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和亲真的是因为画师故意画丑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宜昌市兴山县)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落雁”。
毛延寿,汉元帝时期的宫廷画师,著名的人物画家,“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汉元帝刘奭,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之子,西汉第十一皇帝。
这三个人曾因命运的安排而在“同一屋檐下”共处了一段时间。只因这所“庭院”太大,人口又实在太多、太庞杂,以至于彼此缺少交集而互不相识(毛延寿有可能见过汉元帝)。
太平年间的太平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女人,而且最有条件做到多多益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刘奭例外。
据传,汉元帝因为后宫佳丽太多,实在招呼不过来,又担心一时疏漏而留有“遗珠之憾”,因而想出了一个辙,让画师画影图形,而后自己再优中选优、按图召幸。当然了,这也给画师们提供了一条隐性的生财之道。
毛延寿是著名的宫廷画师,见过的美女或许并不比皇帝少。这些被他以工作的名义长久凝视和仔细端详过的女子当中,或许就有皇帝未来的妃子甚至包括皇后。谁又敢保证,面对一个个秀色可餐的人间绝色,大男人艺术家毛延寿同志私底下就没有意淫或不健康的念头?所以我认为毛延寿这样的人没有被阉割成太监只能看作是皇帝的慈悲与恩典。
欣赏美女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但不间断地重复临摹美女,时间久了多半也会感觉枯燥无味,自然免不了敷衍塞责了事。一个人在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画出翩若惊鸿,栩栩如生的效果?这个时侯若是有人适时送点好处是不是就可以提振一下积极性?毛先生心情愉悦之下,自然会妙笔生花,如同相机开启了美颜功能一般立竿见影,效果显著。
王昭君没这么干。原因有两点:一是她来自偏远的民间乡村,没钱没背景,力不从心;再一点就是她自觉形象完美,如同空谷幽兰般美艳群芳,用不着或不屑于来这一套。既然你没有丝毫的付出,我毛延寿又何必对你“满腔热情”而特别关注?结果可想而知,那些有能力舍得花钱的人在画面上一个个光艳靓丽、神采飞扬,很能招人眼球。而王昭君呢?表情呆滞,相貌平平,跟普通村姑有什么两样?就凭这样平庸的姿容,怎能入阅女无数的皇帝的法眼?因而只能被“藏在深宫无人识”。直到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的出现,王昭君的命运才得以彻底改变。
呼韩邪单于这次到长安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朝觐大汉天子汉元帝以尽藩臣之礼;二是自请为婿,讨一个汉家女子为妻妾。
汉元帝自然舍不得将皇室公主下嫁异邦,于是就在众多宫女中寻找合适的人选顶替。或许是天意的安排,这个被选定的人就是王昭君。关于这件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王昭君是自告奋勇要求和亲,主动为自己争取到改变命运,出头露脸的机会。
在上殿辞行的时候,汉元帝才发现盛妆之下的王昭君竟然是位美若天仙的绝世佳人,既懊恼又舍不得:这样的一位人间绝色深藏宫中,朕怎么就没有发现?事已至此,大庭广众之下又不便失信于匈奴,也只好忍痛革爱了。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将怨气一古脑发泄到画师身上,毛延寿因此而丧命。
以上内容主要出自魏晋时期葛洪的著作《西京杂记》。这样的记载是否与史实相符不得而知,我想就此提几点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其一,皇帝有没有按图择美召幸的可能?
表面上看,这样的操作简单高效,可行性很强,但仔细琢磨之后你会发现这种事想当然的成份居多,实际上真的不是那么回事。
为什么会这么说?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人物画。大家知道,中国画重写意,往往为了艺术的真实而冲突生活的真实;而西洋画重写实,讲究透视、解剖、光学等科学原理,追求感观形象上的逼真。如果任意拿一幅中国仕女图与西洋油画相比,谁的效果更佳?换句话说,谁画得更像更逼真?答案一定是后者。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若讲真实与传神,传统的中国人物画甚至还比不上简单的素描。
之所以我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目的只有一个,即中国的人物画一定会失真!它与相应人物的吻合度非常低,至多只能用大概或相似来形容。如果几十甚至几百个宫女,她们年龄相近,服饰与发型相同或相仿,你怎么能用一枝画笔,以线条和色彩的简单组合来将她们仔细区分?在我看来,这既无可能,也实在没有这样的必要。要知道,即使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相片,有时候也会因为角度、光照等原因而失真,更何况是画像?
如果你是汉元帝,你会怎么做?是费工费力去分辨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画像,还是直接让这帮宫女们排着队一个个在你面前走秀?画像只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走秀却是三维的立体空间,且颜值、身高、胖瘦、气质等一览无余。你说哪个更简单省事更有效?
其二,人们是否过于夸大了王昭君的美貌?
如果王昭君真的出类拔萃、艳压群芳,怎会在宫中待了五年而不被发现?选美女进宫不就是为皇帝服务的吗?怎么还藏着掖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截了皇帝的胡?又竟敢如此暴殓天物?再者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一个大美人,谁人看不见?是你想藏就可以藏得住的?你都被选进皇宫了,居然还能与皇帝失之交臂?
我的理解: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或许算得上漂亮,但放在众多美女当中却显得比较平常,并非鹤立鸡群般突出。物以稀为贵,而皇宫内院唯独不缺美女。既然你并非美艳至极,你又凭什么脱颖而出?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汉元帝也惊艳于王昭君的美?
这有几个原因。首先因为王昭君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由一名普通的待诏宫女瞬间变成了藩属国单于的阏氏(皇后),焉能不刮目相看另眼相待?其次是汉元帝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毕竟世上只有得不到或即将失去的东西才更显珍贵。王昭君过去对汉元帝来说可谓是唾手可得,可现在却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失去。这样的心理经历想来大家都能理解。最后一点,王昭君原本就很美,加之又是在大殿上辞行,如此庄重的场地,想必她一定是精心打扮后盛妆出镜,自是比平日更加美艳。
毛延寿是否真的有意要将王昭君画丑?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美女之所以能成为美女,是因为其自身的美丽,而非画师技艺的高低与优劣。中国古代的众多美女,有谁是凭籍画师而出名?就画师本身而言,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完美?哪有自损形象、自毁招牌之理?且越是名家越在乎这一点。就如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其天职。如果他做了一次失败的手术,除了证明其医术不精之外还能有别的理由?因为没有得到病人的红包?扯不扯?
《汉书?元帝纪》中有这样的记载:竟宁元年正春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根本没有提及毛延寿利用画笔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而被杀之事。由此来看,毛延寿被杀颇为蹊跷,或许另有缘由。
《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对王昭君出塞的前后记录颇为详细,但书中也没有提及毛延寿为贪财索贿而故意将王昭君丑化之事。可见毛延寿之死跟王昭君扯不上关系。
北宋名臣王安石的《明妃曲》描述的正是上述事件:“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很明显,王安石在诗中指责汉元帝,同情王昭君和毛延寿,并认为毛延寿死得冤枉。
据传王昭君在远嫁匈奴之后也曾作琴曲《昭君怨》,亦是怨恨汉元帝而非毛延寿。
至于毛延寿到底因为何种原因而被杀,这或许是永久的迷案。
公元前33年,长安城内一场特殊的和亲仪式悄然进行。19岁的南郡秭归女子王昭君以"宁胡阏氏"身份,远嫁年逾五旬的匈奴单于呼韩邪...
王昭君 2025-08-20 呼韩邪单于对昭君好么:跨越民族界限的深情厚谊在探讨呼韩邪单于对王昭君的态度时,我们不得不将这段历史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结合,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交融,更是汉匈两族和平共处的重要象征。那...
王昭君 2025-05-21 王昭君:西汉时期的美女与和平使者王昭君,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子,以其美貌与智慧,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她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更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和平使者。王昭君的生平...
王昭君 2025-03-24 假如王昭君未远嫁:可能的命运轨迹探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昭君以和亲公主的身份远嫁匈奴,为汉匈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故事至今仍为后人传颂。然而,历史的河流总是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我们不禁好奇,如果...
王昭君 2025-03-10 探寻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真实画像背后的传奇故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四位女子,她们以绝世的美貌和传奇的人生故事,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
杨玉环 王昭君 2025-02-27 王昭君 远嫁塞外的幸福与哀愁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其美貌和传奇的一生而著称。她远嫁到塞外,成为匈奴的阏氏(相当于皇后),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引发了后人...
王昭君 2025-02-18 王昭君真实长相复原:历史的容颜探秘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王昭君以其美貌与家国大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然而,关于王昭君的真实长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确切的画像或描述,使得这一谜团一直困扰着后...
王昭君 2025-02-17 王昭君出塞后的生活与匈奴人的态度王昭君,这位被誉为“落雁”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其美貌和勇气,成为了和亲公主的典范。公元前33年,她肩负着和平的使命,远嫁匈奴,开始了她在塞外的生活。那么,王昭...
王昭君 2025-02-14 昭君出塞:名留青史的光辉篇章昭君出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王昭君,这位以宫女之身踏上和亲之路的奇女子,她的选择和行为不仅影响了汉匈两族的关系,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
王昭君 2025-02-14 王昭君复原容貌揭秘:真的如传闻中那般丑陋吗?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王昭君以其“落雁”之美誉闻名遐迩,她的美貌传说与和亲匈奴的历史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王昭君的真实容貌得...
王昭君 2025-02-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