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
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后,诸葛亮便意识到,对孙权的防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功课,因此他才设立了永安都督,而且用蜀汉最精锐的白毦兵来驻守。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此乃是诸葛亮写给东吴哥哥诸葛瑾的书信,信中言明驻守永安城的乃是白毦兵人数万余,如果按以一当十来算,也抵得上数万兵马了。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堪称是千年以来的佳话。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关羽、张飞同样是如此。刘、关、张,在将近奋斗了35年之后,终于刘备从昔日的草根,逆袭成为汉中王。然而,在这个时候关羽却因为孤兵深入,最终被曹操、孙权给联手除掉。
然而,张飞呢?说起来就更惨了,老张一心想为二哥关羽报仇,但是大哥刘备在当上皇帝之后,不得不听取诸多大臣的意见,因而迟迟没有发兵攻打东吴。然而,张飞是个暴脾气,他亲自上成都面见刘备。声称,如果大哥不愿意出兵伐吴,我拼掉老命也要去找东吴算账。
在刘备往升极乐之前,他把蜀中的政权全部都交给了诸葛亮掌管。在诸葛亮接手蜀汉之后,他对内治理政务,扫平动乱,平定南中,对外修好孙权。理论上来说,诸葛亮应该出兵伐吴,以雪刘、关、张之恨。但事实上呢,诸葛亮却结好了孙权,还是主动遣使去结孙权。
说白了,也就是在刘备死后,蜀国必须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最重要的是国贼还是曹魏,而并非孙权。就像诸葛亮当年下山之前所讲一般。东吴只可以为援,不可图。至少在曹魏足够强大之时,只能结好孙权。这也正是当时,刘备伐吴。诸葛亮、赵云等大臣执意劝阻的根本之所在。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诸葛亮不伐吴其实还有第二个考虑。
考虑到,新国刚刚成立,加上老主公刘备去世,国中内乱又起,诸葛亮才让邓芝及陈震赶赴东吴以重修两国关系。
除开上述两个原因之外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第三个原因。
一来,曹魏会趁着蜀国对吴用兵之际,出兵攻打蜀国。二来,自此之后再无盟友相助,即使是出兵做做样子、摆摆假阵势的盟友都将失去。三来呢,诸葛亮北伐时,需要东吴的策应。具体情况见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时,东吴的推动作用。
第四个原因,非常现实,在刘备死后大概40年后,也就是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时,当时世人才明白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的真正原因,答案也终于浮出水面!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先来看两个史料记载:
1、《晋书》:吴闻蜀败,及钟会、邓艾死,百城无主,吴又使步协西征,宪大破其军。孙休怒,又遣陆抗助协。宪距守经年,终不能破!
2、《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
上述记载了两个人的相关事迹,一个乃是霍弋也就是国士霍峻之子,他后期在蜀汉统南中诸郡。另外一个人乃是罗宪,此人跟霍弋一样都是忠肝义胆,能力优秀之武将。
公元263年,也就是蜀汉面临灭顶之灾时,他们二人都上书,要求带兵入成都共同抵御邓艾、钟会的进攻,只不过呢,刘禅没有同意,最终导致蜀汉被灭!
为什么要说,霍弋、罗宪二人呢?很很简单,他们二人与诸葛亮为何生平都不出兵攻打东吴有关。
霍弋世戍南方,爱国之人。而罗宪,驻守永安城,乃是第五任永安都督。永安都督,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很简单,乃是由诸葛亮带头设置,主要就是防御吴国的重要职位,永安处于蜀吴边境,永安都督一辈子的事情就是防御好吴国便可。
第一任永安都督乃是陈到,陈到这个人勇武不亚于赵云,当年刘备在夷陵大败也是幸得此人的拼死保护才得以冲出重围。而且呢,驻守在永安的精兵都是由陈到亲自训练出来的精兵,史称为白毦兵。
白毦兵到底是个什么鬼?一共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刘备早期带出来的精兵,也就是丹阳军。第二种乃是马超的旧部,西凉上兵。第三种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兵士,有点类似于无当飞军的人马。总之,白毦兵都可以,以一当十,战斗力极强。
总之来说,诸葛亮设置永安都督这个职位,乃是防御东吴,使东吴人马终生进不了蜀!在永安驻守的这一万余精兵,就连诸葛亮北伐时他都舍不得带上,其目的就是保障后方的安全。
诸葛亮如此布局,让孙权、及江东军马一辈子都进不了蜀境,即使不能成功匡扶汉室,也能从正面为刘、关、张出一口气!如此一来,刘备、关羽、张飞,也就可以瞑目了。
铜雀台,这座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的宏伟建筑,不仅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留下的地标性遗迹,更是三国时代政治、军事与文化交织的缩影。其名源于“铜雀入...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7-04 蒋济被司马懿当猴耍:一场权力游戏的悲剧缩影公元249年,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摧毁曹爽集团,彻底掌控曹魏政权。在这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政变中,四朝元老蒋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以书信劝降曹爽,...
司马懿 2025-07-04 关羽守华容道: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千年交织“关羽守华容道”作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早已超越历史文本的范畴,成为中华文化中“义薄云天”的象征。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演义转向正史,从文学叙事转向历史考据...
关羽 2025-07-03 王修:三国乱世中坚守礼法的君子典范在《三国演义》的群雄逐鹿中,王修虽非叱咤风云的主角,却以其独特的政治操守与人格魅力,成为乱世中一抹清亮的底色。这位历仕孔融、袁谭、曹操三家的北海名士,用一生诠释...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7-03 蔡文姬最著名一首诗:悲愤诗——乱世才女的血泪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蔡文姬的《悲愤诗》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与深切,被誉为“中国第一首自传体五言体叙事诗”。这首长达五百四十字的巨制,不仅是蔡文姬个人命运的悲怆书写,更...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03 东乡公主:被湮没在政治联姻中的魏晋红颜在三国群雄的刀光剑影中,曹魏宗室女性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花,即便贵为公主也难逃政治博弈的漩涡。魏文帝曹丕之女东乡公主,其人生轨迹在史籍中仅存只言片语,却折射出汉末...
曹丕 2025-07-02 甄宓为何叫洛神:历史、神话与文学的三重镜像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甄宓与洛神的形象如两条交织的河流,最终汇入曹植《洛神赋》的绮丽篇章。这位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如何从真实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中的洛水女...
曹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02 夏侯惇吞眼是真实吗:历史、文学与医学的三重考辨在三国英雄谱系中,夏侯惇“拔矢啖睛”的传奇故事堪称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篇章之一。这个集勇武、暴烈与悲壮于一体的场景,既被《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渲染,又在正史记载中难...
夏侯惇 2025-07-02 锦马超:凉州孤狼的荣耀与悲歌在三国群雄的璀璨星河中,马超犹如一颗流星划过西北苍穹。这位被曹操称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的凉州军阀,其人生轨迹交织着英雄气概与政治幼稚,既在潼关之战中写下“...
马超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7-01 颜良:被低估的河北猛将与官渡序章的悲情注脚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颜良的名字常与“关羽斩将”的传奇相连,但这位袁绍麾下首席猛将的军事生涯,实则是官渡之战前河北军阀势力的缩影。从界桥烽烟到白马之殇,颜良的...
关羽 颜良 2025-07-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