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评价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称之为“千古一帝”。
康熙帝自评:①“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龄读书,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无恙。” 又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八龄践祚,迄今五十七年,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 [80] “予年将七旬,在位五十余载,天下粗安,四海承平。虽未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但孜孜汲汲,小心谨慎,夙夜未敢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岂仅劳苦二字所能概括?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后世史论,辄以为酒色奢侈所致,此皆不过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尽美之君,亦必择摘瑕疵而后快意。予其为前代帝王剖白,盖天下事繁,不胜劳惫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人臣者,仅有诸葛亮一人耳。若为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劳一生,了无休息。”
黄宗羲:①方今杀运既退,薄海内怀音草状;皇人仁风笃烈,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学士大夫皆以琴瑟起讲堂之上,此时之最难得者也。 ②今圣天子无幽不烛,使农里之事,得以上达,纲常名教不因之而盖重乎?
韩菼:皇帝御极以来,政教覃敷,恩泽翔洽,薄海内外,防不率俾,方偃戈衅甲,以文德怀柔四方,煦妪生息,休养万姓,兼容并覆,销弭孽芽。
潘耒:皇上亶聪濬哲,允武允文,法夏后之卑宫,师姬文之昃食,岁下蠲租之令,朝颁省罚之科。转圜从谏,鼗铎遍于宫廷;侧席求贤,弓旌周于岩壑。兢兢业业,无怠无荒,……治定功成,仁渐义洽于是……
纳兰明珠:皇上谟略深远,功德隆盛。
朱轼:今圣天子崇儒重道,超轶汉唐。尝谓朕所重者大儒、真儒。所恶者小儒、伪儒也。觉世牖民之盛心至矣尽矣。
雍正帝:本朝自太祖、太宗、世祖、圣祖相承。圣祖在位六十二年,仁厚恭俭,勤政爱民,乾纲在握,总揽万几,而文德武功超越三代,历数绵长,亘古未有。
李绂:圣祖皇帝深仁厚泽,六十余年朔南暨讫,三代以来所未有今。(《广西通志序》)
昭梿《啸亭杂录》:仁皇天资纯厚,遇事优容,每以宽大为政,不事溪刻。
魏源:①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辄,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从达赖剌麻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老师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②兵多而民不扰,饷费而赋不增。至矣哉!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是知覆蚩尤于涿鹿者轩皇,非力牧也;禽豨、布于荆、吴者高祖,非绛灌也;江汉常武,绩赖周宣,鬼方三年,克由殷武。自古及今,或以殷忧启圣,或以道谋溃成,庙算不定,而大难克削者,未之前闻。
曾国藩:①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若沐圣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虽大智莫能名也。②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
人物争议
死因争议
被害说
著名清史专家孟森认为,康熙当年的病情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不使人生疑。曾身临其境的意大利人马国贤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也有人相信官方记载。《清圣祖实录》记:十三日康熙病情加剧,命速召诸子至御榻前,传位于雍正。还说康熙晚年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可见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就是雍正。中还说,康熙弥留之际皇四子“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胤禛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说,是雍正将其父毒死的。
据当时在畅春园的意大利人马国贤回忆说:皇上驾崩的夜间,园内有呼号之声,不安之状。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投毒之类事,但肯定也发生了“突然大变”。野史中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康熙临终时召大臣入宫,久无人至。猛地一睁眼,发现皇四子胤禛立在跟前,大怒,摘下自己所佩玉佛珠掷向胤禛。不久,康熙便驾崩了。胤禛拿出经过篡改的遗诏,向诸兄弟及文武百官宣布父皇已经传位给自己,并以佛珠为证。
正常死亡
当然,也有的专家根据官方史书,尤其是根据雍正删改的《圣祖实录》,认为康熙属于病死。康熙自四十七年冬开始,疾病缠身,衰老体弱,心悸几危,右手失灵,头晕、腿肿,“稍早起,手颤头摇,观瞻不雅”,“心跳之时,容颜顿改”,可能患老年心脏和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死得比较突然。
晚年怠政
康熙末年,贪官污吏,无视民瘼,懈怠公务,“念念只营功名,时时只顾身家,刻刻只虑子孙,而国家之安危,民生之休戚,毫不相关”。吏治之腐败废弛几乎不可救药。 [162] 康熙帝晚年,上到辅政大臣、总督巡抚,下到总兵守备、知府知县,乃至书吏衙役、八品“老农”,污吏赃官,腐败的乱相丛生。因此,整饬吏治成为继任者雍正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苏麻喇姑的地位高过皇亲国戚是不可能的,即使她是孝庄最信任的人,她的身份始终都只是一个侍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苏麻喇姑是清朝历史上地位最高的侍女,她深受孝庄的宠爱,康熙的尊敬,被孝庄...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2-06-28 苏麻喇姑的一生在清朝的历史上,有着这样一位女人,她出身低微而且终身未嫁,却成为了孝庄皇后的心腹,她在深宫中经历了四代皇位交替,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敬重,死后以嫔礼下葬而且由皇子轮番守灵诵经,她就是苏...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2-06-28 康熙为什么去了五台山五次清朝定鼎中原后,康熙更在执政生涯中5次前往五台山祭拜,其实不仅康熙与五台山有很深的渊源,传闻他的父皇顺治就是去了五台山出家。而在其后,乾隆与嘉庆皇帝也曾多次拜访过五台山。那么五台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2-06-28 康熙乾隆都曾出游,为何雍正很少去呢?了解清朝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康熙和乾隆都是喜欢出巡的皇帝,其实这一点从清宫剧中也能看出来,以这两个皇帝出巡的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拍了很多。史书中还记载他们都曾经去了6次江南地区,当然他们...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2-06-28 张廷玉被乾隆抄家之后 乾隆为何又将东西还了回去还不了解:乾隆和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朝重臣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为何乾隆又全还回去了?说起张廷玉,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代康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2-06-28 清世祖废后孟古青是什么出身?她与顺治帝之间的感情如何历史上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流传千古,家喻户晓,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故事发生在清朝的顺治年间,今天的主人公也是顺治皇帝的皇后—&m...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2-06-28 鳌拜为什么不反顺治满清初期,集团内部相当团结。因为他们自知实力弱小,如果不抱团取暖,根本就不可能以20万人的体量,统治大明朝1亿人的规模。可见团结显得多么重要。当南明为了谁当皇帝,内部厮杀的时候。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2-06-28 鳌拜若在吴三桂敢反吗康熙裁撤三藩,吴三桂被逼反清。史上有名的康熙平定三藩正式拉开序幕,最终结果吴三桂病逝,吴军败北,吴世璠自杀。平西王吴三桂虽然是云南的土皇帝,但综合势力依旧与刚刚稳定了天下的清朝相差...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2-06-28 被康熙皇帝赞誉为今时清官第一的是谁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些出色臣子,古往今来也有不少的清官受到百姓的爱戴,有这么一位令小编印象深刻,他就是历经两个朝代,五位皇帝的于成龙。他出生的时候是万历末期,当时明朝几乎气数将尽,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2-06-28 李成栋是怎样的人李成栋(?-1649年),字廷桢,号虎子,陕西人,一说辽东人,一说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顺治二年(164...
顺治为什么出家 李成栋 2022-06-28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酿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当时的东北全境便沦陷在了日军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应该说是近代历史上最可耻的事件。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当时东北最高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 ◆刘贺夫妇奏牍为何会出现在刘贺墓中?-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