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汉中王后达到全盛时期,那集团的二把手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中之战,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是一次“惨胜”,历时两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逼得曹操放弃了汉中,刘备也总算是在正面战场真正地击败了一次曹操,之后刘备便称汉中王,意在表明自己匡扶汉室的决心。
夺取汉中后,刘备集团继续势如破竹,来到了全盛时期,那么,此时集团的二把手是谁呢?是军师诸葛亮吗?恐怕并非如此!
二把手的强势候选人们
关于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后世有着不同的看法,而提名最多的要数马超、许靖、法正等人了。先说马超。马超的出身可谓是军人世家,他的祖上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父亲是马腾,马超年纪轻轻就颇负盛名,有“健勇”之名,曹操还曾经多次提出想要招他到自己的身边做官,但是马超都拒绝了,后来,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到了刘备麾下。
汉中之战后,马超联合了一百多名蜀汉官员上疏,劝刘备称汉中王,之后,马超也被升迁为左将军,拥有了持节的权力。单看这个官职,在一众蜀汉官员中是非常高的,而且从正史来看,马超也是蜀汉阵营中当之无愧的武官之首,这些头衔和荣誉,让人很容易就认为马超在蜀汉阵营内拥有很高的地位,甚至是二把手一般的人物!
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马超的官职其实比较虚,兵权不大,也没有固定的镇守之地,所以,刘备赋予马超这样的职位,更像是一种拉拢,毕竟马超的影响力很大,而且投降刘备之前也是名震一方的诸侯,倘若不给足够高的待遇,既无法牢牢留住马超,也容易激起旁人的议论。这样看来,刘备的做法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一方面,他心中对马超怀有忌惮,所以不给他太大的实权,另一方面又把马超高高捧起,让他在名义上成为数一数二的代表人物,从而更踏实地留在自己手下,后来,刘备称帝,还利用马超在羌人中的声望,有效牵制住了西北边境的曹军。
许靖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因为擅长品评人物而闻名,后来入蜀,在刘璋手下任职。刘备率军攻打成都的时候,许靖想要越城投降,结果事情败露了,未能成功,做出这般背主之事,刘璋原本应该处决他,但是因为当时战事胶着,益州即将失守,所以没有顾得上处置许靖。之后,刘璋投降,刘备觉得许靖既然能背叛刘璋,将来也有可能背叛自己,所以很看不起许靖,并不准备任用他,但是法正则劝说道:“这天底下有很多虚名加身但却没有真正德才的人,许靖就是这样的人。主公既然要开创大业,就必然要招揽天下人才,而许靖的虚名早已人尽皆知,如果不对他以礼相待,恐怕别人要觉得主公不识贤才啊!”
于是,刘备便厚待许靖,称汉中王后,还拜许靖为太傅。法正的一番话,其实点明了许靖在蜀汉阵营中的真正作用,刘备根本没有打心眼里信任和欣赏他,只是因为许靖的名声太响,所以不得不以礼相待,衬托出刘备是个知人善用的明主,从而在社会面上赢得好的舆论,他是刘备集团“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把手的位置绝对不属于他。
第三个就是法正,不同于对马超的忌惮、对许靖的利用,刘备是真心欣赏和喜欢法正的。法正原本是刘璋的部下,后来劝说刘璋投降,来到刘备帐下做了谋士,屡次进献奇谋。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法正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成功分散了夏侯渊的精力,使其陷入劣势,之后夏侯渊被黄忠斩杀,这让刘备阵营一举夺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法正被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在曹操集团中,同等地位的人是荀彧,可见刘备对法正的重视。法正去世后,刘备悲伤得痛哭了数日,还追赠他谥号,这也是刘备时代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但即便如此,法正的地位还是不能达到二把手,因为他本质上是个谋士,并不能在战场上为刘备开疆扩土,而且他性格上比较计较个人得失,还曾经劝说刘璋投降,这都是他的缺陷,刘备就算欣赏他,也不得不防备他。
刘备集团二把手到底是谁
马超、许靖、法正三个人都得到了刘备的厚待,也在蜀汉政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都不能真正担当起二把手的角色,那么,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到底是谁呢?不少人觉得应该是诸葛亮,但是单从刘备称汉中王后的一段时间来看,诸葛亮还达不到这个程度,此时他只是个军师将军,甚至都比不上马超、法正他们,真正的二把手应该是关羽。
当年,刘备还在涿县发展义勇军的时候,关羽就已经开始追随他了,之后一路跟着刘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两人的关系亲密到连睡觉都要在一起,刘备对他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负责镇守荆州,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必争之地。荆州四通八达,是曹、刘、孙三家争夺的焦点,也是刘备的起家之地,若是没有荆州在手,刘备可能早就被曹魏和江东给吞并了,而且,荆州是天下人才的聚集地,建立霸业怎能没有人才为支撑?
所以,荆州对于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荆州才有夺取天下的希望。刘备愿意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关羽镇守,可见在刘备心中,关羽的能耐和威望是能够担此重任的,这种权力绝不是几个虚名和头衔能够比拟的,只可惜,这个任务是信任,也是负担,之后惹来了孙权、曹操的联手进攻,关羽更因为自己的性格缺点败走麦城被敌军所杀,让蜀汉政权一下子元气大伤,真是让人叹息!
结语:
要说谁是刘备集团的二把手,不能只看头衔的高低,毕竟头衔只是虚名,手握多大军权、镇守多重要的位置,才是真正体现威望和权力的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称汉中王后,马超、诸葛亮、法正等人皆算不上二把手,货真价实的二把手应该是关羽才对。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