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比起其他皇子来,胤礽的确有一把好牌。
一是血统高贵。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原配赫舍里皇后。赫舍里皇后出身于世勋家族,她的先祖是开国功臣,祖父是辅政大臣索尼,哥哥是当朝大学士索额图。
二是年幼被立。胤礽出生即失去了生母赫舍里皇后,康熙面对难产而死的赫舍里皇后,心里悲痛不已,又想到他和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承祜,于是在承祜忌辰,把才1岁的胤礽立为皇太子。
三是深得宠爱。由于胤礽出生就失去了母亲,康熙对他极为怜爱,没有把他交给别的嫔妃抚养,而是亲历亲为。一边日理万机操劳国事,一边还对胤礽细心养育,悉心培养。
胤礽在康熙的指点和培养下,最终成为一名众人赞不绝口,康熙也深以为傲的储君,那么他的优秀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学有所成。
在对胤礽的教育上,康熙是一毫也不马虎,他先后为胤礽挑选了张英、李光地、熊赐履等名师大儒为他讲学授课。
胤礽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他勤学好读,在年少时便能对康熙所考倒背如流,并对所学内容有独道见解,因此深得老师夸赞。
帝师汤斌在《汤子遗书》中评价:
“皇太子自六岁学书,至今八载,未尝一日间断。字画、端楷在欧、虞之间。”
除读书外,胤礽骑射也极为精湛。
《清实录》中就曾记载:“上幸景山,命皇太子骑射,连发五矢,射中一鹿、四兔,圣意大悦。时太子睿龄方六岁。”
聪慧再加上刻苦,胤礽最终成为文武皆备的人才。不光精通满汉蒙文,还在书法字画和骑射上成绩斐然。

其二,善理政务。
康熙亲自做胤礽的治国导师,亦是淳淳教诲。
待胤礽治国的理论知识充裕之后,又将他带在身边,巡游民间,使他“望其谙习地方风俗,民间疾苦”,好让他在以后决策判断的时候有所参考。
康熙亲征噶尔丹在外有10月余不在京师,便放心让胤礽监国,代理军政事务。
据《康熙帝亲征准噶尔期间给皇太子胤礽上谕选》中记载:“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可见,对胤礽多么放心。
其三,恭敬孝顺。
胤礽由于从小就得康熙亲自抚养,因此和康熙极为亲近,父子之情也非常深厚。
康熙每次出巡或征战,胤礽对他都颇为挂念,勤以书信问候。
据《清实录》记载:“臣从来依恋膝下,习以为常。今自三月二十一日,奏章近二十日未畿回示,臣心寝食不宁。”
如此书信在《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颇多,无不彰显了胤礽为臣为子的恭顺孝顺。
因此,优秀的胤礽,不光成为康熙的骄傲,还得到朝臣的夸赞。就连外国使臣也给他很高的评价,甚至断定他将成为继康熙之后又一伟大的皇帝。
那么,胤礽又是怎么把这一手好牌打烂的呢?
一、党羽众多。
胤礽从康熙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黜太子之位,做了33年太子。
由于胤礽是明立太子,因此朝臣们都知道他将来早晚都要做皇帝,所以很多大臣为了图个锦绣前程,纷纷依附于胤礽。再加上后来康熙又让胤礽监国,代掌国政,于是擅长投机的大臣们,更是趋之若鹜。这样一来,胤礽的势力非常强大。
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康熙,虽说以胤礽为傲,但当皇权受到威胁时,矛盾也就难以避免了。

二、僭越礼制。
胤礽是诸皇子中最为受宠的一个。
早在康熙十八年,京师发生地震,朝臣认为是宫中大兴土木引发天怒,所以上奏请求停止正在建设的宫殿。康熙同意将其他宫殿的修建停止,唯独东宫建设继续进行。
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命大臣逢节日,必须对胤礽行二跪六叩拜大礼,同时下旨,要求对太子名讳要避讳。
康熙对胤礽的特殊对待,让胤礽渐渐养成了不可一世,傲慢无礼的性格。
康熙是位主张节俭的皇帝,出巡住的行宫亦很简陋,但胤礽却挑三拣四,对所住常常报怨不止。
除此外,胤礽铺张奢侈,宫中例行俭省,就连康熙也把用度缩了又缩,但胤礽却挥霍如故,每月所用都超过康熙。
另外,胤礽违礼僭制,常常将本该是皇帝才能享用的东西据为己用,因此康熙对他的不满日益增多。
三、被众孤立。
胤礽由于从小身份就是太子,其他皇子对他心里充满了妒忌和不满。虽说皇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也应该是大家公平竞争才是,现在由于胤礽的原因,导致大家都没有机会搏一搏,换谁能高兴呢?
所以,皇子们对胤礽的一举一动,都盯得很紧,只要胤礽说了不恰当的话或者有不合适的行为,他们立刻就向康熙报告,并极力丑化和诬陷胤礽。
四、皇子分权。
康熙不光只精心栽培皇太子胤礽,对皇子们的教育也非常上心。所以,皇子们从小都受到极好的教育,长大后,还得到了很多政务实践,在政事上有着很强的处理能力。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给成年皇子们进行了册封,同时将内务府和中央六部的职务,分别交给成年皇子们。
康熙的本意,是希望这些成年皇子能成为胤礽的辅佐大臣。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分解了胤礽的权力。

众皇子手握权力后,并不满足于做个忠心的大臣。他们结党营私,暗中与胤礽作对,并常在康熙面前说胤礽的不是。
这样一来,胤礽就感觉受到了威胁,只好求助于舅舅索额图。于是康熙大怒,将索额图拘禁饿死。
被剪除了势力的胤礽愈发不安,唯恐太子之位不保。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围场打猎时,他最宠爱的皇十八子胤祄重病。当时,胤礽不仅毫无关心之意,反而还在夜间鬼鬼祟祟,靠近康熙行宫帐外偷窥。
在皇子们的推波助澜下,本就矛盾重重的康熙和胤礽,终于父子反目,导致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胤礽,最终遭到废黜。
虽然后来康熙为了平息九子夺嫡之乱,又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可是破镜怎能重圆,胤礽担心再次被废,于是结党逼宫,最终让愤怒的康熙再次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