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于谦是力挽狂澜,匡扶社稷既倒的英雄,如果不是他临危不惧、力排众议并指挥了“北京保卫战”,也许明朝早就被异族改朝换代了。
于谦对大明有延续国祚和再造之功,本应得到明朝皇帝的感恩戴德和重用,然后事实却出人意料,当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于谦随即被处死,这让人十分惊异,于谦犯了什么罪?
原来于谦一心为大明社稷没有为自己留条退路所致。历史的经过是这样的:
于谦从小是个正直的人,23岁时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了仕途。
就在于谦进入朝廷的第二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途中去世,朱棣的嫡长子,当时46岁的皇太子朱高炽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明仁宗。
朱高炽是仁慈之君,治理国家还算不错,然而天不假年,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去世了,这时他的长子,26岁的朱瞻基即位,朱瞻基就是历史上的明宣宗。
于谦此时在朝中官拜御史,职务并不高,经过跟随皇上平叛被朱瞻基赏识,于谦似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耀大明政坛。
朱瞻基和他父亲一样都是短命人,执政十年后,朱瞻基在36岁时突然去世。
朱瞻基去世后,由他的长子,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明英宗。
当时9岁的朱祁镇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大权掌握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和皇太后手中,朱祁镇只会吃喝玩乐,因此有“孩童皇帝”之称。
此时于谦因为两袖清风和不攀附权贵而被“三杨”和皇太后重用,官拜兵部右侍郎。
小皇帝一天天长大,“三杨”先后去世,朱祁镇没有了约束越来越任性妄为,于是开始重用宦官王振。
王振为了讨好朱祁镇的虚荣心,竟然不顾实际情况,怂恿22岁的皇上御驾亲征蒙古军。说实话王振和朱祁镇想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果朱祁镇没捉到老鼠,反而被老鼠活捉了。
在土木堡这个地方,朱祁镇和他的二十万大军被也先打败,朱祁镇成了也先的俘虏。
也先押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意思想把他当成要挟明朝的砝码。
当时朝中大哗,形成了两派意见,于谦主张誓死保卫北京城,另外一派以提督石亨、徐珵为首的主张南迁。
最后于谦在监国朱祁钰和一些主战臣子拥护下胜出,临危受命升任兵部尚书,于谦马上进行了调兵遣将,京城保卫战开始了。
于谦为了粉碎也先以明英宗为要挟的目的,果断拥立郕王,也就是当时的监国朱祁朱祁钰为帝,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异母弟,历史上的明代宗或者景泰帝。
也先的进攻最终被于谦调动的人马击败,也先带着朱祁镇逃走了。
一年后,也先为了制造内讧,把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朱祁镇放了回来,朱祁钰不想交出皇位,在于谦劝说下无奈接回了哥哥,随之把他软禁到了南宫。
朱祁镇被软禁七年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突然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
就在朱祁镇称帝没多久就杀了于谦,(问题来了)难道于谦站错队了?
其实于谦根本就没想到站队,他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从不结盟也从不站队,如果于谦懂站队的话他也不会被杀了。
我们分析一下,于谦拥立朱祁钰完全出于当时形势紧迫的考虑,并非出于拥有权力的私心。
在朱祁镇被俘后,也先兵临城下,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为了保卫京城势必要和郕王朱祁钰一起抵御强敌。于谦拥立朱祁钰为代皇帝的同时,没忘把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这对朱祁镇有了个交代。
于谦这办法和宋初的“金匮之盟”有异曲同工之妙,朱祁钰就和当初的宋太宗一样,只是临时加个塞而已。讲真当初朱祁钰并不想当这个皇上,毕竟在当时情况这个职位是个烫手的山芋。
当击败也先京城保住后,朱祁钰尝到了当皇帝的甜头,他不想再把皇位交出来了。
第一朱祁钰不想交还给一年后放回来哥哥手上,他把哥哥朱祁镇软禁了起来。
第二也不想把皇位传给侄子朱见深。当朱祁钰突然病倒后,他考虑到了将来,于是想法百计废了侄子朱见深太子之位,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了继承人,然而天不佑之,第二年朱见济因病去世。
假如于谦有政治手腕,他懂站队的话,在朱祁钰病重期间,应该发动政变拥立朱见深为皇帝,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以后被杀的结果。
但是朱祁钰确实和他一样在大明危急关头做出了贡献,朱祁钰还没有去世,再说朱祁钰是于谦拥立的,于公于私于谦都狠不下心发动政变。
这是于谦没有权谋的表现。说实话于谦拥立朱见深为帝符合皇位继承制,具有合法性,于谦手握兵权,有发动政变的先天条件,但考虑到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在强敌环视的情况下,于谦没有考虑这些,也就是没有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假如于谦立朱见深为帝,他有从龙之功,成为皇帝的首辅没有任何问题吧?
于谦一心为大明江山和黎民百姓着想,认为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要国泰民安足矣。他错过了拥立朱见深为帝的最好时间,这就为以后埋下了杀身之祸。
于谦对明朝有功,朱祁镇称帝之初认为于谦有功,这毋庸置疑。但徐有贞、曹吉祥、石亨等人必置于谦于死地,这几个人对朱祁镇说:“不杀于谦皇上你的皇位不具有合法性,否定于谦才能否定朱祁钰的‘临时政府’,朱祁镇为了皇权的稳固,这才违心冤杀了于谦。
徐有贞、曹吉祥、石亨按在于谦头上的罪名是:“欲拥立襄王之子为帝”,历史资料显示是这些人栽赃陷害于谦,如果于谦有站队意识的话,凭他手中的权力可以参与,但他不耻与这些政客为伍,不以国家权力为赌注换取荣华富贵,这让于谦输得很惨,最后以谋逆罪被杀,并祸及全家。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明代于谦:清廉与担当铸就的民族脊梁在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其“忠心义烈”的品格与“力挽狂澜”的功绩,成为后世传颂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既是个人道德与才能的完美融合,也是封建士大夫“以天...
于谦 2025-08-14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铁骨丹心照汗青:论明朝名臣于谦的历史地位与精神遗产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铸就了中华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民族英...
于谦 2025-07-18 钱皇后为何终身无嗣:历史褶皱中的生育之困与人性光辉在明代宫廷的斑驳史册中,钱皇后无嗣的谜团犹如一扇半掩的窗,透出后宫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洪流的残酷。这位与明英宗朱祁镇演绎“生死相随”传奇的皇后,其生育之谜的破解...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17 景泰帝朱祁钰之死:明代权力漩涡中的未解之谜在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改变了大明王朝的走向。被软禁于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戴下复位,史称&quo...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04 土木堡之变:文官阴谋论的历史迷雾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军事灾难,不仅导致了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还使得明朝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国势由此中衰。然而,关于这场变故的起因,历史上却流传着一...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5-20 忠魂映西湖:张煌言为何跻身“西湖三杰”之列在杭州西湖畔,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民族英雄并称“西湖三杰”,他们的墓祠与西湖的山水相互映衬,成为后人缅怀先贤、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其中,张煌言作为明末清初...
于谦 岳飞 2025-05-20 于谦有能力平定“夺门之变”吗?“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宫廷政变,它直接导致了明代宗朱祁钰的失势和明英宗朱祁镇的复位。而于谦,作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5-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