在马超麾下为将,马超临阵对敌都是自己亲自动手。马超应该对庞德的武艺很清楚,但从来没有派他去在阵前单挑厮杀,这说明在马超眼里,庞德的那两下子还不足以与自己相提并论。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在刘备自领益州牧的这段时间,独镇荆州久无战事的关羽其实已经进入了他武力值的衰退期。而且,他最有力的臂助――赤兔马也已经老迈不堪,完全丧失了速度优势,甚至并不比普通战马更强。如果与马超对阵,关羽仅凭着“力大刀沉”,已无法迅速取得优势,而赤兔马的速度不再,关羽是毫无胜算的。
结论:如果关羽真的亲赴益州与马超比武,一较高下,他已经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了。
关羽确实是位英雄,若在青壮年时代,岂能惧了马超?但岁月不饶人,曾经睥睨天下“威震华夏”的关羽也终有日薄西山的垂暮之年。“古来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关羽也是如此,他不会畏惧任何强敌,但终究会输给沧桑的岁月。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