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在蜀汉,孙吴和曹魏三分天下之后,最后统一天下的并不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魏国军师司马懿的后代司马炎篡位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的晋朝攻破了蜀汉和孙吴的大门,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在司马炎顺利的将曹奂踹下皇位之后,并没有如我们在影视作品和书籍中看到的一样,将曹奂的权力抽空,再贬为庶人。反而,司马炎将曹奂封为万户侯,不仅给了曹奂封地,还给予曹奂了许多独有的特权。这其实也并不是完全让人不能理解,因为司马家族这次的篡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计划,并且司马家族本身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在文武百官中的威信自然就不会低,所以并不担心曹奂会反,因此才敢这样对待曹奂。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他历史重演般夺取了政权之后,对待亡国之君司马德文他是怎么处置的呢?说到刘裕,这个人本身还带有不少的传奇色彩,刘裕从一个小兵做起,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投身行伍,然后立下了巨大的军功,先后为晋朝平定内乱且开疆扩土,刘裕本身也被封为宋王,至此,草民出身的刘裕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
刘裕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晋安帝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白痴,这可不是晋安帝在藏拙,而是晋安帝本来就是个结巴,而且智力还有问题。那像刘裕这样雄才大略的人怎么会甘心自己的主公是一个白痴呢?并且刘裕在平定内乱之后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朝廷内外都有很多支持他的人,因此刘裕内心也很想坐上那皇位,可是那是个很注重宗法礼仪的时代,刘裕如果直接篡位定然会有反对他的人。
并且当时还有一个预言,说是在晋安帝之后晋朝只剩下一个皇帝了。而偏偏刘裕是个相当迷信的人,并且不论谁当上皇帝都想着能够千秋万代,谁都不希望自己是亡国之君。所以刘裕自然不希望自己成为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要建立自己的朝代。于是刘裕就想了个办法,他先让人刺杀了晋安帝,然后刘裕自己不上位,他将司马德文推上了皇座。这下这个预言也实现了,刘裕没有什么要顾虑的了,于是刘裕就逼迫司马德文让位给自己,并且还要求司马德文写下了禅让诏书。
于是刘裕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那么刘裕是怎么对待对待司马德文的呢?刚开始的时候,刘裕也想效仿当初司马炎对待曹奂的手法,刘裕也给了司马德文封地,也给了他不少特权。但是在司马德文出发前往封地的时候,刘裕派了大军在半路上押送他,并且在司马德文到达封地之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刘裕一直派人监视着他,并且还杀掉了司马德文的后人。而且刘裕也一直想要司马德文的命,只是没找到机会罢了,在之后,刘裕的手下用计杀掉了司马德文。并且在刘裕坐稳了皇位之后,还将司马家族剩下的人都给诛杀了。
关于刘裕为何要这样对待司马家族,我认为有几个原因。刚开始刘裕应该就没想着让司马德文活命,只是当时刘裕刚刚通过禅让诏书坐上皇位,不管这诏书是怎么来的,此时刘裕是正统的继承人,其他人如果对刘裕有意见起兵讨伐可那就是造反了,在那个年代自然是支持正统的人多了,因此刘备才会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而如果刘裕在一上位就将司马德文杀掉,这无疑等同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说不定就会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这显然不是刘裕想要看到的。而在之后刘裕坐稳了皇位,基本掌握了权力之后,司马德文留着就没有用了,只能是自己的眼中刺肉中钉,所以干脆下令去除这个威胁。
并且刘裕称帝时自己已经五十七岁了,在古代这已经算高寿了,也就是说刘裕已经没有几年皇帝可以当了,但是刘裕的儿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才十四五岁,还远远不能担起这个担子。并且在刘裕上位之后,刘裕实施了许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其中有一项是重用寒士,这也导致出现‘寒人掌机要’的局面。刘裕这样做虽然得了民心,但是他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豪门大族的利益,所以很多家族都跟刘裕合不来。所以如果刘裕去世之后,自己的后人手段稚嫩,很有可能大家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联合支持司马家族后人复辟,所以刘裕要在自己还在位时为儿子扫清障碍。
最后一个原因是刘裕和司马家族不一样,当初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是经过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几代人的谋划和努力,而且司马家族几代人都位高权重,除此之外,司马家族本身就是曹魏的世家大族,有很多支持者,不用担心皇位不稳的问题。但是刘裕不一样,刘裕只是草民起身,完全凭借自己的手段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自己当上皇帝之后北边的敌对势力收纳了很多司马家族的后人,就是想要在刘裕死后复辟晋朝,刘裕当然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自然要下令追杀司马家族后人。
所以刘裕会将司马家族的人赶尽杀绝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晋恭帝司马德文与宋武帝刘裕的关系,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权力博弈。司马德文作为东晋末代皇帝,在位仅两年便被迫禅位于刘裕;而刘裕...
刘裕 2025-09-10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寒门枭雄的困局:刘裕北伐止步北魏的深层动因公元417年,刘裕率领的北府军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于黄河岸边,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东晋疆域首次突破黄河。然而,这位被后世...
刘裕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