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哀帝李祝。这个唐哀帝李祝是唐王朝的第二十一代皇帝,他在位仅三年,就禅位于朱全忠,然后被封为济阴王。下面从头跟大家讲起:
黄巢起义后,经过互相攻战和吞并,最终剩余十几个藩镇。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在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山西)和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在陕西)等。“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唐王朝已名存实亡,完全成了一个空壳。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死后,宦官杨复恭立僖宗之弟李晔为帝,是为昭宗。其时,宦官与朝臣之间的奋斗,愈演愈烈,他们各自撮合藩镇为后援。朱全忠带领七万人马入关,在凤翔得到了被藩镇李茂贞劫持的昭宗,如获至珍,将他护送回长安。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九月三日,何淑妃生下李柷后,不久被立为皇后。乾宁四年(897年)二月,未满五岁的李,受封为辉王,并改名为李祚。天复三年(903年)二月,唐昭宗宣敕,命辉王李祝为诸道戎马元帅;以梁王、检校太师、中书令朱全忠为副元帅,统领全国的军队。
天祐元年(904年)二月,朱全忠派人杀死宰相崔胤等人,强逼唐昭宗迁往洛阳。八月间的一天,朱全忠密遣心腹蒋玄晖、朱友恭、氏叔琮,赶赴洛阳,杀死昭宗及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等。其时,何皇后吓得跪地求饶,请蒋玄晖手下留情,自己甘愿委身侍奉。蒋玄晖正垂涎于这位艳丽的美人,也就饶她不死(以后,何皇后为酬谢蒋玄晖,常常与之幽会,还替他出谋划策)。第二天早朝时,蒋玄晖秉承朱全忠的毅力,假传圣旨,立昭宗第九子、年仅十三岁的辉王李祚为皇太子,并恢复李柷的原名。当天中午,蒋玄晖又矫宣皇太后懿旨,宣告昭宗已驾崩,皇太子可在大行皇帝棺木前即帝位。接着,命太子家令李能前往诸王府及宗室报丧。待诸王、宗室及百官来到朝堂后,皇太后即差遣太常卿王为礼仪使,掌管简略的新帝即位典礼。皇太子李柷即皇帝位,是为唐哀帝。这时,蒋玄晖又宣告:昭宗是被昭仪李渐荣和河东夫人裴贞一合谋屠戮的。她们惧罪已投井自毙,应将二人追削为庶人。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弑君的罪名转嫁到了死人身上,然后粉饰了朱全忠、蒋玄晖的罪行。在场的人,虽然明白昭宗是谁屠戮的。但是,他们惧怕朱全忠加害于己,竟不敢哭作声来,更不用说去完全追查弑君的首恶了。
朱全忠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听到昭宗遇害的消息时,假装大吃一惊,伏地痛哭不止。十月三日,他赶到洛阳观察动态,又伏在昭宗棺木前痛哭,还一本正经地朝见新帝。第二天,朱全忠托言朱友恭、氏叔琮治军不严,致使部下打乱商店,将他们贬为崔州司户和白州司户,接着又令其自杀。朱友恭临死前大骂朱全忠“卖我以塞全国之谤”。新帝年少,不懂政事,朱全忠这才放心肠返回汴州去了。从此,洛阳小朝廷的全部权力完全由朱全忠操纵。朱全忠为加速实现篡权的愿望,提前登上帝位,随即拟定了大举屠戮唐宗室和朝中大臣的计划。哀帝天祐二年(905年)二月,朱全忠指派蒋玄晖将昭宗诸子德王李裕等九个亲王召至九曲池饮宴。等他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时,蒋玄晖即命事先埋伏下的刀斧手将他们绞死。
关于朝中大臣,朱全忠进行了一番鉴别。凡是乐意投靠他的,便予以撮合、重用。柳璨因为竭力讨好朱全忠、蒋玄晖等人又与朝中大臣不好,朱全忠就让他当上宰相。柳璨又诽谤宰相裴枢等人要朱全忠将他们逐出长安,远贬他郡。他对朱全忠说,朝臣中有许多人自负资望高,喜结朋党,制造事端,留之无益,应尽快铲除去。朱全忠的重要谋士李振也趁机主张:唐朝之所以破落,都是由于那些进士身世的浮薄士人,紊乱纲纪的原因。大王您要成果大事,这些人是很大的障碍,不如全都杀掉,避免后患。朱全忠一听,以为言之有理,就让哀帝颁发诏令,将裴枢等旧时宰相以及身世高门、科举身世的朝官共计三十多人,押至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内),各赐自杀。朱全忠还命令把他们的尸身投入黄河,并恨恨地说:“此辈常自称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宗室已除,忠于唐朝的大臣也被根本清除干净,朱全忠完全操控了洛阳李氏小朝廷。剩余的工作,就是如何尽快地将哀帝的名位,合乎情理地转移到朱全忠的手里。
唐哀帝李祝是真的一心要禅让吗?他仅仅不乐意提心吊胆当个傀儡皇帝吧,而禅让又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古时候但是常常会演出皇帝要“禅让”的闹剧。大家觉得呢?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