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秦朝时期名将,出身名将世家,秦朝建立后,他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时人誉其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患病,到沙丘已身体不支,最终死在行宫。在临终前,秦始皇遗诏,让公子扶苏从北方边境回咸阳主持葬礼,而这封遗诏被解读为立扶苏为新君。此时,跟随车队的李斯、赵高心生恐惧,对死对头蒙恬蒙毅十分不甘,密谋重新写出诏书,让幼子胡亥继位,并发假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
秦国一统六国后,蒙恬奉命带30万秦国精锐在北方抗击匈奴。这数年的斗争过程中,蒙恬不但收复大面积土地,还让匈奴后撤上百里,不敢对中原丝毫进犯。而后,蒙恬长期镇守在北方边境,并且修筑长城、要塞和直道(秦朝高速公路)。
蒙恬蒙毅都来自蒙氏家族,这个家族三代效忠秦王,是秦国王室的“死忠”。更值得称赞的是,到蒙恬蒙毅这代,二兄弟一文一武,不但尽力辅佐秦始皇,而且有勇有谋,尽职尽责。
但是,也许是秦始皇的制衡手段玩得太过火,也许是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太激烈,蒙氏家族与赵高素来不和,与李斯也谈不上关系好。曾经因为赵高犯罪,蒙毅下令对其处死,两方还结下了“私仇”。这么多年来,虽然秦始皇赦免赵高,可是赵高的心中从未放弃对蒙氏的戒心和仇恨。
而发动谋反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李斯。相国李斯虽然写的一手好字、虽然是法家精英、虽然有着治理天下的手段,但是,李斯却有着一种偏激的价值观,那就是著名的“仓鼠理论”,李斯认为只有合适的环境才能让人生存发达,即使能力再高的人没有合适的环境,必然没有发展没有空间。
这种思维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李斯却没有加入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不论环境还是人,都必须做正确的选择,而不能只因为生存去做盲目的选择。李斯为了自己以后的地位和生存,所以决定同赵高一起密谋,这才制造了这起影响历史的“沙丘事件”。
此前不久,因为秦始皇下令坑杀方术士,扶苏直言上书,气得秦始皇把扶苏发配到北方监督蒙恬练兵。而随着秦始皇命丧沙丘,赵高和李斯密谋以后,扶苏和蒙恬立即成为必须除掉的目标。所以,二人同时收到了秦始皇赐死的诏书。
扶苏虽然多次顶撞秦始皇,但是他的孝心和对秦朝的忠心却从未有丝毫的偏离。接到诏书后,扶苏当即自尽。而蒙恬不愧是手握30万兵权的大将军,立刻怀疑此事有异。但是,得益于秦朝的权力制度,使者带来的诏书立即发挥作用,蒙恬被卸下兵权,押解到阳周入狱。
虽然蒙恬不服赐死的命令,但是已经身不由己。没有兵权、没有武器,他就犹如一介草莽,不能掀起任何波澜。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蒙恬在临死前说了两句话: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祖父、父亲,再加上兄弟二人,不知为大秦积攒了多少功绩。现在,曾经手握30万大军的自己,竟然会深陷牢囚。虽然自己有能力背叛,但是,自己却做不出这样违背家族大义的事。因为,自己不敢辱没了祖辈的教诲,也不敢忘记几代秦王对蒙氏的信任和恩情。
随后,蒙恬含冤自尽。
其实按照秦朝的权力制度,在使者宣布秦始皇遗诏那一刻起,蒙恬已经注定了必死的结局。即使蒙恬当场反叛,除非他有所准备和蓄谋,否则手下的将领和士兵都会因为惧怕秦朝法律的连坐和严苛而退却,从而导致反叛失败。
但是,从忠心耿耿的三世武将,到一句话就送入大牢的囚徒,蒙恬自然心中极为愤怒、不甘和冤屈。而蒙恬的死也导致了秦朝失去重要将领,王朝自断臂膀。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进攻咸阳,都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400多年以后,公元205年,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对于蒙恬的事非常伤心,竟然哭泣不止,这个人就是三国霸主之一的曹操。
根据三国志记载: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在这里,曹操的意思是说:蒙恬三代人的忠心让我感触很深,每次读到这里,都伤感流泪啊。那么,为什么曹操看到蒙恬说的这两句话,如此伤感,甚至要达到每次读了都会哭的情形呢?难道真的是曹操被蒙恬的忠心所感动,想想自己的处境,有感而发吗?
其实,在曹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正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击败袁绍大军之后,逐步消除袁绍的残余势力,此时乘势而发,逐渐做大。而赤壁之战的大败还没爆发,曹操通过一篇慷慨激昂、感情浓烈、气势恢宏的《述志令》向汉献帝、向朝中大臣、向其他各方势力宣扬自己的主张。
曹操想表明,我虽然现在位高权重,虽然兵权在握,虽然天子都听我的,可是我的目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如果我卸掉兵权,那么不但曹家要遭殃,整个国家都有危险。汉室好不容易恢复的秩序又要乱作一团。我可不是为了虚荣,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世人常说,曹操是一代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大逆不道之举,更是因此受到天下各方势力的打击和声讨。就连蜀汉的刘备、诸葛亮,也一直以此来攻打曹操:虽然都是匡扶汉室,可是这个“曹贼”是在窃国。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打着冠冕堂皇的幌子在做阴险的窃国坏事吗?对此,有的学者要问一句:我们冤枉你了?在这篇“述志”以后,曹操让自己的儿子们封侯,但是主动退回三个县的封地,以此表达自己的忠心。可手中的兵权一点也没放松,又抓紧开启战争。
且不说曹操在掌控献帝时是多么的霸道,也不说曹操发号施令犹如皇帝亲临一般,就说曹操给汉献帝送去那碗肉汤,就是足足救了这位汉室最后皇帝的一命。有人说,曹操救汉献帝,就是为了增加筹码。可是,现在想想,如果曹操真的没有管汉献帝,让汉朝的皇帝提前几十年死于非命。那么,天下会是一个更加和平的、安静的局势吗?结果是否定的。那会更加混乱,会加剧诸侯割据,让战争发生的更加猛烈。
有人说,曹操到死也没篡位当皇帝,尽管要实现这一点他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行。从这点来说,曹操确实是忠心的。其实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曹操前期靠着汉献帝获得名望和权力,或者因为自己挟天子,才有了足够的声势吸引人才和招募士兵。
可是后来,当曹操足够强大时,他仍然没有谋朝篡位的行动。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是曹操为什么不踏出那成为天子的一步呢?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人,他父亲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虽然聪明好学,放荡不羁,可是从最开始就在汉朝的官场升迁,并且受到父亲曹嵩的影响。所以,曹操从骨子里也养成了一些对汉朝的归属感。
曹操说要匡扶汉室,说要“迎天子”,相信是有可信度的。除了外界诸侯们的威胁和各地对他忠诚的怀疑以外,曹操没有登上皇帝的位置,相信这与他对汉朝的归属和寄托是分不开的。
所以说,曹操在乱世中也许真的曾利用挟持天子的机会做过让自己获利的事,可是他的内心中也许真的有一个匡扶汉室的计划和目标。
当曹操看到蒙恬三代忠心耿耿的效忠秦皇,可是还落得一个冤死的下场。而自己也是三代忠心汉室,可是还要落得一个“谋朝篡位”的骂名,顿感冤枉,伤感哭泣。看到这里才发现,或许我们错怪了他,错怪了这位心怀天下的“忠臣”。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霹雳车(又称抛石车、发石车)以其强大的攻坚能力,成为冷兵器时代攻城略地的利器。尤其在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军队使用霹雳车击破袁绍军的高橹...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9-22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