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汉室江山天不佑,眼看朝廷不姓刘,得饮酒时且饮酒,得风流处且风流。
这句话乃川剧《江油关》中的一句戏言,遥想汉高祖刘邦斩项羽,平定各方诸侯,建立一统政权,“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便成为当时人们遵循的铁律。200多年后,随着赵氏姐妹祸乱宫闱,王莽篡汉夺权,天下烽火四起,各地藩王军阀便蠢蠢欲动。被今人戏称为“位面之子”的汉光武帝刘秀,脱颖而出建立东汉政权。
然而刘秀只不过是长沙王旁支血脉,称帝建立东汉之后却没有乱杀一位西汉宗室。
不过刘秀对待这些宗室的做法,或许比汉武帝的“推恩令”
还要合乎时宜。
“位面之子”的发家史
刘秀出生于公元前五年,若按血统划分,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其先祖乃长沙真定王刘发。西汉末年,刘秀这一辈早已家道中落,虽不至于“织席贩履”,却也早非名门世家。青年时的刘秀与大哥刘縯相交匪浅,又恰逢王莽篡汉夺权,大部分西汉宗室皆贬为平民。此时,关中、关东等地大旱,各地民不聊生,以南阳刘姓为首的更始帝刘玄、真定王刘杨,皆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于各地招兵买马,刘秀与兄长刘縯则趁机举事。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行大司马令来到河北一带招募商贾大户、乡野勇士建立根据地。没成想,刘秀与真定王刘杨一见如故,娶其外甥女郭圣通为妻。更始三年,刘秀定都洛阳,正式建立东汉,改更始年号为建武。直至建武十二年,刘秀平定巴蜀公孙述政权,终还得天下太平。
史学家将刘秀统治时期称为“光武中兴”,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这父子二人统治时期并称为“明章之治”。东汉前三位帝王皆是英才明主,也将西汉末年,四海民不聊生的局面扭转过来。可是刘秀并非西汉正统嫡系,其先祖长沙真定王刘发(舂陵侯庶系)。
刘秀血缘关系,与其正统划分
刘秀虽打败诸多敌对势力,延续两汉一统政权,可从血缘上看,这位汉光武帝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当时除了刘秀之外,还有被赤眉军立为傀儡皇帝的刘盆子,与刘秀一样打着西汉宗室之后的旗号。那么刘秀应该如何化解自己的血缘危机呢?
据《汉书·张纯传》所载:“
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诏下公卿,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窦融议: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以明尊尊之敬,亲亲之恩。帝从之
。”
换言之,刘秀清楚先祖只不过是区区舂陵侯,并无任何说服力。因此,刘秀追认汉元帝为先祖,这样天下便没有人再质疑刘秀血脉是否属于正统。
其他刘姓兄弟姐妹该如何处置?
可但凡新皇登基,前朝宗室是杀是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不过,刘秀自始至终并没有乱杀任何一位西汉宗室,除了真定王刘杨因密谋造反被诛杀之外,刘秀不管面子上还是背地里,也没有为难那些叔伯兄弟。
这并非笔者胡乱之言,通过《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所载:“
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
刘秀按照宗室血缘列表,将那些流落民间的刘姓子孙全部召集到洛阳,赐予他们“侯”位,此等待遇也不可谓不丰厚了。相较于更始帝刘玄,新皇王莽,刘秀已是格外开恩了。
刘秀高招在后,其他西汉宗室有苦说不出
而为什么笔者会说
“刘秀称帝后,对待其他西汉宗室的做法,比推恩令还要高明?
诚然,刘秀并没有对其他西汉宗室之后大开杀戒,可这位汉光武帝,却无限拔高自己这脉的血缘。《后汉书·光武帝传》所载:“
十三年二月丙辰,诏曰:长沙王兴、真定王得(刘杨之子)、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以其服属既疏,不当袭爵为王。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单父侯
。”
刘秀将137位真定王刘发后裔封为亲王或诸侯,其他宗室后裔不仅不能世袭罔替,反而诸多方面受到限制。
此消彼长,长沙王这一脉便会无限尊崇下去。君不见:东汉末年,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备沦为“织席贩履之辈”?刘秀早已追认汉元帝为先祖,暨在礼法和血缘上又无限给长沙王这一脉增添光彩。

最后总结
总而言之,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之后,并没有乱杀其他刘姓宗族兄弟。
一来,刘秀乃穷苦出身,建立东汉时根基较为浅薄。汉光武帝需要其他宗室后裔承认与支持自己,这样皇位才能长治久安。
其次,经历王莽篡汉一闹,不少手中有钱有权的西汉宗室已沦为平民。这些皇室子孙虽顶着刘姓正统,但手中无兵无权,自是成不了气候。
再加上,刘秀并非好杀之徒,过多的杀戮反而会给有心之人留下口舌。横向比较下,汉武帝刘彻实施的“推恩令”,与酎金、连坐等制度,则瓜分藩王利益。
这极大程度削弱了其他刘姓王爷的实力。但也导致政权过分的集中于中央,倒行逆施,亦留祸患。
反观刘秀这一手玩的恰到好处,即将自己标榜为正统西汉血脉,同时又抬高了长沙王这一脉,更是打击了其他西汉宗室的实际权益。
自建武十三年后,云台二十八将与其他外姓宗戚成为刘秀左膀右臂,反倒是那些刘姓宗族一个个成为逍遥王爷,地位虽有所恢复,但远不如西汉时的风光。
至此,无论光武帝刘秀还是汉明帝刘庄,均选择外戚作为心腹,也避免了西汉时的七王之乱的诱因。不得不说,刘秀真乃人中龙凤。抛开“位面之子”、“异时空大法师”这些噱头之外,刘秀比其先祖刘邦、刘彻等人是丝毫不逊色。
仅仅从他对待西汉宗室之后的手腕,也能看出此人城府极深。不仅能审时度势,化敌为友,还能让被卖的人替他叫好。种种心计,可比那些权谋政治家高明许多。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胶着阶段,韩信手握30万精锐之师,坐拥齐地七十余城,成为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变量。项羽派武涉游说,谋士蒯通献上“三分天下”之策,甚至刘...
项羽 韩信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生死博弈:戚夫人之死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乌江渡口的历史迷思:项羽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探析公元前202年寒冬,垓下战场硝烟未散,西楚霸王项羽率800余骑突围南逃。当这位31岁的军事天才在乌江边面对亭长的小船时,他选择将乌骓马赠予船夫,转身步战至力竭自...
项羽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