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钟会与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景耀五年(262年),随着蜀汉大将军姜维最后一次北伐落幕,曹魏大将军司马昭也积极备战,准备一举攻灭蜀汉。力排众议的钟会在东路主攻汉中诸城,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因为没有准备,蜀汉仅抵抗了三个月便因为后主刘禅的投降宣告覆灭。然而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钟会与邓艾不仅没有因此荣归故里,而是先后死于非命,这是何故?
一、崭露头角,屡献良策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而邓艾的家中早已没落,自己还是被强迁入魏的,这些都注定了钟会的起点比邓艾高之又高。“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钟会一出仕便是尚书郎、中书侍郎这样的高位。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时,钟会就因为运筹帷幄的才能屡受重用。而邓艾就没有这么好的开局了,尽管心怀大志,然而却因为口吃不得重用,让人不得不感叹邓艾的生不逢时。但将近二十年的蹉跎,却并未击倒邓艾,得益于“屯田”这项基本国策,精通此道的邓艾在司马懿面前混了脸熟,也开启了他不凡的仕途。
正始二年(241)起,邓艾等到了司马懿的重用,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所用之策皆由邓艾提供,他也因此高升为南安太守,来到了抗蜀前线。钟会早年与司马师、司马昭关系密切,他提醒过司马师“小心”魏帝曹髦;在司马师殒命后力荐司马昭夺权;曹魏“功狗”诸葛诞反叛,钟会施计讨平,因事后坚决辞让九卿之一的太仆和陈侯爵位获得美名。若说司马昭是曹魏背后的掌权者,那么钟会就是司马昭背后的掌权者,升迁司隶校尉后,“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
二、三路伐蜀,一战功成
姜维的数次北伐耗尽了国力,司马昭决定先蜀后吴,群臣皆以不可行,唯独钟会鼎立支持,因此钟会受封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两人共定灭蜀大计。景元四年(263)魏军三路伐蜀,钟会率大军十余万从斜谷、骆谷进兵,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剑阁。眼见汉中尽失,姜维果断放弃与邓艾周旋,与廖化、张翼、董厥退保剑阁,数次击退了来犯的钟会。依靠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加上蜀汉力保家园展现出来的凝聚力,钟会一时没有办法,加上魏军粮草不济,钟会有了退兵的打算。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钟会坐镇大军与姜维对峙,还支持了邓艾率精兵袭击涪县的计划。于是邓艾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硬生生从无人之境开出一条道路,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还一举击败了回援的蜀将诸葛瞻。绵竹陷落,代表着蜀都成都暴露在魏军兵峰之下,邓艾兵少,若是刘禅全力防守不见得邓艾能够一战功毕。然而刘禅投降得很干脆,邓艾入成都,手执符节,接受了蜀汉众人的投降。
三、功高桀骜,不得其死
当时,魏军分三路攻蜀,东路的钟会军人数最多,但想要立下不朽战功的他谗言排挤掉了诸葛绪,将中路军收入囊中。邓艾献奇策,钟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派遣部将田章跟随,眼看邓艾比自己先一步入成都,钟会又怎么不眼红呢?在接受投降后,邓艾效仿邓禹故事,以天子名义任命大批蜀吏,可以说此举对稳定蜀地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邓艾却因此骄傲自满起来,“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但很快邓艾就遭到陷害,陷害他的正是钟会。邓艾将自己对蜀地建设想法上报给司马昭,居功自傲的他甚至不惜驳斥司马昭也要坚持己见,这自然给了钟会落井下石的好机会,于是在钟会的诬告下,邓艾被绑上刑车不日将被带回京城。
自以为没了约束的钟会也诞生了反叛的意图,他意欲联合姜维,以魏、蜀军队二十余万和蜀地为依托,打算水陆并进攻取天下。然而想法是好的,实施的时候却连第一步都无法进行下去,因为魏军将领兵卒的家人都在魏地,自然不愿意跟随钟会反抗朝廷,而蜀军虽然有姜维为头领,但不可能是数倍于己的魏军的对手,加上钟会不忍心处死那些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吏,结果胡烈煽动大军对钟会发难,宣布叛乱仅两天,钟会与姜维就死于兵变。监军卫瓘此前在陷害邓艾一事上与钟会沆瀣一气,担心未来会有祸端,于是把邓艾也杀了。
邓艾少不得志,到了中年才因为司马懿的赏识步步高升,稳固发展的他自然得到了人民和朝廷的交口称赞,然而灭国之功太大了,一下子让他有些忘乎所以,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来自钟会背后的暗箭,一下将他刺穿。钟会小心翼翼,机关算尽,却还是棋差一着,被姜维和司马昭看破野心。邓艾被钟会暗算,而钟会亦死于乱军,为义也好为名也罢,“横受屠戮,良可悲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暴露得极其明显,以至于连普通人都能轻易察觉。那么,这句成语究竟是谁说的呢?它背...
司马昭 2025-03-26 司马昭是否知晓邓艾被冤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名将邓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而名垂青史。然而,在灭蜀之战立下大功后,邓艾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被诬陷谋反,最终身死族灭...
司马昭 2025-03-20 司马昭之心:为何人尽皆知及其表现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纵横而著称。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沉的心机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了...
司马昭 2025-03-13 司马昭的心机:深沉难测,连司马懿亦难及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沉的心机,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其中,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次子,其心机之深沉,连其父司马懿亦难...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3-13 司马昭:令人敬佩的智者与领袖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智慧、胆略和领导力令人瞩目,堪称一位值得敬佩的历史人物。一、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
司马昭 2025-03-13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情深,共铸辉煌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家族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尤其在三国时期及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亲兄弟,更是政治上的...
司马昭 司马师 2025-03-13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谋与才能的较量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以其卓越的权谋和才能,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其中,司马师与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杰出儿子,各自在曹魏末年及西晋...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3-06 司马昭:历史中的病逝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至西晋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其中,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存...
司马昭 2025-03-06 “乐不思蜀”背后的刘禅:是愚昧还是智慧?在中国历史上,蜀汉后主刘禅因“乐不思蜀”的故事而广为人知。这一典故源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描述的是刘禅在投降晋国后,面对司马昭的询问,表现出对新环境的满足...
刘禅 司马昭 2025-02-27 司马家族已掌权,司马昭缘何不称帝?在三国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转折点上,司马家族逐渐从曹魏政权中崛起,并最终篡夺了政权。作为司马家族的重要成员,司马昭在权力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令人好奇的是...
司马昭 2025-02-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