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近代历史学家何兹全曾评价: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对此,我非常赞同,而且荀彧和诸葛亮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匡扶汉室之志。荀彧之于曹操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诸葛亮、荀彧就像三国乱世当中两颗闪耀的启明星。
其实最早荀彧是在袁绍手下,为何荀彧后来舍弃袁绍投奔了曹操呢?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世代簪缨的大族,少年就被称赞有“王佐之才”。189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接着董卓入洛阳,掌控朝政,荀彧弃官归乡。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
但乡人们多怀念故土,不愿离去。当时冀州牧韩馥派人接荀彧(韩馥也是颍川人),却无人相随。荀彧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
荀彧离开袁绍,而投奔曹操,在当时看来其实是很难让人理解的。因为从各方面来看,袁绍都比曹操更有有优势:从出身讲,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曹操则是“阉赘遗丑”;从实力讲,袁绍身为冀州牧,占有一州之地,而曹操只是小小的东郡太守。更何况,在当时曹操其实是袁绍的小跟班……
我们看看史书中是如何记载荀彧离开袁绍,转而投奔曹操的: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三国志·荀彧传》
彧明有意数,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时,曹操在东郡,彧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初平二年,乃去绍从操。——《后汉书·荀彧传》
从《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可以看出,荀彧之所以离开袁绍的原
因很简单“度绍终不能成大事”,荀彧认为袁绍终究不能成就大事。而听说曹操“有雄略”,所以舍弃了看上去更强大的袁绍,慧眼识人的选择了曹操。
其实除了以上所说表面原因之外,荀彧之所以离开袁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荀彧在袁绍那里没有“位置”了。荀彧在董卓入京后,料到了天下即将大乱,而颍川靠近洛阳,是四战之地,所以劝说父老乡亲离开故乡避难。正好同郡韩馥任冀州牧,派人来邀请荀彧,虽然父老不愿离开故土,但荀彧还是率领宗族到河北准备依靠韩馥。
结果等荀彧到了冀州,发现冀州牧已经成了袁绍了,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本来荀彧是奔着韩馥去的,结果呢袁绍夺了韩馥的冀州,虽然袁绍对同为士族且天下知名的荀彧非常尊敬,待以“上宾之礼”,但荀彧自己是非常不舒服的。
另外,荀彧这种顶尖人才,他的志向非常远大,他需要充分的话语权。在袁绍阵营里,没有荀彧的位置。且不说沮授、田丰这些河北士族,早早占据了核心地位;就是同为颍川士族的荀谌、辛评、郭图等也早早进入袁绍的决策层。在袁绍那里,荀彧不可能有充分的话语权。
这其实就像诸葛亮后来选择辅佐刘备一样,有人会问诸葛亮为何不选择曹操或者选择孙权?这和荀彧当年的抉择一样,荀彧、诸葛亮他们虽然不会挑头在乱世中角逐,但他们需要能够左右一个集团的走向,也就是“二号首长”的位置,荀彧只有在曹操那里,诸葛亮只有在刘备那里,才可能有这种地位。
第二,荀彧的政治理想是“匡佐汉室”。和诸葛亮一样,荀彧也是心系朝廷的,“每怀匡佐之义”。而袁绍早早的就曾想拥立刘虞为帝,其野心已经表露的非常明显,这和荀彧的政治理念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荀彧当然不会在袁绍那里蹉跎岁月。
第三,曹操是“合适的人”。虽然曹操势力弱小,仅有一郡之地,但曹操手下除了夏侯、曹氏宗亲之外,没有核心的谋士,荀彧的加入,让曹操集团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另外,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曹操表现出了“忠心汉室”的大无畏精神,十几路诸侯,只有曹操真正出兵讨伐董卓,虽然惨败,但获得了荀彧的青睐。
荀彧选择曹操后,在战略上为曹操提出深根固本、奉迎天子的规划;战术上,荀彧曾面对陈宫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可以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荀彧的功劳是第一位的。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荀彧和曹操从一开始的志同道合、互相支持,走向了貌合神离。公元212年,荀彧因为反对曹操晋封魏公被曹操逼死,一代英才就此落幕,实在让人慨叹。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沮授:被低估的顶级谋士与乱世忠魂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