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魏政局风云突变。此时,身为曹魏大将军、手握重兵且挟天子曹芳在手的曹爽,本有机会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往旧都许昌,以此号召天下兵马对抗司马懿,却最终选择放弃,落得个被夷灭三族的下场。这一历史抉择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
自身能力与威望的短板
曹爽虽出身将门,是曹真长子,但军事才能着实平庸。244年,他听信李胜等人建议,亲自出征讨伐蜀汉。然而,这场战役却以惨败告终,曹魏军队被蜀国打得片甲不留,损失惨重。此次失败不仅给曹魏国力带来巨大损耗,更让曹爽在军队中的威望一落千丈,众多曹魏将士对他心生怨恨。此后,曹爽在军事指挥上愈发缺乏信心,面对司马懿时,自然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在政治方面,曹爽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生活奢靡无度。他起居自比皇帝,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曹魏的政治传统和道德规范,引发了朝中大臣的强烈不满。满朝皆怨的局面下,曹爽失去了众多朝臣的支持,在政治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即便他挟天子前往许昌,也难以获得足够的政治助力,无法有效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反抗力量。

对局势的错误判断
司马懿发动政变后,迅速掌控了京师禁军和洛阳的各处要害。他联合太尉蒋济等人拜见太后,以太后名义奏告曹爽有不轨之心,请求废黜曹爽兄弟兵权。太后“敕如奏施行”,司马懿又以太尉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据爽弟营”,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此时,曹爽虽仍掌握着天子,但实际控制区域仅限于自己身边的数千屯田兵,与司马懿所掌控的强大禁军相比,力量对比悬殊。
曹爽错误地认为,司马懿发动政变只是为了夺取权力,并非要置他于死地。司马懿先后派出曹爽宫中的亲信以及侍中高阳、许允及尚书陈泰等人劝说曹爽,表示只要他投降,不过免官而已,还以洛水为誓。这种看似诚恳的劝降,让曹爽心存侥幸,天真地以为只要放弃权力,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继续过上富家翁的生活。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司马懿的承诺不过是为了稳住他,一旦他放下武器,就失去了与司马懿谈判的筹码,只能任人宰割。
家族与部下的牵制
曹爽的家人和心腹的家属全部都在洛阳城中,处于司马懿的控制之下。如果他选择挟天子前往许昌,就意味着要将自己的家人置于危险之中。曹爽虽为一方权臣,但终究难以割舍对家人的亲情。他担心自己的反抗行为会激怒司马懿,导致家人遭受迫害。即便他自己可以不顾家人的安危,但他手下的士兵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他们同样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
一旦曹爽决定挟天子出走,军队中很可能有人会因为担心家人的安全而与司马懿进行里应外合。这种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会让曹爽的军队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为了安抚手下士兵,卖给他们一个人情,让士兵们知道他是为了大家的家人着想,曹爽最终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希望能以此换取手下士兵的忠诚和家人的平安。然而,他的这一决定却将自己和整个家族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制度与传统的束缚
曹魏建立之初,曹丕吸取东汉外戚专权的教训,严令“群臣不得奏太后”,并表示“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这意味着司马懿动用太后命令废黜曹爽兵权的行为,在法律上是非法的。从合法性角度来看,曹爽手中握有尚未亲政的天子,天子令依然是曹魏合法的最高指令,在号召天下兵马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然而,在“以孝治天下”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天子尚未亲政时,太后令往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这使得曹爽在利用天子令号召天下时,面临着一定的舆论压力和实际困难。各地军队在接到天子令时,可能会因为对太后权威的忌惮,而对曹爽的号召持观望态度。这种制度与传统因素的交织,让曹爽在决策时更加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扭转局势的良机。
曹爽在高平陵政变中的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自身能力不足、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家族与部下的牵制以及制度与传统的束缚,都让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这一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判断形势,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魏政局风云突变。此时,身为曹魏大将军、手握重兵且挟天子曹芳在手的曹爽,本有机会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往旧都许昌,以...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10-31 储位之争:曹操为何弃曹植而选曹丕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棋局中,曹操的继承人之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走向,更成为后世研究封建王朝权力传承的经典案例。曹丕与曹植的储位之争持续十年,最终以曹丕胜出告终。这场...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10-30 曹操的隐忍棋局:为何放任司马懿存活至终在三国权谋的棋盘上,曹操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狠辣著称,却对司马懿这个潜在威胁始终未下杀手。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是多重因...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10-30 败军之将亦英雄:曹操为何高看屡败的刘备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刘备以织席贩履之身跻身乱世,却在投奔曹操前屡遭败绩:下邳被吕布俘虏妻儿,小沛再败于吕布,徐州被曹操夺取后转投袁绍,最终在官渡之战前夕被曹操视...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10-30 酒瓶里的储位之争:曹植饮酒误事背后的权力博弈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邺城司马门前上演了一出惊动朝野的闹剧:曹操第三子曹植醉酒后,竟乘坐王室车马强行闯入禁道。这场看似荒诞的"酒驾&a...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10-30 曹操未篡汉与曹丕速改朝:权力逻辑与时代变局的双重镜像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受禅台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这一事件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身未称帝的矛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从权力结构、政治环境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10-30 兖州烽火:曹操破吕布的“全明星”将领阵容公元194年,兖州大地陷入战火纷飞。曹操为夺回被吕布占据的兖州,与吕布展开了一场持续一年多的激烈争夺战。在这场决定兖州归属的关键战役中,曹操精心部署,派出了一支...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10-29 曹操立嗣之谜:宗法、权谋与现实的艰难抉择公元217年,曹操在反复权衡十年后,最终将世子之位授予嫡长子曹丕。这场涉及二十余位儿子的继承人之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未来走向,更折射出东汉末年宗法制度、士族政...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10-29 荆州之守:若魏延辅关羽,历史能否改写?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孙权与曹操的联合夹击下败走麦城,最终身死荆州失守。这场战役不仅成为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引发后世对“若...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10-27 空城计背后的权谋博弈:司马懿撤军的深层逻辑公元228年,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以2500名残兵守西城,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压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空城计”。当司马懿率军抵达城下,见诸葛亮焚香抚琴、城门大...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10-2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