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林彪自己的写照
笔者认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前,作为领兵主将的林彪,锋芒主要是体现在战场上的话,那么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作为军中副统帅的林彪,锋芒由军内而党内,是“剑走偏锋”,且杀伤力之大使整个中国都为之震动。在军内,从朱德总司令算起,无论资望有多高,林彪都敢放肆。及至“文革”,林彪从“五一八”讲话开始,罢官说、杀头说、夺权说、政变说……说得人人自危,就连毛泽东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在给江青的信中,毛泽东说:我的朋友的讲话,是专讲政变的,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

战争年代林彪为国家立了大功
萧克说道: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党的‘左’倾错误,他从政治上的投机心理和个人野心出发,大搞个人崇拜,把领袖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从而扶摇直上,成为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利令智昏,直到仓皇出逃,暴死沙漠。想到他的过去,难免慨然;看到他的晚年,不禁发指”。
徐向前亦深有感触地说:“毛泽东同志晚年听不得不同意见,对善于奉承、投机的野心家林彪过分信任,委以重权,结果上了大当。这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教训。”

解放后林彪却与自己的革命理想越走越远
谭政晚年说道:“对林彪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凡是与他不同意见者,他是记‘仇’的。当时,不但我们坐牢蹲监者如彭德怀、黄克诚,后来听说罗瑞卿同志也进来了。刀把子是在林彪手里,要杀要剐还不是林彪一句话……然而,到头来,我和彭总、黄老坐牢是吃尽苦头,可听来的消息,则是林彪摔死在国境线外的沙漠滩上了……我听了以后,也高兴地笑了。我想彭总和黄老会与我同样心情。林彪的死,还是我们活下来的人‘笑到最后’。”
邓小平有言: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笔者以为,巅峰中的林彪最后落至被唾弃的下场,除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中所指控的罪行外,至少还应该有如下两点:

毛主席与林彪
第一,自负、孤傲、狂妄到忘乎所以。从1959年9月到1971年9月,林彪以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之尊,主持军委工作12年,“文革”中更以“副统帅”身份号令天下,不仅要在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宣传中,“拔高”到举世公认的领导人周恩来(前者)、朱德(后者)之上,而且,人民解放军“由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提法,声威更逼近至高无上的毛泽东的地位。试想,一个南昌起义时的连长,井冈山会师时的营长,凭空造假就敢挑战人民军队三位元老级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还不让人唾弃?其灭亡之日岂不指日可待?

林彪剧照
第二,整人甚多,伤人甚众,打击报复甚烈。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谭政、罗瑞卿等元帅、大将以下,到萧克、杨成武、陈再道等上将,军中将帅或被点名,或遭批斗,直至撤职关押,他们遭难大多是与林彪及其亲信有直接干系的。其后果就是引起军内外众怒,极大污损了林彪已有的名声,也为自己挖下了坟墓。“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林彪自己的写照。
林彪女儿林小琳(亦有称林晓霖、林小林的)对自己的父亲有这样的评价:“我认为父亲至少有三条错误:一是大搞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二是对毛泽东有意见有看法为什么不能像彭德怀那样把意见看法都公开摆出来,即使受到打击报复,后人也会觉得公正无私受到世人的尊敬。三是‘文化大革命’中那么多老干部被打倒,受折磨,周恩来费尽心机保护了不少人,而林彪除保护扶持黄吴李邱几个亲信外,他和江青、叶群一起整倒了许多老干部,而且有些老部下被整得很惨。”应该说,林彪女儿的这一番话,多少也道出了林彪晚年“招人恨”的一些因由。
林彪一生,前后两极,高下立判,反差极大:战功,可用辉煌来形容;地位,仅在一人之下;结局,是以叛逃来收尾。他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的人、神、鬼“全体验”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的离世为郑国埋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权力动荡伏笔。作为郑庄公的庶子,郑厉公(姬突)的命运因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而彻底改变,其流亡与复辟的历程,不...
郑国 2025-11-07 韩信临刑前:弃楚投汉,悔与不悔的千年之问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钟室,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名处死。临刑前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韩信 2025-11-05 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无双猛将与悲剧宿命傅友德(1327年—1394年),这位生于元末乱世、崛起于朱明王朝的宿州猛将,以七战七捷的北征传奇、平定巴蜀的果敢决绝、经略云贵的文治武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不...
朱明 傅友德 2025-11-03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兵仙余韵与权力漩涡:陈豨与韩信的师徒羁绊及其悲剧终章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韩信以“背水一战”“潍水淹龙且”等经典战役铸就“兵仙”之名,而其军事思想的传承者陈豨,却以一场牵动汉初格局的叛乱,在历史长卷中刻下复杂印记。...
韩信 龙且 2025-10-23 权臣掣肘与外交困局:郑厉公的放逐与复仇之路春秋中期,郑国作为中原首个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在郑庄公时代曾以“小霸”之姿威震四方。然而,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名突)的命运却因权臣祭仲的专权与宋国的外交胁...
郑国 2025-10-23 彭越:游击战鼻祖的崛起与陨落——从巨野泽盗寇到梁王之死在中国军事史上,彭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名字。这位出身渔民的草莽英雄,凭借独创的游击战术改写了楚汉战争的格局,成为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然而,他的结...
韩信 英布 2025-10-11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井陉之战:韩信的背水奇谋与楚汉格局的转折公元前204年10月,河北井陉县东北的黄土坡谷地,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上演。汉军统帅韩信以3万疲弱之师,背靠绵蔓水列阵,面对赵军20万精锐的猛攻,最终通过...
韩信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