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5年,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颇深,天武天皇在日本颁布了《肉食禁止令》,规定禁止食用牛、马、犬、鸡、猿肉。于是日本的贵族和平民冰淇了对禽肉的诱惑,进入到了吃素食和吃鱼肉的半素食主义时期。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带头吃肉,解除了《肉食解禁令》,自此结束了日本人长达1200年不食“肉”的历史。但是还是禁止了部分的肉内,但其中不包括鱼肉或是鲸鱼肉。
传统的日本饮食文化中,会从大海中捕捞的鱼虾蚌贝(主要是造船技术不发达,不能靠海吃海)。偶有迷失方向搁浅的鲸鱼,则被视为神灵的惠泽,民众食其肉,取其油,庆祝、感恩、祭拜,这是日本捕鲸文化的起源。到了江户时代,日本的一些地区才走上了大规模集体捕鲸的道路。
以保护鲸鱼资源和捕鲸产业有序发展为目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于1948年成立。1951年日本加入该委员会,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是当时委员会中主要的捕鲸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因二战结束后,蛋白质短期供应不足而大量捕鲸。而美国捕鲸不是鲸肉,而是要用鲸脂去提炼鲸油。在工业化初期,工厂夜间照明,工业用润滑油都需要大量的鲸油,这种局面直到工业之血——石油的广泛运用,才得到根本改观。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凋敝,食物稀缺以肉类尤甚。餐桌上的食物少之又少,一般人吃不饱。为了让食物看起来丰盈些,就将食材分盛在好几个碗里。1946年,麦克阿瑟授权将军事油轮魔改成捕鲸船。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期,日本国民对鲸肉的实际依赖达到70%,一代日本儿童在午餐提供油炸鲸鱼肉饼的学校中长大。
1964年,日本的鲸肉年消费量达到顶峰的23万吨。随着日本国力的上升,进口肉供应逐年增多,鲸肉的重要性不断降低。目前,日本的鲸肉年消费量只有3000-5000吨,只占国民肉食消费总量的0.1%。做鲸鱼料理的店屈指可数,鲸肉已淡出了日本人的餐桌。可以说,很多家庭主妇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和烹饪鲸鱼肉。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很关心自身在国际中的形象,重视国际公关和公共外交行动。可素以环保意识强著称的日本,为何在捕鲸一事上一意孤行,为何唯独不放过鲸鱼?甚至要闹到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呢?
日本退群的直接理由是,国际捕鲸委员会没有通过,日本提出的“对于无濒危可能的鲸鱼种类尝试开放商业捕鲸”议案,且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被反捕鲸国理解和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选择了退群。(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后,接受了西方的饮食习惯,也开始吃牛肉。由于其国内牧场面积非常有限,所以日本产的牛肉价格昂贵,产量有限。日本市场上大量供应的牛肉,主要是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现在也是这两个国家的“环保组织”,最积极要求日本禁吃鲸肉。)
当下从事捕鲸行业的日本人,大约有10万人左右,有些是世代从事捕鲸的渔民,有些是食品加工行业的,有些是餐饮产业链的,还有则些是科研人员。这是条很大的产业链,如果日本全面放弃捕鲸的话,这部分人会失去赖以谋生的手段,推进该政策的政党会实打实地失去选票。
另外,作为海鱼消费的大国,日本捕鲸从理论上将有助于减少鲸鱼对其他鱼类资源的消耗(鲸鱼食量惊人,食物包括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日本餐桌上常见的海鱼)。所以,日本捕杀鲸鱼,也有增加其他渔业产量的小算盘。
综述,日本捕食鲸鱼的行为,有着历史,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错综复杂的缘由构成。尽管国际的捕鲸反对声浪滔天,日本国民也不怎么爱吃鲸肉,冷库里的鲸肉储备堆积如山,日本政府还是每年向鲸类研究所拨款数亿日元的财政补贴,甚至会派军舰保护捕鲸船不受反捕鲸组织的抗议。日本捕鲸,看似是刀口舔血的商业行为,实则全是深藏不露的国家行动。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是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他以“弑君篡权”的标...
2025-09-30 完颜亮:从宗室权臣到弑君篡位者的帝位争夺史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这位兼具政治野心与文学才华的帝王,其夺...
2025-09-30 霍成君:从宠冠六宫到冷宫自缢的悲剧人生霍成君,这位出身权臣之家的女子,曾以皇后之尊宠冠六宫,却在十二年冷宫岁月后选择自缢,其人生轨迹堪称汉朝宫廷权力斗争的缩影。她的悲剧,既是家族野心与皇权碰撞的必然...
2025-09-30 孟光:跨越历史长河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孟光这个名字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人生轨迹——一位是东汉时期以“举案齐眉”闻名天下的贤妻,另一位则是三国蜀汉以耿直敢言著称的大司农。...
2025-09-30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到汉朝托孤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武帝统治的辉煌时代,一位来自匈奴的王子金日磾,以忠诚与智慧书写了跨越民族与阶层的传奇。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是汉匈关系中融合与冲突的缩影。从匈...
2025-09-30 古代后宫妃子的日常:在礼制与争斗中的生存图景古代后宫是皇权制度下的特殊场域,既承载着延续皇嗣的使命,也暗藏着权力博弈的暗流。通过历史记载与宫廷制度分析,可还原出妃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的日常既非完全沉...
2025-09-30 来敏:蜀汉政坛的“长寿异数”与命运浮沉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官员以九十七岁高龄跨越了整个王朝兴衰——来敏。这位出身荆楚名门的学者型官员,既是蜀汉宫廷的文化符号,也是政治博弈中的“...
2025-09-30 朱祐杬:藩王人生与死后尊荣的传奇交织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祐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生前仅为藩王,未曾染指皇权,却在死后被儿子追尊为皇帝,其人生轨迹与身后影响构成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篇章...
2025-09-30 韩安国:错失丞相之位的能臣与“死灰复燃”的传奇人生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西汉时期以才智与政治手腕闻名的名臣。他一生历经景帝、武帝两朝,从梁国幕僚到中央御史大夫,曾以...
2025-09-30 辛宪英:名门智女的乱世传奇辛宪英(191年—269年),字宪英,出身于汉末陇西辛氏,这一家族以经学传家,世代为官,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父辛毗是曹魏重臣,官至侍中,以刚直敢言著称,...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