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春节,溥仪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也想“回家”看看了,然而溥仪的“家”跟其他人的家却不一样,是拥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这位“末代皇帝”无比感慨的走在曾经的家中,也就在这时,突然一位老头子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瞬间吓得溥仪脸色苍白,连连后退。那么他是谁?为何让溥仪如此害怕?
鹿钟麟,这个名字很少在历史书中出现,大家对他都比较陌生,但他的来头可不小。1884年,他出生于河北一名门望族,其同宗的鹿传霖曾为清军大臣,鹿钟麟自幼不愁吃穿,4岁时被过继给了伯父。
21岁那年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便在家乡教书,成了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但伯父希望他将来能有更大的作为,故托关系将他安排到辽宁新民府北洋军当兵,鹿钟麟不知道,伯父的做法会改变他的一生。
教书先生鹿钟麟原本对这种“打打杀杀”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偏偏又特别有这方面的才能,短短2年,他就成了副官,并且长官车震特别器重他,后来爆发起义,车震拼死保护鹿钟麟,让他活了下来。
随着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鹿钟麟也逐渐接受了“反清”思想,后来他投靠了冯玉祥,跟着冯玉祥走南闯北,建功立业,官越当越大,1924年11月5日,鹿钟麟以炮轰紫禁城相威胁,逼着溥仪一行人迁出故宫。
那溥仪肯定不敢反抗,于是带着一家人离开了故宫,鹿钟麟一路“护送”溥仪来到了醇王府(清室称北府),下车时,鹿钟麟面无表情地对着溥仪发问:“溥仪,今后你还称皇帝吗?如果你还要当皇帝,作为军人,我今天便一枪毙了你。”
这可把溥仪惊出一声冷汗,立马答道:“我愿意做一个平民。”鹿钟麟放下手中的枪,开心地说:“好,你既然愿意当平民,那我身为军人,以后会保护你的。”溥仪连连称是,然后快步进入醇王府,鹿钟麟简直是他的“人生阴影”。
1961年,77岁的鹿钟麟和55岁的溥仪在故宫相遇了,往日种种立马浮现在溥仪脑子里,虽然他早就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鹿钟麟也是个老头了,但当年对鹿钟麟的恐惧感还是没有消失。
看着溥仪尴尬的模样,满头白发的鹿钟麟倒是相当热情,他冲上前去拍拍溥仪的肩膀,说道:“放心!我不杀你!”然后哈哈大笑,溥仪被他影响,也笑了起来,感叹道:“好久不见,你也老了许多呀!”然后和鹿钟麟握手。
他们一边在故宫里走着,一边聊着当年的事情,后来溥仪甚至“大胆”地揽着鹿钟麟的肩膀(右边是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战士熊秉坤),拍下了宝贵的合照,后来还一起吃了顿饭,喝了几杯小酒,往日种种,烟消云散。
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 黄泉之下,血浓于水:郑庄公与武姜的母子情仇与和解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堪称一部充满权力斗争与亲情纠葛的史诗。武姜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而心生厌恶,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甚至暗中策划叛乱助其夺位...
郑国 2025-07-10 酒奠梁上:韩信传说中暗藏人性深渊的致命抉择在淮安市淮阴区的民间传说体系中,韩信的故事早已超越历史记载的框架,演化成承载道德训诫的文化符号。其中“酒奠梁传说”以最尖锐的笔触,揭开了这位军事天才在权力漩涡中...
韩信 2025-07-10 杨继盛就义诗:铁窗血墨写就的士人气节“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代忠臣杨继盛在狱中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慨赴死。这首五言绝句,字字如刀,不仅刻录着一位谏臣的生命绝唱,更成为...
太虚 杨继盛 2025-07-02 武姜国籍考:从姜姓诸侯国看春秋贵族的联姻密码在春秋时期的权力棋局中,武姜的身影如一枚关键的棋子,穿梭于郑国初年的宫廷斗争。这位郑庄公之母、郑武公之妻的神秘身份,背后暗藏着周代贵族联姻的深层逻辑。要解开武姜...
郑国 2025-06-05 烛之武:春秋乱世中的智勇义士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考城人,以“智退秦师”的壮举闻名于世。他出身平凡,官至圉正(养马官),却以卓越的口才与深邃的谋略,在郑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郑国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