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关羽将荆州丢失并因此身亡。随后,刘备以报仇为借口,向孙权进军,孙权求和不得,只能硬着头皮与之对抗。然而由于战略失当,蜀方大败而归。刘备这一战,不仅未能取回荆州,反而破坏了双方的联盟,更让本就贫弱的蜀汉政权遭受重击,刘备意欲何为?他是为报仇吗?实际上,为关羽报仇是刘备出兵的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刘备想夺回荆州。荆州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直接关乎到三国的存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01荆州!荆州!
从公元208年曹操征伐刘表开始,一直到公元279年杜预攻取江陵结束,这段围绕荆州而产生的纠葛长达70年。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呢?
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两省。益州、荆州和扬州从西到东分布,这三州基本上就是吴、蜀两国的核心地区,荆州作为中间地带,是连接两国的缓冲带。把益州、荆州、扬州三州连起来差不多有与北方的曹操势力分庭抗礼的感觉。
汉末及三国时期,刘备的势力最弱,荆州对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表达了这层意思。诸葛亮的谋略非常敏锐:他认为北方的曹操家大业大,威慑天下,刘备无法与之争锋,江东的孙权根深蒂固,刘备亦无法取得。刘备能够立足并且必须要取的地方就是益州和荆州,进可双面夹击曹操,退可固守天堑。如果一旦失去荆州,刘备的势力就被限制在了巴蜀地区,难以发展,甚至灭亡。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诸葛亮北伐的失败。
顺荆州而下就是扬州,荆州一失,扬州就完全暴露在了敌人面前。因此,对孙权来讲,荆州好比禁脔,他人摸不得。荆州在手,孙权西可牵制刘备,北可抵御曹操。所以,当赤壁之战刘备“窃取荆州”后,孙权如鲠在喉。即便刘备最后与孙权划湘水为界,仍然消除不了孙权的顾虑,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荆州之争和关羽之死。
荆州对吴、蜀两国重要,对曹操也重要。曹操如若能够占领荆州,一可以让北方领土获得保障,二可以限制刘备的两面包抄,三可以顺江而下剪除孙权。郭嘉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向曹操表述了荆州先定的计划了。曹操虽然最后在刘表死后取得了荆州,但人算不如天算,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力南争,从而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02各势力对荆州的觊觎和争夺
荆州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给该地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战火和悲伤。先是刘表统治荆州,后被曹操取得,孙刘继而瓜分,关羽死后,荆州大部在孙权之手。司马氏篡位后,荆州地区才最终统一。
黄巾之乱后,天下大乱,公元190年,荆州刺史也被人所杀,随后刘表被推为州牧。
刘表是汉室宗亲,据说身长形美,相貌伟岸。东汉末年,与中央暗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势力的强盛,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牢牢控制了地方社会。刘表刚到荆州的时候,面对纷乱的局面也是毫无头绪。蒯越等谋士看清了当时的局势,便让刘表与当地大族豪族联盟,共同平定境内叛乱。蒯越的计谋跟后面王敦、王导辅佐司马睿所出的策略如出一辙。
局面稳定后,刘表一边与东汉朝廷维持联系,取得中央支持,一边大力发展州内经济、文化,这才使得荆州地区成为当时难得的净土。
但刘表没有居安思危的精神,也没有积极进取的思想,他只想固守一隅,偏安一方。他的这种想法在战乱纷飞的汉末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何况荆州的地位又那么重要。刘表周边的刘备、孙权、曹操,早就对这块地虎视眈眈了。
刘备在《隆中对》后逐渐向荆州蚕食,孙权也于公元207年占领江夏,不过这块地最先还是让曹操夺了去。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得一塌糊涂,加上他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子,彻底将家底“卖”给了曹操,曹操从而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势力。曹操在接收袁绍的势力范围后,迅速平定了三桓等势力,北方基本被他统一。公元208年,曹操决定向南方进军,期待统一天下,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荆州。
公元208年的荆州暗潮汹涌,曹操、刘备、孙权无一不想吞下它。可以这么说,谁占据了荆州,谁就占据了战争的制高点。曹操统一与否,全在荆州。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曹操几乎没费兵卒就把荆州占领了。曹操未到荆州前,刘表就病死了,继位者刘琮深知不敌曹操,居然献降了,曹操就这样轻易地夺取了荆州。
当时驻扎在樊城的刘备还在谋划蚕食荆州的计划,结果一觉醒来,曹军都到眼皮底下了,刘备浑然不知刘琮献降之事,面对曹军,他是叫苦不迭,完全没有与之作战的能力。刘备迅速从樊城撤出,前往“军备库”江陵,希冀凭此背水一战。
曹操对刘备的小九九非常清楚,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向刘备追去,最终双方交战于当阳长板,刘备对拼不过,落荒而逃,一家老小都被冲散了。刘备尽管战败,却依然对荆州念念不忘。
取得荆州的曹操战意盎然,随即向孙权下了战书,扬言自己拥兵80万,破孙指日可待。后来的事我们也知道,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夸下的海口也没实现。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取得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等四郡,孙权取得了富饶的江夏、江陵等地,曹操依然还保留着南阳郡和襄阳等部分地区。荆州一地,囊括了曹、刘、孙三方势力,显示了荆州的重要性。
江陵是一所军事重镇,曹操败退时由曹仁把守,孙权经过一年多的苦战才把江陵打下来。在诸葛亮的谋划中,江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取得江陵呢?硬打吗?显然不是,刘备居然去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江陵还真被刘备给借来了。刘备的理由很简单,周瑜的统治民心不附,让他来代治理一番。
刘备借了荆州后,只留下关羽镇守,他自己和诸葛亮等人去经营益州去了。拥有荆、益二州的刘备让孙权很担忧,便想要回所借的区域。刘备非常狡猾,他没说不还,只说等取了凉州再还,这实际上就等于不还了。孙权恼羞成怒,毅然出兵驶蜀,刘备罔顾不下,只能和孙权议和,重新划分了荆州归属,不过武陵依然还在他的手中。
刘备
议和后,刘备继续经营后方,他带走了很多兵力,留给关羽的兵力不是很多。公元219年,关羽在未看清局势的情况下,贸然向樊城进攻,打的于禁、庞德灰头土脸,曹操为此差点迁了都。关羽的主动出击给孙权留下了机会,加上关羽多方得罪手下,最终使他身死异地,也丢失了荆州。
关羽的死和荆州的失,给刘备巨大的打击,他罔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愤然伐吴,结果又再次战败,仇没报,荆州也未取到。失去荆州的蜀汉被困在了益州地区,北伐次次失利后,蜀国也逐渐衰落下去。三国相争,司马氏得利,荆州最终也被归划到西晋的版图中去了。
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