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各个大国的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可谓越来越少,直至秦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比如大家熟悉的卫国、郑国、鲁国、宋国等诸侯国,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消失。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代国,则包含两个以“代”作为国号的诸侯国。其中,第一个代国是被赵国的前身赵氏所消灭,而就第二个代国,是赵国王室的后人所建立的,存在于战功末期,最终被秦国大军所消灭。
第一个代国
一方面,就第一个代国来说,是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范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带。汤封同姓,代子立国。这个代国在很多文献只有几个字的记载,但是大致可以确认代国最早建国于商汤时期,是商朝有名的开国君主商汤分封给自己同姓贵族的封地。史载:“汤封同姓,代子立国”,《两镇三关志》载:“代商汤所封”。虽然代国建立的历史记载不多,可是关于代国灭亡的历史不但有很多史料,而且还有着一段传说。
据《吕氏春秋》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临死前嘱托儿子赵襄子到夏屋山眺望。赵襄子对父亲临死前的嘱托非常重视,专门选了良辰吉日站在夏屋山上看远方的代国土地,瞬间便明白其父的用意:让其想办法夺取代国的土地。到了春秋时代末期,也即公元前475年左右,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由此,在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赵襄子消灭了代国,代国的疆域,自然被纳入到赵氏的领土范围内。公元前453年赵襄子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在三家分晋之后,原先代国的疆域,成为赵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赵武灵王这位君主在位时,更是在原先代国的疆域上设立代郡。代郡,郡治在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资治通鉴》作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国,将长子赵章封在代郡,号称安阳君。值得注意的是,赵武灵王的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沙丘之乱。在沙丘之乱中,赵章逃亡到赵武灵王行宫中,赵武灵王接纳了他。后来公子成与将军李兑等从邯郸领兵前来增援,围困赵武灵王,将赵章诛杀,赵武灵王因无法突围,最终饿死于沙丘宫中。
第二个代国
在战国后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长期驻守代地,以此防备匈奴的进攻。在廉颇离开赵国后,李牧来到朝廷任职,并成为赵国抵挡秦国进攻的中流砥柱。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由此,对于第二个代国来说,于公元前228年正式建立,可以视为赵国的延续。赵国被秦灭了以后,赵嘉奔入代郡,自封为王,是为代王。
对此,《史记·赵世家》中记载: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屈不缪哉!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最后,代国自公元前228年建立之后,继续和秦国相抗衡,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国消灭。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国之所以等到公元前222年才派兵消灭了代国,是因为在消灭赵国后,秦国还需要对付魏国、楚国、燕国等诸侯国。并且,代国在地理位置上,也处在相对偏远之地。在此基础上,秦国暂时没有去管代国,而是将精力用在对付魏国、楚国等诸侯国上。比如在消灭楚国时,秦国就将60万大军交给王翦,这才攻破了楚国都城寿春。
到了公元前222年,秦国消灭燕国之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的儿子王贲攻代国,代王赵嘉兵败,想投靠匈奴,王贲穷追不舍,抓了赵嘉,从而消灭了第二个代国。至于代国一带的代郡,也成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在秦朝时期,代郡辖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郡治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总的来说,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代国,一个被赵国的前身赵氏消灭,另一个则被秦国消灭。对此,你怎么看呢?
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楚王问鼎:春秋时期权力秩序的惊世挑战公元前606年,一支装备精良的楚军铁骑越过洛水,直抵周王室都城洛阳南郊。楚庄王芈侣在军阵中凝视着周天子的疆域,突然向周大夫王孙满抛出一句惊世之问:“九鼎之大小轻...
楚庄王 2025-07-18 宋襄公的"仁义":一场春秋时代的道德困境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襄公以"仁义"之名载入史册,却在泓水之战中因坚持"不鼓不成列"的古礼...
宋襄公 2025-07-07 宋襄公:礼乐余晖中的孤勇者与时代错位的悲剧在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史上,宋襄公的名字始终与“仁义”和“迂腐”两种极端评价相伴。这位宋国第二十任国君,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却因泓水之战中坚持...
宋襄公 2025-06-30 问鼎中原:九鼎沉浮中的王朝密码与权力隐喻在华夏文明的青铜史诗中,“鼎”始终是最恢弘的篇章。当楚庄王陈兵洛水、问鼎轻重之时,这件本应陈列于宗庙的礼器,骤然成为撬动东周秩序的支点。这个流传千年的典故,不仅...
楚庄王 2025-06-30 楚庄王与若敖族遗孤:一场跨越血仇的政治博弈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权力场域中,楚庄王与若敖族遗孤克黄的故事,犹如一柄双刃剑,既斩断了延续百年的贵族政治枷锁,又为楚国统治合法性注入了新的政治伦理。这段历史不仅关乎...
楚庄王 2025-06-03 楚庄王:从韬光养晦到一鸣惊人的春秋霸主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君主,以其卓越的智谋和非凡的政治手腕,将楚国从偏居一隅的南方小国发展成为中原霸主。一、楚庄王的生平事迹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初登王位...
楚庄王 2025-03-07 宋襄公称霸失败的多重原因分析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曾一度怀揣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然而其图霸之路却以失败告终。一、国力有限,四面受敌宋国出身商朝王室,虽然爵位很高,但在封地上却受到了限...
宋襄公 2025-01-16 宋襄公与他的“仁义之师”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烽火连天,而宋襄公,这位春秋时期的宋国国君,却以其独特的“仁义”理念,以及他所率领的“仁义之师”,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宋襄公...
宋襄公 2024-12-04 揭秘:令楚庄王倾倒的传奇女子——夏姬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传奇女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被后人铭记。其中,一位四十出头仍能让春秋霸主楚庄王为之倾倒的传奇女人,便是夏姬。她的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浪...
楚庄王 2024-11-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