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听说过,如果你看的是图画版,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大禹究竟是用的什么工具治水,他手上那个像叉子一样的工具到底是什么?其实这种工具名叫耒耜,相传耒耜是由神农发明,专门用来松土,好播种庄稼,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农业工具。所以很多大禹治水的图画,都能看到大禹手上拿着一柄耒耜。不了解的朋友的确很容易产生误会,那大禹为为什么要用耒耜治水呢?
治水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研究出治水策略,大禹付出了很多。几千年来,大禹当年的治水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图腾之一。为了纪念大禹,后人也塑了石像、画了图。
在落后的时代,遇到特大洪水,是先祖们的苦难。但是先祖们的智慧是无穷的,面临灾难,不畏惧不退缩,一次次地在治水上取得重大胜利。而大禹治水也是先祖们治水成功的典型例子。
在大禹的那个时代,华夏大地各处都爆发了特别严重的洪水,在人民百姓的身家性命面前,治水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面对这么强势的洪水,首领尧也是束手无策,连连感叹:“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在这个紧要关头,大禹的父亲鲧挺身而出,被委以治水重任。
百姓将希望寄予鲧,而鲧为了治水也是尽心尽力,但很遗憾,鲧坚持着古老治水方法,哪儿洪水肆虐,就去修河建坝堵住哪儿。然而这样的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鲧一直没有将洪水有效的治住。
这时候,大禹挑起了治水重担。大禹仔细想了想,父亲采用古老办法,却治水失败,看来这样治水是很失败的,他得研究出新的办法才行。
抱着这样的目的,大禹用行动说话。在多次与洪水交锋而无果的情况下,大禹痛定思痛,终于研究出治水新法——疏通治水。既然堵不行,那干脆就“疏”,把洪水引到别处去就行了。就这样,在大禹的带领下,百姓们开始夜以继日的疏通水道,挖土劈山。终于,奋斗了13年之久,洪水被治理得非常彻底。
但疏通水道,挖土劈山,想来肯定需要许多工具吧,总不能徒手操作,那得坏掉多少双手啊!不过,在那个时代又没有锄头、铲子,那就奇怪了,大禹他们治水到底用的是什么工具呢?没错,就是画像里大禹手中拿着的像“叉子”一样的东西。
大禹挖这个疏通洪水的水道,没有趁手的工具怎么能行呢?不过说到工具,这个“叉子”可帮了大禹他们很大的忙。
其实,大禹手里拿的可不是什么“叉子”,而是当时大家普遍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耒耜。据《易经·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可见,这个耒耜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个木头棒子加上个比较粗的横梁,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翻土,跟我们现在这个锄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木头制品它比较容易坏,也不容易翻土,人们就改用石头制作耒耜,后来渐渐有了青铜做的,还有铁做的,先秦以前,耒耜一直都是人们农作的重要工具。
既然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农作工具,想来百姓们用得相当顺手,再说当时怕是也没有更合适的工具了,不用耒耜用啥。于是大禹和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就用耒耜去疏通水道了。
再加上,大禹身先士卒,总是把这个耒耜握在手中,刻苦工作,治水的同时,这个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后世的石像,画像也都是大禹手握耒耜的样子。这样看来,这个大禹手里拿的还真不是“叉子”。
大禹治水,实乃功德无量,意义非凡。
在洪水肆虐的年代,百姓深受其害,这个时候,一个英雄敢于挺身而出,担任治水重任,他往往就会成为百姓的精神支柱,激起百姓治水决心与毅力。而大禹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仅仅是这样,他还治水成功了。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大公无:私,敢于创新,在自己父亲失败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变”堵”为“疏”的新方法,挽救百姓于洪水之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精神图腾,而这个图腾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后人去学习和发扬。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启 2025-09-16 鉴真东渡:跨越沧海的文化纽带与精神丰碑公元753年,66岁的鉴真和尚在双目失明、历经五次失败后,终于率领弟子从张家港黄泗浦启航,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这场持续十二年、六次启航的壮举,不仅改写了中日文化...
启 2025-09-16 刘焉:汉室宗亲的乱世逐梦者——血脉传承与历史抉择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益州牧刘焉以“废史立牧”之策开启地方军阀割据的先河,其家族背景与血脉传承始终是历史研究的焦点。作为汉室宗亲,刘焉的家族谱系不仅承载着皇室荣耀...
启 2025-09-16 拓跋猗迤的陵墓之谜:从云中金陵到野狐岭的千年追寻在北魏早期历史中,拓跋猗迤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他统率中部鲜卑,驻守代郡参合陂以北,通过军事扩张与外交联盟奠定了北魏崛起的基石。...
启 2025-09-15 夏朝帝王谱:从禹到桀的世袭传承与王朝兴衰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以“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开启了中华文明“三代”之首的篇章。根据《史记·夏本纪》《竹...
桀 启 2025-09-15 天启大爆炸之谜已破解:科学视角下的历史真相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区域突发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这场被后世称为“天启大爆炸”的灾难,以其诡异的“脱衣现象”、超常的破坏范...
启 2025-09-15 后羿与大禹:上古时代权力更迭中的两条平行线在中国上古神话与历史交织的叙事中,大禹与后羿常被并列为“治世英雄”,但二者实际分属不同时代与权力体系。大禹以治水定九州、建立夏朝的功绩成为家天下的开创者,后羿则...
大禹 后羿 2025-09-12 司南:战国时期开启人类导航新纪元的磁性发明司南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雏形,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向装置。其诞生不仅标志着人类对地球磁场认知的突破,更成为后世航海、军事、地理探索等领域的基石。根据...
启 2025-09-12 麦哲伦到过中国吗?历史真相与航海轨迹的双重验证在人类航海史上,费尔南多·麦哲伦的名字始终与“首次环球航行”紧密相连。这位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于1519年从西班牙启程,历经三年艰险,最终由“维多利亚号”完成...
启 2025-09-11 寒浞:明君之能,昏君之实——权力漩涡中的复杂人格在中国夏朝的权力更迭史上,寒浞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凭借权谋登上王位,一度统一分裂的中原北方地区,却又因骄奢淫逸、暴虐无道而最终覆灭。寒浞的统治,既展现了明君...
寒浞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