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而古代人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而且不同朝代的身份证也有所不同,并不会完全一样,但是皇帝作为一个最特殊的人,他是否也需要有自己的身份证呢?清朝时期有不少皇帝微服私访,他们出门在外的时候要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证明自己真的是皇帝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古代皇帝也有“身份证”,如果没有,那么即使称帝,也被认为不是“正品”,是“山寨皇帝”。
司马氏逃到江南,虽然以正统自居,心中却始终有块心病,“身份证”被人抢走了,所以长期被北方人嘲笑是“假冒伪劣”。“后赵”大乱后,建康喜从天降,有了个意外的收获:“身份证”拿回来了。这就是传国玉玺。

夏商周时期,玺和印并不分,就是印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区分,天子用的叫“玺”,其他人用的叫“印”。他下令“玺”用白玉雕琢,上面刻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丞相李斯用大篆书写的。这就是传国玉玺的“原装正品”,全国仅此一件。
这个“宝贝”并没有一直舒舒服服地躺在皇宫里,随着王朝的盛衰兴亡,它也一起浮沉,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传说秦始皇南巡时,到了洞庭湖,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船只在汹涌的波涛中颠簸,眼看就要倾覆。秦始皇情急之下,把传国玉玺抛入湖中,过一会天气转晴,风平浪静。秦始皇平安过湖。
8年后,当他巡视关中时,有一个人站在道路中间挡住了去路,说:请把玉玺还给皇上。说完人就不见了,传国玉玺失而复得。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进了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把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建汉以后,玉玺一直藏在长乐宫,称为“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准备篡汉,因为皇帝刘婴才两岁,玉玺由太后王政君掌管。王莽派人逼自己的亲姑姑交出玉玺。王政君大怒,把玉玺狠狠摔到地上,玉玺掉了一角。王莽命工匠用黄金把这个角补上,从此玉玺就留下了瑕痕。
王莽败亡后,几经周折,玉玺落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到了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在混乱中丢了玉玺,不知所踪。孙坚讨伐董卓时,在洛阳一口枯井里意外发现了玉玺。孙坚死后,袁术就逼着刚刚守寡的孙坚夫人交出玉玺。袁术败亡后,玉玺到了汉献帝手中。
但到了此时,很多人认为真正的传国玉玺已经下落不明,这个玉玺只是“高仿产品”。
三国归晋,玉玺也归于晋。“后赵”成北方霸主时,石勒得到了玉玺。等到石虎死后,北方四分五裂,玉玺到了哪里呢?

当时中原的局势,如果概括就是:“后赵”内斗不休,最后的胜利者是石闵,但也累得瘫倒在地上。东北的前燕趁机进入中原,轻轻松松地把石闵宰了,做了得利的“渔翁”。
石闵是一个传奇人物,先来看看他清除石氏的血腥经历。
1、石闵杀死石遵后,扶立了石鉴做傀儡皇帝,不久又把他杀死。350年,他和石氏彻底撕破脸,自己在邺城称帝,改国号为魏,恢复了冉姓。
西晋灭亡后,北方一直是匈奴、羯等少数民族人的天下。但冉闵是个汉人,也就是说,汉人终于把江山夺回来了。当然地盘少得可怜,只是邺城周围的一片。
2、冉闵出于报复,向整个少数民族举起了屠刀,下令杀光匈奴、羯等胡人,一次就杀掉20万人,邺城周围血流成河。这就是史上争议不休的“杀胡令”。
3、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祇听到消息后,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冉闵派兵征讨,杀死了石祇。
石虎总共有14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6个互相残杀死了;1个投降东晋,被斩于街市;其他5个被冉闵灭族。全部死于非命。冉闵共杀掉了在邺城的石虎子孙38人。
冉闵是石虎宠爱的养孙,当年石虎把恩人石勒的后人全部杀光,真是世事轮回,恶有恶报,他的后人也遭遇相同的悲惨命运。
冉闵长年征战,实力消耗殆尽,最后的精锐部队只剩下1万人左右。他刚要休息,抬头一看,发现前燕的名将慕容恪率领10万人浩浩荡荡杀了过来。
352年,双方在魏昌县廉台(今河北无极西)大战,这次决战和项羽、刘邦的垓下之战非常相似。
如果论个人武功,冉闵是天下第一高手,他带着1万人与10倍的前燕军队交战,10战皆胜。
但他的人马越来越少,最后陷入了前燕军的重重包围。他骑着能日行千里的骏马“朱龙”,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斩杀300多名鲜卑兵。终寡不敌众,跃马冲破重围向东逃跑,走了20多里,“朱龙”精疲力竭倒地而亡,冉闵被活捉。
他被送到燕国龙城(今辽宁朝阳),在遏陉山被处死后,据说山左右7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5个月大旱。皇帝慕容俊非常害怕,亲自祭祀,追认他为武悼天王,当夜天降大雪。

冉闵被杀后,他的儿子冉智和大将军蒋干死守邺城,并派人南下向东晋求救。东晋的将领戴施屯兵在古黄河的棘津(今河南安阳市滑县),说:救援没问题,只要你交出玉玺。
冉智实在舍不得,他父亲灭掉石氏后,得到了玉玺,这象征着皇位的正宗。
正在他纠结时,戴施率领100多名勇士组成敢死队,突破了前燕的防守线,进入邺城,决定同生死、共存亡。冉智、蒋干瞬间被感动了。戴施对蒋干说:你把玉玺让我保存,兵荒马乱,我也不敢送到江南去。然后我派人飞马快报建康,朝廷听说玉玺在我手里,一定派兵来救。
蒋干相信了他,交出玉玺。戴施秘密地把玉玺带出邺城,送到东晋谢尚的军中。谢尚护送到建康。
东晋偏安江南40年,一直被北方戏称为“白板天子”,自此,建康的君臣才理直气壮地挺直了腰板。
邺城又苦撑了两个月,太子冉智等投降,戴施、蒋干趁乱逃出,一路南下找到晋军。冉魏政权一共存在了两年八个月。
在汉末三国与两晋的动荡历史长河中,西晋“八王之乱”堪称一场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宗室内斗。这场持续十六年的战乱,将西晋王朝拖入深渊,而成都王司马颖作为“八王”之一...
2025-11-28 黄忠:三国蜀汉五虎上将的传奇老将黄忠,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以老当益壮、勇毅冠三军的形象,在历史的长...
2025-11-28 徐盛:三国时吴国的铁壁猛将在三国纷争的烽火岁月里,东吴阵营涌现出众多名将,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东吴政权的稳固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徐盛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和灵活多变...
2025-11-28 程畿:三国时期蜀汉的忠烈之士在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程畿以其忠诚、勇敢和坚定的气节,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虽身为文臣,却在战场上展现出武将般的英勇无畏,其事迹令人动...
2025-11-28 杨阜:三国曹魏的忠义智勇之臣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德才兼备、刚正不阿的名臣。他以卓越的政治眼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刚直的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
2025-11-28 隋唐英雄演义罗成简介——隋唐十八杰中的传奇少年在隋唐英雄演义的璀璨星河中,罗成以其卓越的武艺、冷峻的外表和悲壮的结局,成为无数读者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作为隋唐十八杰之一,罗成的故事在《隋唐演义》《说唐》...
2025-11-28 傅嘏:三国曹魏后期的中流砥柱傅嘏(209年—255年),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出身北地傅氏这一世家大族,是西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曹魏尚书傅巽之侄。他以卓越...
2025-11-28 西魏文帝元宝炬:南北朝乱世中的傀儡开国之君在南北朝那个风云变幻、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西魏文帝元宝炬以北魏皇室后裔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西魏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既有着皇室贵胄的尊荣,又饱尝了乱世中傀儡...
2025-11-28 杜伏威: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在隋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般爆发。在这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杜伏威作为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的杰出...
2025-11-28 杨洪:三国蜀汉的忠诚栋梁与战略智囊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一位兼具行政才能与战略眼光的核心官员。他以“忠清公亮”的品格和“经事能治”的才干...
2025-11-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